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学生为中心,在教与学中共同成长——专访天信职院教师代表
userphoto

2023.09.14 四川

关注
好的职业教育,离不开优秀的老师。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关键在师资水平——但很多老师走上讲台之初,并不知道职业教育到底是什么。

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下文简称天信职院),创办仅五年,属于创业期,但我们看到了这所学校老师的成长:他们经历深刻的转型,努力把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把自我的成长与培养学生紧密结合。最关键的还是,他们明白教育的真谛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负责,用自己大半生的经验和努力,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担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的赵洪华,跟随蓝文才已经十多年。

大学时,他学的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车企,先后在长安福特、上海大众的生产线工作了四年。

从学徒到中级技师,赵洪华在企业里练就了一身好手艺。

机缘巧合下,得知四川师范大学汽车分院在招聘教师,他就去试了试,顺利被录用,负责汽车专业实训,他的职业教育生涯就此开启。

对赵洪华而言,实训中心的操作课没有难度,因为他此前的工作就是跟汽车打交道,熟悉车的一切。只是初登讲台,他难免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时任汽车学院院长的蓝文才给予了赵洪华许多指点,尤其在教学层面,告诉他这类学校要培养的是技术人才而非理论大师,希望他能够把在企业所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学生。

那时我才意识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就读的本科院校并不一致。

读大学时,赵洪华接触到的更多是理论知识,刚进入企业时若没师傅带着,一时半会都难以上手。因此,他给自己定下一个教学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走出课堂就能直接就业的技能人才

赵洪华

带着如此愿景,赵洪华将企业的8S管理制度引入实训中心,以企业标准给学生传授最贴近工作需求的技术技能。学生对这种制度充满好奇,课堂变得好玩起来,实训课上也更加专注,学习效率提高了不少。

作为技术能手的赵洪华的实训课越上越顺手,此外,他还时常找学院的老教授,请教理论教学,随后在课件制作、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有了长足进步。理论与实操两手抓,赵洪华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2018年,蓝文才离开了川师汽车学院,全身心投入到新学校的筹备中。赵洪华也与许多老师一道辞职,追随蓝文才来到天信职院教书。

但是,接手了新学校的第一批汽车专业学生后,赵洪华一度很头疼,「他们的文化基础差,动手能力也很欠缺,学习上不主动,不自觉,挑战很大。

文化基础差,直接导致理论知识学习时,理解得慢,知识不全面,紧接着会影响到实操。教学方式必须改变,赵洪华于是运用学校的VR虚拟现实技术来授课,把抽象的理论以立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

讲台上他讲述汽车的结构,学生通过VR眼镜全方位认识汽车的各种零件,这种可视化的教学,淡化了课堂的枯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当学生来到实训中心时,呈现在眼前的是1∶1还原的汽修工作场景,在赵洪华的引导下,学生快速掌握了相关技能,能够上手了。

在企业一线的工作其实挺乏味的。」赵洪华回忆道,在车企的四年,他每天有过半时间都在翻阅各类操作手册和技术资料。按管理制度,他每天要写工作日志,每周要交工作总结。「当时每天都感觉特别累,一想到下班后还要写工作日志就特别烦。」

但后来翻阅工作日志,赵洪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烦,其实背后都是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长。直到现在,他还保持着写日志的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这是赵洪华时常叮嘱学生的高频话语,一方面是安全无小事,另外,他给学生讲述自己写日志的故事,希望学生静下来,明白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许多努力在短期内看似没有结果,但用心坚持,会等到开花结果之日。

受到鼓励的一些学生,也开始记录收获和成长,其中优异的,毕业后有的开了修理厂,有的进入车企,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中层管理者。

「每到节假日,我都会收到一些学生发来的祝福信息,与他们寒暄一番,看到他们成人成才,一种荣誉感由心而生。」赵洪华说。

更让赵洪华自豪的是,除了本专业的学生,还有许多非汽车专业的学生也喜欢到他的课堂来听课。随着社会的发展,多一点对汽车的了解,已然成为生活必需的技能。「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向我提出问题时,我都会耐心解答,还会组织汽车专业学生和非汽车专业学生分组进行技能比拼。」

其他专业的来上课,自豪的不仅是赵洪华,学生也愈发认可自己的专业,学习更加刻苦,唯恐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落后于人。

「富有现代科技感的课程,注重细节与成长的教学理念,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便是蓝总口中'教中学、做中学、念中学、玩中学、学中创’的人才培养模式。」赵洪华解释。

那些经常来听课的其他专业学生,有一小部分毕业后从事了汽车相关行业的工作。这是赵洪华执教生涯中最难忘的事情,也让他意识到有教无类和人的潜能无限,助推他在教学上更加努力,更加用心。

十多年走下来,赵洪华从一线教师,成长为继续教育学院的院长。学生的多渠道成才,成为他工作的重心。「我们要为学生的未来负责,毕竟我们有阅历,可以给他们一些人生的建议。」

技多不压身,他鼓励学生多考技能证书,例如新能源汽车专业、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学生,在校可接受培训,考取低压电工、高压电工证。学院也为毕业生提供各类实操类的培训和考试渠道。

面对「1+X」(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养目标,在继续教育学院的努力下,学校毕业生80%以上都考取了相应的技能证书,成长为新时代的技术技能人才。

十多年走下来,赵洪华从一线教师成长为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读书,就业,教书;创业,教书。这是蒋传宇目前的人生经历。

