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思已亡,缅怀故人——陈伯庐主教难得珍贵的一张老照片

追思已亡,缅怀故人——陈伯庐主教难得珍贵的一张老照片

一,一张老照片引出一段痛苦的故事

昨天晚上,安阳教区申四明神父发过来一张宝贵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教会老照片,这是一个年轻而且英俊帅气的小伙子,他身穿教会中特有的辅祭白衣,一看就知道是教会中人。

我猜了老半天,也没有看出这个年轻帅哥是谁,最后还是申神父告知我,这是后来成为邯郸教区主教的陈伯庐,1940年在河南开封留下的照片。

照片下的标题:1940 Il chierico Chen Pe Lu Petrus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在河南开封时的陈伯庐修士。

从陈伯庐主教的简历中,并找不到他在开封服务的记录,那为什么他会在开封留下这样一张珍贵的照片呢?

这话说来就长了。

二,陈伯庐到献县大修院攻读哲学赶上日寇侵华

陈柏庐主教于公元1914年5月23日(农历虎年4月29日),生于河北省广平县南高曲村一教友家庭,自幼领洗,圣名伯多禄。

陈伯庐主教自幼接受教会熏陶,从小在教会学校接受教育,蒙上主恩宠少年时就立志修道。12岁时到大名益大小学读书。

1932年入威县赵庄永年教区小修院修道。在此期间,与张安太修士和宁振国修士共同学习眼科,因为天主教会顺德教区眼科医院有先进的眼科技术,附近教区都有派人去学习以后也在本地开设诊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37年,陈伯庐到献县大修院攻读哲学。

献县总堂远近闻名。它曾是直隶(河北省)东南天主教的中心,也是全中国培育耶稣会士的大本营。它不仅占地大,机构全,所辖地域辽阔,工作人员数目庞大,为天主教会在华北做过使人惊憾的重要贡献,因此人们誉之为“华北第一堂”。

献县教区第一所修道院由李秀芳神父于1860年2月4日成立在威县赵家庄天主堂,当时的校舍只有土房六间,首届修生13人。次年7月,修道院迁到献县张家庄,1929年至1939年献县教区逐渐分为四个教区,但修道院仍由献县教区主办。

1937年9月29日,日军攻陷河北献县,南门入城的日寇片桐部队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在河北制造了多起针对天主教的惨案,河北天主教会遭受到日军的残酷迫害。

1937年9月30日,攻陷河北献县的日寇片桐部队在东门城楼上照样

献县是在1937年9月27日沦陷,日本飞机轰炸河间、献县一带,教会公用房屋被炸毁。在正定,一群日寇持枪冲入正定教堂,制造了主教、神父、修士9人被杀惨案。随后日军对教会的迫害变本加厉、愈发猖狂。


三,日寇制造丧心病狂的“河间惨案”

 1938年的秋天,因为日战时期,河间城内天主堂的男女学校南北两院的楼房都闲着。当时执掌教区的赵振声主教建议把大修院迁往河间,所以1939年初修院和炼灵主母修女会都迁去河间。

不料月底日本人也进了河间城,日本人觊觎教会资产,早就想占用天主堂。所以唆使汉奸们屡屡寻衅刁难。

 当时的大修道院院长是崔步云,崔步云是永年教区首任华籍主教崔守恂的胞弟,和哥哥崔守恂同为献县耶稣会士,曾传教于交河、河间、冀县、衡水、武邑、枣强一带。

修道院院长崔步云

在1933年崔步云陪同兄长至罗马参加祝圣典礼,历任大修院院长、总堂理家、初学神师、耶稣会院长等职。1948年7月至1952年8月,任教区代理主教。

崔步云院长处世经验丰富,他预计日寇将进一步寻衅,教会修院形势不好,就在那年5月份提前放了暑假,实际上就是让教会修士们投亲靠友,找地方避难。

果然,在修院疏散修士们不久, 1939年7月15日早晨,日本兵突然闯进堂院,把河间天主堂里的人员押着关进了监狱里。

当时被抓的一共有24人,受到了极其残酷的折磨。同时,又从西关逮捕了一名姓杨的老年男教友。

在9月29日夜里,他们被日本兵两个两个地带出城,以私通八路军罪名而遭残酷杀害,随后把他们扔到身后事先挖好的大坑里。这就是河间发生的天主教大修道院惨案。

四,陈伯庐主教在河南开封避难,逃过一劫。

陈伯庐主教当时正是在崔步云院长,为避免修生们遭日军寻衅伤害,5月份提前暑假后到开封避难,才逃过次浩劫,并在那里留下了这一张珍贵的照片。

陈伯庐修士,1940年。

本来在日寇侵华之前的民国时期,献县教区迅速发展,工作量越来越大,主教的巡察、神父的传教都因地面太广、教友太多、望教友大幅度增加而难以负荷。

刘主教遂向教廷呈递申请,要求划分教区,并且提供了划分的依据和计划。1929年5月13日,教廷将广平府10县划出设立永年代牧区,首任代牧为崔守恂主教。

1936年3月29日,教宗又将大名府6县划出设立大名监牧区,由匈牙利耶稣会管理,首任监牧为查宗夏主教。1939年4月27日,景县监牧区成立,版图为河间府南部及冀州12个县。

但是1937年日寇侵华,给教会带来空前灾难,1939年7月至9月间,日寇掘堤放水淹60余县,灾民达500万。教区力行爱德,修建土屋,发款施药,赈济灾民。日寇欲强占河间教产,遂以私通八路为借口,制造“河间惨案”,并烧毁城外杨店、卧佛堂及露德庄等六座圣堂。

到了第二年,献县大修院被迫迁至景县,与大名、永年组成“若石学院”。因为当时新成立的景县教区由奥地利主教负责,奥地利德国与日本是同盟关系,教区为安全起见,联合在景县开办若石总修院。

1940年秋后,陈公入景县若石学院读神学。1944年6月29日,在威县赵庄主教府由永年教区崔守恂主教祝圣为司铎。

追思已亡,今天我们缅怀过去艰难时期为教会献身的故人先贤,并为他们献上诚挚的思念和虔敬的祈祷!


特别感谢安阳教区申四明神父提供图片资料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日时期献县教区大修道院惨案
若石总修院
天津 《法汉学校》
天主教的修会
美丽的俄罗斯东正教堂
教堂和修道院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它们的关系比你想象中复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