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耳屎太多,担心堵住影响听力?爹娘,掏耳朵这件事真的不用太操心

无论是掏鼻屎,还是掏耳朵,这种“掏”的感觉,总让人欲罢不能。

掏久了,就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仪式感,每天不掏一掏,浑身感觉都不起劲。

若偶尔掏一掏,倒也不妨。

但若总是习惯性,那真的没有这个必要。

爸爸妈妈,孩子真的不用掏耳朵

有些爱干净的妈妈们,看到孩子耳朵里有耳屎,总想掏出来,担心耳屎太多了会不干净,进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

事实上,正常的耳屎不会影响耳朵健康的。

要知道,耳屎是外耳道皮肤的皮脂腺正常分泌形成的,它在耳道里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能够隔离微生物、小虫子以及其他外界刺激

一般而言,若耳屎过多,它通常就携带着微生物、碎屑以及灰尘等自行脱落。

频繁掏耳朵,小心引发中耳炎

要知道,儿童的外耳道皮肤还十分娇嫩,同时与软骨膜紧密相连,在掏耳朵时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外耳道,或是造成外耳道感染,诱发中耳炎

事实上,耳内的耵聍储存到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咀嚼等行为自行掉落,不需要过于频繁的掏耳朵。

如果孩子因耵聍堆积过多而造成听力下降,也应到正规医院由医生处理,不可擅自掏耳。

除了掏耳朵,这些行为也会诱发儿童中耳炎

作为常见的耳部病变,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儿童发生中耳炎的几率更高。

中耳炎不仅会造成耳朵内反复流脓,影响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听力,严重时还可引起面瘫、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甚至危及到生命。

因此,家长在生活中应注意做好预防措施,尤其是要避免一些可诱发中耳炎的错误行为。

第一、强行灌药

不少孩子在生病时会拒绝吃药,家长为了让孩子吃药,会强行灌药,这种做法其实很不安全。

强行灌药,很容易呛到气管,使孩子咳嗽甚至窒息,同时药物还可能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从而诱发中耳炎。

第二、过于大力的擤鼻涕

孩子感冒流鼻涕时,许多家长会捏住孩子的鼻子让其用力擤鼻涕,这种做法很容易使鼻咽部的气体经由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起耳鸣,严重时还可使带有细菌、病毒的鼻涕进入中耳腔,诱发中耳炎。

因此,在擤鼻涕时最好先堵住一侧,之后再擤另一侧。

第三、喂奶姿势不正确

婴幼儿的咽鼓管较为平直,且管腔较短,一些妈妈会选择躺着给孩子喂奶,这样的姿势很容易使乳汁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此外,一些孩子有躺着喝水、吃零食的习惯,也容易诱发中耳炎。

感冒也会引发中耳炎

不少孩子的中耳炎是由感冒引起的,这是因为感冒时鼻腔分泌物容易进入咽鼓管,身体抵抗力下降而造成的。

要预防中耳炎,首先要预防感冒,家长平时要带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同时要注意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添加衣物。

此外,吸入二手烟也可诱发中耳炎,家长还要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抽烟。家长平时还应细心观察孩子的听觉发育情况,若发现异常,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耳屎太多又没掉落,又该如何处理?

有一些孩子分泌的耳屎过多,难免会将耳道堵塞,进而影响听力。

如果孩子并没有感到什么不舒服,听力也没有受到影响,那么可以置之不理。不过若孩子总觉得耳屎堵住耳朵不舒服,总是拉扯耳朵,也别用工具来掏。

这个时候就建议用耳鼻喉科医生来处理,别试图自己用耳勺、棉签等工具掏耳朵,若损伤耳道,可能会引发外耳道感染;若损伤鼓膜,可能还会影响听力

总之一句话----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人士去做,掏耳朵也不例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响宝宝听力的几种行为
宝宝耳朵护理知识大全:耳屎处理、游泳性耳炎和中耳炎
5岁男孩掏耳屎花了5000块钱,还做了全麻手术,夏天一定要注意这个病!
颠覆15个耳朵日常认知!你以为的爱,其实是伤害!
转帖:别让这些不经意的习惯伤害了宝宝的耳朵
宝宝耳朵进水你还在用棉签?好危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