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编』动脉网医疗生态大盘点医学影像专场(系列一):报告解读

医学影像_报告解读精编_PPT版的视频


(本来想给大家奉献一段动脉网独家推出制作的逼格满满的医学影像大片,奈何现场录像小哥背着我们给视频加了5毛特效,那画面太美,我们实在不舍得拿出来给大家欣赏,所以就隆重推出了PPT版的视频,赶紧呼朋唤友来看看,还热乎呢!满满的都是干货哟!!!)

来来来,先看看都有啥子内容:


一、动脉网为什么要做医学影像互联网公司的报告呢?

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常见的入口有医生、医院、患者。动脉网发现,医生是当下甚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一个核心资源。而医生的最佳入口,除了当前常见的挂号、轻问诊、患者随访、电子病历、用药查询外,医学影像其实是一个更核心的入口。


那么医学影像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它可以满足医生们的两大需求:文献存储、交流分享。(为啥这么说呢,戳上面视频吧!)

就拿Figure1来说,作为医学图片分享类工具的鼻祖。自2013年5月推出后,目前全球有超过15万名医疗专业人士使用。分享内容包括医生个人诊断档案、病例。平台上已经有一亿张照片被浏览,每天有近400万次医学影像的浏览量。用户遍布上千家医院,各医学院校中也有医疗和护理学生用户。

所以说从0到1是理想主义,从1到n是现实主义。

二、国内外医学影像APP产品的差异


三、全方位剖析国内外医学影像市场的竞争格局


总体特征:传统巨头垄断,但增速放缓;互联网公司尚在萌芽中,日渐兴盛。

老牌医学设备公司占据了超过90%的份额,尤其是排在前三位的:西门子、通用电气和飞利浦(GPS)。在国内的数字医疗影像市场,跨国企业占据了75%以上的市场份额,德国西门子、通用和飞利浦三家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甚至超过80%。

互联网风口的诱惑力

其中个别的传统Pacs厂商,有在某一细分领域深耕多年却一直默默无闻的,比如华夏病例网,这个网站很像早期的丁香园,一直做纯学术的交流平台,汇集了大约90%的全国病理医生,这一领域医生因为各种原因本身也不多,约1万左右。但现在,这家网站也开始考虑商业化了。

还有一家公司,之前偏安一隅,金融危机后开始走出舒适的地方,也开始布局互联网的产品。

四、医学影像类互联网软件缘何兴起?

第一,需求方的内在驱动力

与美国相比,国内的医学影像服务本身就存在一系列痛点。

♣中美两国医学影像服务差距


♣医生与患者痛点对比分析


第二,来自医保控费的压力

传统模式下的医学影像服务常常导致不必要的、重复的程序,当一位病人从一个保健网络转诊但他却不能提供图像的情况下,只能重新拍摄。

仅此一项,保健系统每年的花费就高达300亿美元。

第三,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兴起


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新医疗服务理念,要求医疗资源围绕患者进行协同配合。以前患者就诊做检查无法获得的医学影像资料的情况,将在新一代的医疗服务理念中有所改善。影像数既能实现集中管理,又能满足多方便利访问查阅将是未来的趋势。


另外,远程医疗服务的不断延展;医疗数据价值挖掘的期望;新一代DIY医疗消费观;来自信息技术革新的外动力等都是医学影像类互联网软件兴起的原因。(详细解释戳视频哟)

五、代表创新趋势的6大商业机会

1、云端PACS与传统PACS优劣比较


传统PACS与云端PACS的优劣,云端PACS最显著的优势在于:便于协作、共享能力强、易访问,同时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比如,在创伤转移领域,对于一个情况危急的病人来说,他们需要在第一时间获得恰当的救助。云技术支持下的影像共享为伤者赢得了时间。

2、以提高准确率为目标的远程影像诊断,国内投资人最看好的领域。


这样的需求下就产生了针对影像阅片提供的二次诊断服务,以提高疑难杂症诊断准确率为目标。引进海外医疗资源、或联合北上广等大型三甲医院的影像科医生来组建相应的平台。比如艾佩克、医学影像医生集团等公司。

但这类公司目前存在两大难题:

一是患者的原始影像图片获取途径有难度;二是第二诊断给出的咨询建议应用于临床有难度。咨询建议严格意义上不代表诊断结果,其实际应用价值在现阶段不大,国家只允许部分试点医院有远程医疗的资格,通过软件平台实现远程看片做诊断需等待政策允许。

3、以医学生/医生为用户群的教学与临床交流工具。

Figure1堪称这一领域的鼻祖,不过,这家公司成立也只有2年多。目前共获得570万融资。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应用需要特别注意保护患者隐私,而且,多数都只限于专业医生、医学生之间的交流,用户需要注册审核。


4、手机拍照成像结合智能算法支持自助诊断部分疾病,实现DIY早期筛查

2014年8月,华盛顿州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Bilicam 应用,能检测新生儿黄疸,先将一张色卡放在新生儿腹部,APP在拍照前能预先判断光照和闪光灯情况,随后拍照结果自动上传到云端,经算法分析后立刻返回结果。

现在有一些前沿的面部识别技术,利用照片,结合先进的算法,就能辅助医生做临床诊断。虽然这个应用不能完全替代严格意义的诊断,但可以做疾病预防。


未来医疗影像技术发展趋势预判:

未来医疗影像技术发展,必将更少依赖人工经验判断,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算法,超高效、精准确地帮助医生完成疾病诊断。

5、3D技术结合医学影像有多种用途

在深圳,有一家叫艾科赛龙的公司,目前能够利用3D技术来实现骨科手术导航版。(以关节置换手术为例,骨科医生们就可以利用数据在根据病灶分布做出1:1的病灶模型的同时,利用3D快速成型技术实现个体化导航模板可以为关节置换带来方便。采用3D打印技术建立手术模型分析和导航服务后,手术的手术时间也可大大缩短:原来一台11小时的手术时间可以降低到5小时以内。


6 、便携医学影像设备将首先在安全性好、对阅片专业度要求较低的领域

将一台仅有iPhone大小的扫描仪举在胸口,你便能看到生动无比的人体内部3D图像。这是由企业家Jonathan Rothberg赞助研发的新型医学成像设备。Rothberg宣称,他融资了1亿美元,以创造出这一“与听诊器一样便宜”的创新产品,能使“医生们的工作效率提升100倍”。根据专利文件中的描述,该技术依赖于一种新型的超声波芯片,产品将是一台小型的3D超声波成像设备。


六、国内投资人对互联网医学影像公司预测


如图所示,大部分国内投资者还是对互联网医学影像市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这说明我们未来在互联网影像领域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最后,送所有的小伙伴们一句话,

应永远铭记,我们旨在救人,不在求利。如果记住这一点,我们绝不会没有利润,记得越清楚,利润越大。——美国默克制药创始人 乔治·默克


送给所有致力于互联网医疗的创业者和投资人。

欲购买医学影像专题报告完整版,请扫下面二维码(美女的哟):


下期专题

★心脑血管领域创业为什么会火,互联网医疗研究院又出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学影像赛道成热点,估值9亿的万里云下一步要怎么走
全球7.37亿医疗数据泄露,波及52个国家超过2000万人
千亿医学影像市场蓄势待发,「云图」想用互联网方式深挖医学影像服务
健康易站 | 佛山市中医院 “互联网+智能云影像平台”正式上线
海外顶尖的11个医学影像APP
焦点|谁在争夺中国第三方影像中心市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