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等生”都不愿意当中小学教师?事实与人们的想象,恰恰相反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待遇和职业环境一直是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在不少人看来,因为中小学教师待遇普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不愿意当教师,所以师范类高校的录取线相对较低。
人们的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最近几年高考,师范类高校的录取线与同等级的其他院校相比,确实算低的。但如果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师范院校分数线较低,根本证明不了“优等生”不愿意当中小学教师。

为什么会这么说?
首先,师范类院校投档线相对不高,是因为大量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当不成中小学教师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师范类院校或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即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而那些报考师范类院校的学生,也都是准备毕业后当教师的。然而事实不是这样,自2015年实施新的教师资格认定办法之后,2015年之后入学的师范类院校学生,不能直接获得对应的教师资格,除公费师范生等少数师范类院校学生外,大多数师范生都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才有可能获得教师资格证。
就算顺利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也不代表就能获得中小学教师职位,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还必须要通过地方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招聘考试,才有机会成为在职在编的中小学教师。

几轮筛选下来,只有很少的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可以顺利成为公办中小学教师,其他毕业生,要么去私立学校任教,要么与培训机构当培训师,要么从事与教育行业无关的工作。
报考师范类院校,却不能去中小学教书,师范类院校对高考生的吸引力肯定会大大降低,如果师范类院校能保证每个就读的学生一毕业就“有编有岗”,分数线肯定会大幅度上升。当然,这里的“有编有岗”指的是城区中小学,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仍非常有限。
其次,“优等生”愿不愿意当教师,不能只看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大家应该还记得媒体早前的多次报道,比如深圳某高中招录的二十多名新教师,全部是来自清华、北大、国科大等顶级院校的研究生;广东某区招录的十几位中小学教师,全部是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在发达地区,名校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进入中小学任教的现象屡见不鲜。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不受“优等生”欢迎,恰恰相反,许多“优等生”非常喜欢去中小学任教,他们把中小学教师岗位当成就业的“第一选择”。

其实,在编制考试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当下,能考上编制,成功进入中小学任教的高校毕业生,都是很厉害的角色,要知道,有些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竞争比已经超过100:1。在100名高校毕业生中选择1位当教师,能不优秀吗?
综上,我们得出了跟人们想的完全不一样的结论,不是“优等生”不愿意当中小学教师,而是越来越多的“优等生”选择去中小学当教师。
大家对中小学教师岗位的兴趣日益增加,既与现在的就业形势日趋紧张有关,也与教师整体待遇的提升有关。另外,中小学教师在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提升的同时,还享受着其他职业没有的寒暑假,以及在孩子教育方面的隐性优势,这更增加了其职业吸引力。

不过我们要承认,中小学教师岗位受欢迎不是一个特别普遍的现象。名校大学生,以及优秀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他们选择去中小学任教,基本都只考虑发达城市或声望较高的重点中学(重点小学),乡村中小学教师岗位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也是乡村中小学师资水平一般的重要原因之一。
好在2006年开始,国家实施了“特岗教师”政策,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但乡村地区,尤其是偏远乡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依旧与城区有很大差距,如何让“优等生”愿意去乡村中小学任教,仍是一个待解的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在当老师?!(中小学教师来源报告)| 特别关注
当教育吸引不了优秀教师,优秀人才总想着逃离教育,谁该反思?!
一本师范和二本师范有什么区别?建议准大学生和家长收藏
上大学、无学费、有工作
报考师范类院校纠结何在?
当教育吸引不了优秀教师,优秀人才总想着逃离教育:是否该有所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