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大学服装设计师,3D打印旗袍改变传统认知

在时尚界,特别是时装设计领域,3D打印越来越流行,不少服装设计师都咨询过南极熊,寻求服装3D打印的技术解决方案。因为它可以制作出复杂结构的服装,实现全新的创作设计,造型可以非常奇特。

例如,下面的旗袍,由于使用了3D打印技术,可能会改变你对旗袍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认识。

 

 

这些旗袍,是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来的。请看细节照片。
 
△有点半透明的具有复杂棱角的结构,就是使用光固化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材料为树脂。

这件作品,出自两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师之手。

李迎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副教授、法国高级时装协会学校访问学者、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会员。先后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13年于北京服装学院攻读设计学专业在职博士学位。

蔺明净,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纺织品与服装设计专业。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伦敦时装学院女装设计专业。
 
△美女设计师蔺明净与她们的3D打印服装部件

南极熊了解到,皇家艺术学院将展出名为“Interfashionality”由李迎军和蔺明净联合创作的旗袍再创作。作为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非遗研究与保护基金项目研究成果,旗袍研究文献,將和作者收藏的传统旗袍、以及以旗袍为灵感并用3D打印技术再创作的2件设计作品,一并展出。

展览时间:10月12-16日 12:00-4:00PM
展出地点:Hockney gallery, Royal College of Art, Kensington Campus, SW7 2EU
预展开幕式: 10月11日,7:30PM

20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旗袍传承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因,承载着中国服饰传统向现代演进的重要信息,但这一时期的旗袍又是旗袍发展中长期被忽视的部分。

本项研究与实践围绕“如何实现中国服饰文化传统的现代化转化”这一问题展开,以20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旗袍为研究重点,最终目的并不仅局限于寻旗袍的当代设计表达,而是侧重于方法探究,探寻中国服饰文化传统当代显现的方法论。通过对现存实物、文献、图像、影像资料的分析与口述史的整理,挖掘旗袍中承载的传统造物思想与制衣智慧,探索传统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命力,以更具当代性、甚至国际化的设计实践传承中国服饰文化传统。

 
△设计的旗袍,肩部使用了3D打印的结构来撑起造型

在作品创作中,手工制版关于线条尺寸的人为把控,结合了数字化时代参数建模科技的美;“一片布”以及“归拔”合体制衣智慧被3D科技重新演绎;平面图案符号卍(万字文)的延续性与可拆卸重组的设计概念呼应。

由3W studio组织策划,Hexagon Collective视觉艺术工作室策展,舞者Luke Crook 和 Waddah Sinada。此项目也同时得到来自南加州大学解鹏和MHOX创始人、zaha hadid设计的Filippo Nassetti技术支持。10月11日预展开幕一场由Waterwill和Hexagon Collective工作室共同设计的肢体表演,将揭示看似有距离感的文化差异,而实则极为相似的内在本质, 以揭开手工与科技、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不同文化的对话。

如果你想联系本文旗袍设计师,可咨询联系南极熊微信 312583624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款3D打印旗袍 汇集清华校友智慧合力攻坚
盘扣,走向国际的最美的中国符号
旗袍穿搭|盘点时装周里的旗袍元素
村姑变成首席设计师
荷兰设计师3D打印再现19世纪民族服装
石佳冉——寻找失传的传统手工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