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多少往事可回首?

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

收拾东西总是给人无限的惊喜,一只残破的铅笔盒里面有几支铅笔,那还是孩子读小学时候的东西,铅笔都削得尖尖的,有一杆铅笔还非常短。

能看出铅笔盒的主人是个很节约很会过日子的孩子。其实我们全家都比较简朴节约,孩子把铅笔用成这个样子,就应该是秉承了全家物尽其用的习惯。

那个时代的贴画,95后会不会感觉到熟悉?

读书期间,孩子用过的铅笔盒极其有限,铁铅笔盒大概就是一两个的样子,后来时兴用笔袋,估计也就是用了一两个的样子。

想想读书十几年,用七八个铅笔盒的人,应该大有人在,不只是铅笔盒,书包呀,中性笔呀,用得也是极其有限的(不包括中性笔笔芯)。

其实,有些孩子买的文具之多,让人瞠目结舌。每到考试,必要到文具店把所有文具买一遍的。甚至,每天放学,必要到文具店打卡,以便买些文具新款。

翻旧东西,还看到一只泛白的小书包,那应该是小学时候的书包,里面还存有一些作业本本,多数都是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作业。

如果没有彻底收拾家的机会,这些一直被尘封的书包和作业本很难见到天日。在阳台鞋柜的最低层,打开看时,往事瞬间涌上心头……

原来,每一个小朋友对读书学习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只是我们过分追求单一的分数,小孩子爱学习的内驱力,就一点点被可恶的评价扼杀了。

孩子积极上进的自驱力,其实都是被我们比较偏颇的评价标准逐渐消灭的,在这个角度上说,几乎我们每一个师长,都有些淡淡的罪恶感。

在一个盛放中药丸的药盒里,放着一些小小的纸片,一看,正面是汉语,反面是英语,这些单词好像都应该是初三或高中的单词吧?大概也是为了在时间的空隙里来记住更多的单词,所以专门写了这样一堆卡片,看正面文字,说单词,拼写单词……


当然,上一次还发现写的一些“能力”方面的习题,那时候还是考语、数、外、文(理)综和能力的时代,能力占60分,作为分厘必争的高考,考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

说到卡片,记得孩子小时候学习识字时,的确有一些我手写的识字卡片,没有拼音,只有汉字。

当时还是在硬硬的纸片上写的,最初教识字时,不是只写笔画简单的字,而是根据实物来写,记得当时有“福”、“蝴蝶”、“被”,至于“上中下人口手”,这一类我们当年小学一年级学的生字倒没有涉及。

非常可惜,这次搬家并没有发现那些硬硬的识字卡片,只找到了这一部分英语卡片。莫非,那些描得粗粗笔画的硬卡片字体早就丢失了?

断舍离,有时候,舍了也是一种遗憾。

每一个中国家长都为孩子读书倾尽全力,所有人,无论是在精神上鼓励还是在学习方法方式上具体帮助,我们都是付出最多的一代家长。

只是当时我们过于狭隘的评价方式,让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让亲子关系变得鸡飞狗跳,家里成了另一个教室,父母也变成了老师的替身……

未能高瞻远瞩的我们,自己认为深谙教育规律,按着自认为正确的方法管理孩子,无形中也伤害了孩子。不经历,不反思,就觉察不到。

活到老学到老,的确是这样,即使做了很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我们仍然是一个初学者。

陪伴孩子成长、读书的经历仿佛就在昨天,今天看到这些旧物件,禁不住又涌起了一连串的回忆。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们是否还会严格要求孩子的分数吗?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啥啥不行,丢三落四第一名!” 小学生是怎么把丢东西做到全国统一的?
【浙江】李悟《书包和文具》指导老师:吴婕
孩子书包里有这物竟会中毒
【开学季】小学新生入学用品必备清单,看看你还缺啥?
想当年书包及书包里的那些个家当
我们之间——聊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那些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