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教师遇到3类学生别姑息,可以用“劝退”警告,必须给予威慑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好好学习、惹是生非,老师无非就是批评教育,最严重的不过是请家长把孩子带回家“思过几天”,这种教育方式对“脸皮厚”的学生很难有震慑作用。然而到了高中,老师和学校能采取更严厉的教育和惩戒方式。如果高中教师遇到了以下3类学生,可以用“劝退”警告,要给予一些威慑。
第一类:屡屡旷课、沉溺游戏,对老师劝诫充耳不闻的学生


有些高中生,总是以一些不着边际的理由旷课。他们或是沉溺游戏,或是沉溺网络小说,整个人完全不在学习状态。虽然老师和家长共同介入,但他们对老师的劝诫充耳不闻,不做出任何改变。
对于有这种行为的高中生,老师不能太心软,心软就是纵容、姑息,而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发出“劝退”的警告。这样不仅可以震慑当事人,也能震慑班上的其他同学。“劝退”警告就是老师发出的一个信号:谁胆敢屡教不改,就必须离开校园。
齐同学就属于该类“典型”,他的父母远在外地打工,自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住在学校附近。由于爷爷奶奶只管他吃、管他穿,没有能力监督他,导致他在初中阶段就染上了玩游戏的坏习惯。
上了高中后,到城里上学的齐同学,变得更加放肆,经常不去学校上课。老师多次远程与其父母沟通,他仍不悔改。不得已,班主任老师祭出“劝退”大招,这才稍稍扭转局势。现在该生对游戏依然比较着迷,但已经不敢再随意旷课了。
第二类:长期骚扰、蛊惑其他同学(含异性同学),且屡教不改的学生

在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的老教师都有这种感觉,班级风气非常重要,班上有几个不好好学习的学生不担心,怕的就是班上出现几个长期骚扰、蛊惑其他同学的学生。这类学生会对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一些学习习惯很好的学生被他们“带坏”。
比如有的学生,对娱乐明星特别有兴趣,天天在班上跟同学们聊明星,因为其口才好,说得很有意思,班上很多同学的偶像从科研人员、医护人员等转向娱乐明星。这种行为若不加干涉,假以时日,会形成了一个无法逆转的风气,班级中的多数学生不再比拼成绩,而是比拼偶像。
还有一些学生,仗着自己颜值较高,到处骚扰异性同学,当异性同学抵抗不住他(她)们的攻势,准备跟他(她)们交往时,他(她)们又转而骚扰其他异性同学。他(她)们视情感为儿戏,纯粹把别人当“掌上玩物”。
有这类行为的高中生,老师先要试着与之交流,以帮助他们做出改变。倘若他们屡教不改,老师就不必手软。
第三类:经常耍威风、欺凌同学,并与校外社会不良人士有长期联系的学生


成年人的世界存在“霸凌”现象,未成年人的世界也不例外。在校园里,免不了会有几个学生,要么用恶毒的言语嘲讽、讥笑其他同学;要么在社交群体中排挤其他同学;要么在肉体上攻击其他同学。他们在班上耍威风,利用上学、放学,或上厕所的时间,霸凌别的同学,不仅危害到了同学们的安全,也让学校蒙羞。
受欺凌的学生,因为受到各种威胁,不敢向老师报告情况;而其他了解事件过程的学生,因为不想惹事,也不愿意向老师反映情况。所以许多在校园里发生的“霸凌事件”,老师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情况,导致问题愈加恶化,有些学生因此变得恐惧、抑郁、悲观厌世等。校园霸凌带来的破坏性非常之大,一旦发现,一定要彻底解决。
如果经常耍威风的高中学生与校园不良人士有长期联系,他们很可能会扩大“欺凌”的范围,比如伙同社会人士与其他学校学生打架斗殴,甚至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对有这种行为的高中生,老师和学校要给予最严厉的处理意见。

当然,把“劝退”作为惩罚学生的强制手段,不能随意使用,应该是到必须要用的时候才用。可是有些高中为了整肃校纪,仅仅因为“熄灯后仍在寝室内洗漱”,或因为“带了手机到学校”,就“劝退”学生,则属于明显的过急、过激,不应该,更不能提倡。校园惩戒的总体原则是“治病救人”,不是“踢人”,但那些极少数没办法继续在高中待下去的学生,踢出去也无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秀高中生一定要知道的十件事情
我校高一学生学习观念调查
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
初中与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区别和探究
高中生到底是住校好,还是走读更好?班主任:家长不能大意
高中老师采用“死亡教育” 让学生给他写墓志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