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氏奇穴治失眠

治疗后半夜定时醒来的失眠症



 作者:ch

    小节穴与火主穴相配,妙处甚多,二者一属肺经,一属肝经;一主气,一主血;一为十二经流注之始,一为流注之终,治疗后半夜定时醒来的失眠症,几乎无一失手.

   小节穴:位于大指本节掌骨旁(手太阴肺经)黑白肉际上,握拳取穴。针尖向重仙方向进针,针深一寸半,左病右取,右病左取。

 

火主:第一、二趾缝上一寸五分至二寸处.,太冲穴上0.5寸,即是董氏奇穴就是这俩个穴,传统针灸就可以针鱼际穴和太冲穴,因1-3点是气血走肝经,3-5点是肺经,所以一到三点睡不着就针太冲就有效,三到五点睡不着就针鱼际穴或太渊穴,若都睡不着就俩穴都针.


 人参是珍奇药材,在中国自古被当作精灵,因而入山采参自有一套带有神秘而特殊的山规、习俗。

  采挖人员通常有严密的组织。采参时,每人手持一根索拨棍(俗称“索罗棍”)横挑前进压草寻参,按山规不许多说一句话,一发现人参时立即大声呼叫:“棒槌!”(据说叫一声“棒槌”,人参就会被“定住”不再逃跑)。接着又用草帽覆盖,使人参束手就擒,并用红绳把参绑在树枝上,这样才算捉住了人参。采参人的语言也有讲究,挖参叫“抬参”,充满敬意。
  参农们不仅“挖”出了严密的劳动组织、完整的生产程序,还总结出一套按季节上山采挖的规律。采参可分几个阶段:阴历四五月间,参苗萌发,叫“放芽草”;六七月间,参叶藏在杂草中难找,叫“放黑草”,民间称“青榔头市”;八九月间,秋天参籽成熟,鲜红光洁,形似鸡腰,冠诸团生细杆之上,很像榔头,民间称“红榔头市”,这是采参的黄金季节;九月以后,参籽落净,又叫“放刷帚头”、“放黄罗伞”,或称“放韭菜花”。这几个俗语形象地概括了人参生长各个季节的不同形态,在民间广为流传。
  几千年来,采挖人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生产文化,成了采参地区所特有的民俗。这些风俗现在看来似乎不可理解,却无疑透露出祖祖辈辈热爱生活、征服自然的强烈信念。
      中指微络刺血,归根结底要找病对应的那个象,然后刺应象部位的血,通过破除应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临床中会发现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有部分病人中指上很难找到微络或淤络。好不容易找到细小的淤青微络,等拿酒精一消毒,准备刺血,就这分神的功夫,淤络又消失找不到了。。。难道淤络也会像野山参逃跑吗?一般学过解剖的,觉

 得这个太荒唐了,微小血管怎么会跑了呢?
      但换个思路,通俗一点,比如您看到小偷了,但没有去抓,您去派出所叫警察来,小偷早跑了。应象也如此。特别是微络(或微小的阳性反应点),看到的同时,就得像挖东北野山参一样,不一定说”棒槌!“,但至少也要拿出这样的阵势镇住它,谨防微络移位。我一般也会紧盯着并和大学生们说,“看,这个就是淤络,就刺这里”。更要注意的是,就像给野山参系红绳一样,也要用目光锁定微络(或反应点),眼睛不能移来移去,否则很容易变掉或跑掉,等会儿看到的不是您原来看的淤络了。最重要的是,顺序不能反,就像挖山参一样,先用红绳系住,然后挖,以免跑掉。淤络也是一样,先用酒精消毒找淤络,找到就锁定,直接迅速下手刺,而不是先找到,然后再磨磨蹭蹭地酒精消毒,消完毒淤络也跑了,找不到了。临床的医生应该能明白我说的意思,我也是走了一段弯路终于明白了。一旦刺中靶点,威力无穷。随便乱刺,或刺歪了,疗效甚差。几日前,我刺一肝郁气滞的不寐患者的中指。刺的不是中冲穴,而是靠近中冲的阳性反应点,看到即刺,毫不犹豫,刺出黑血数滴,结果当日即可安然入睡,巩固两次痊愈。
      这个道理,左师在课堂上老早就讲过了,但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在临床上还是容易忽视,不少人总有疑问为什么自己的中指微络刺血效果

就没有呢?越是细节的东西越能决定成败。把刺淤络(或反应点),当成挖野山参来对待,看看效果如何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北野人参和棒槌鸟
放山习俗
长白山人参放山习俗
没看这篇文章之前,不要说野生人参贵!
神秘的挖参习俗
关东山的古老营生——放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