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节日更有味道、更有意义

中秋夜里,家里6个人的团聚晚餐,持续了三四个多小时,有了第一次跨越代际的深度沟通,这在我们家是极其少有的。

当然不是干拉呱,是喝了一斤多酒。

是酒打开了我们的话匣子,让中年人和青年人有了深度的沟通?还是情到深处,或许没有酒,也能聊到这么深?

如何情到深处的?

酒是不是媒介?



我们家过节向来比较简单,几个菜,水饺,大家都不喝酒,便没有诸多项目进行。

简单交谈各自近况,能给建议的给建议,能出主意的出主意,总之,难题基本得到解决,或者大致知道了解决途径。

吃完饭,就早早散去,好让老人休息。

这样看上去似乎感情寡淡,但不会耽误时间,不会影响作息习惯。因为我们几个,都是饭后极度犯困的,吃完饭马上回家休息是首选。

有时给老人过生日也显得比较简单。我们家都不爱吃蛋糕,所以从来不订蛋糕,只有饭店给下长寿面卧荷包蛋,能看得出是过生日,否则,跟平常吃饭没有什么区别。

一轮一轮的向老人敬酒,也不曾有过。老人不喝酒,大家也很含蓄,对爱的表达都仅限于夸赞老人。

虽然大家也很高兴,但仍感觉感情寡淡了些,少了些什么?是少了些仪式感,还是少了些爱的表白?

婆家人多,注重仪式感。每每过节聚餐,若在家里,两张茶几连在一起,就像开长桌会议;若在酒店,团团围坐,一定会有祝酒词;若是过生日,一定会有蛋糕,寿星头戴寿星帽,会点燃蜡烛许愿,会有小朋友唱生日快乐歌,然后分食蛋糕文。其间,还会有诗朗诵(自创诗歌)。

然后是一轮一轮的敬酒,儿子、孙子、重孙、儿媳、孙媳,虽然都是点到为止,但老人会受到一轮一轮的朝拜。这看似繁琐的仪式会耽误很多时间,但同时也感觉,因为这样做,生日过得非常有意义。

两个家庭,完全不同的风格。或许是年龄大了,感觉和儿孙辈的深度交流颇有难度,感觉是不是仪式会更容易被带入?

中秋那夜的喝酒聊天,几乎是聚会中时间最长、聊天最深入的一次,是不是因为有酒精的参与?

那次喝酒聊天,让我想到了“家庭文化”这个词,不同的聚餐形式大概代表不同的文化。

如何提升家族的凝聚力?靠的就应该是家庭文化。

其实。每个家庭都应该构建自己的家庭文化。这些东西应该不会很难,只需要有一个开始,大家参与后,会自觉的不断完善,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也许不在于喝不喝酒,完全可以以茶代酒,但是需要有人带入,带入到某种氛围中去,大家打开心扉,两代人,三代人之间,才会有共通的空间,有更融洽更深入的沟通。

家庭文化的建设,需要有一两个带头人,大家便会自然跟随,聊聊成绩,说说难题,年度总结,来年规划,在家里,可以真实表达,谁也不会看你的笑话,关起门来,一家人可以赤诚相见,然后逐渐形成习惯,于是便有了可以传承的家庭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生活需要仪式感
农村娃过生日,舅舅送12层蛋糕,独特的仪式很新鲜
1046季 仪式感
一不留神,又长了一岁
宝贝过生日,一般用什么方式最能让小朋友开心?
是否要给小孩子庆祝生日?真实答案很意外,多数父母做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