大学毕业后,蒋传宇到汽修店干了两年,主要从事汽车检测和维修工作。之后,他应聘进入高职院校教书,但他发现,实训课上讲的内容,与他在汽修店工作时要用的技术有些脱节

更严重的是,他发现很多青年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过,毕业后就进入职业学校教书,理论知识合格,但实操能力上有所欠缺。

这些老师比学生更需要学习。

两年后,蒋传宇辞职,成立了一家公司,打造智能控制、汽车等专业精品教材及课件,通过校企合作来帮助学校提升教学质量。

「简单说,就是为合作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并给长年授课脱离实体的教师教授最新的技术。」

但受限于大环境,公司业务无法走进学校,没撑到两年,蒋传宇只得注销公司,开始再就业。

2020年,蒋传宇看到天信职院招聘汽车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基于出色的技术技能,丰富的授课经验,以及创业时积累的教师培训能力,他从众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时隔两年再次成为一名汽车专业的教师。

蒋传宇

并非严师才能出高徒

到校后,不到三周蒋传宇便能独立开展教学。只不过,再次任教的他并不怎么受学生喜欢。因为在他最初当老师时,那时的教学主管跟他讲,「对职业教育的学生一定要严格管理。」

师生处于紧张的对立关系,教学效果自然不佳,他给学生讲述人生道理,传授生活经验,也总遭遇抵触,讲了白讲。

第一学期结束后,蒋传宇找了几位学生聊天,想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此番坦诚的交心,他才发现,这些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几乎都会遇到严师,而他们大多数都是严师眼中调皮的孩子。许多学生从小就蒙上了心理阴影,对严格的老师有一种畏惧情绪,自然容易抵触这类老师的课堂

掌握到学生的心理后,蒋传宇意识到,自己树立的严师形象给学生带来了负面情绪和学习负担,于是他从破解「代沟」入手,研究学生群体爱聊的话题,思考他们关注的问题,将之嵌入课堂教学之中,学生感兴趣了,对他的课堂慢慢接受了,一些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遭遇专业问题,还会想到他。

有一次,一个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开了一家改车店,结果改装车生意并不好做,他便打电话问蒋老师三元催化器的市场如何。

这名学生,在校期间比较调皮。蒋传宇想起,有次实训课上,他在讲解汽车底盘构造,当讲到三元催化器时,该生低着头走神。

「三元催化器价值很高,每当拆解报废汽车零件时,还能工作的三元催化器都能卖个好价钱。」蒋传宇在课堂上强调。听到「价值高」「好价钱」时,该生的注意力被拉了回来。

当接到该生电话时,蒋传宇纳闷为什么他会想到经销三元催化器。学生提到那句「拆下来能卖个好价钱」。最后蒋传宇给了该生不少专业意见,他也做起了经销三元催化器的业务,目前生意还不错。

除了课堂生动形象外,蒋传宇还希望加强对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无论是实训室还是一线工作,保护好自己和周边人的安全是头等大事。

汽车专业男生居多,许多男生马马虎虎,动手操作不时出现程序上的错误。每当听到学生狡辩「差不多」「没什么影响」时,蒋传宇会问其他同学:「他平时是不是不耿直,你们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学生好奇何出此言,蒋传宇开玩笑地说:「他的操作不符合标准流程,不把自己和同伴的生命安全当回事的人,你们肯定也不喜欢和他为伴吧。」有学生听后起哄:「马上就和他绝交。」在这种轻松幽默的教导下,安全意识和职业操守潜移默化中感染了学生。

「大国工匠,他们在每一个步骤开始前都会仔细检查每一处细节。我们学校致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除了过硬的手艺之外,安全意识必不可缺。当学生内心有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这条红线,遵照标准流程严谨作业时,内心已然埋下了匠人的种子。

青年教师的培养路径

在教学之外,蒋传宇还不忘培养青年教师。

「我其实很能理解青年教师的想法,毕竟企业一线相对学校来讲,艰苦得多。但既然身为人师,就一定要有过硬的本领,否则是对学生和这份职业的亵渎。」

青年教师要成长迅速,首先要从观念意识上入手,师德师风是成为教师的首要条件。因此,蒋传宇会与系内青年教师聊天,询问教学中的难点,积极提供帮助。

对新手教师,蒋传宇会根据各自特长,先安排他们上一些基础的理论课,以便站稳讲台,熟悉课堂。目前,青年教师的理论授课已大幅提升,重点兼难点是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理论课磨好后,蒋传宇会像带学生那样带着青年教师进实训室。实操是青年教师普遍薄弱的环节,但却是职业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在青年教师给学生上实操课之前,蒋传宇和学校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会先给青年教师上实操课,并让他们反复演练磨课,待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才让他们讲授。

就专业属性来讲,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技术迭代像手机迭代一样快。因此,在专业精进上,蒋传宇一直关注生产一线,一旦有迭代的技术,他会找各种渠道去了解学习,以保证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而青年教师在读书时期学习的,更多是传统燃油车的理论技术,教材并没有跟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速度。

「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结构有许多差异,我们如果只是跟着教材走,新能源汽车的许多核心内容可能都会被遗漏。」

这种核心课程,青年教师在教授之前,至少花一个学期来筹备。在此期间,蒋传宇会与他们一同探讨教学内容,并展示实操方法。此外,学校会安排青年教师假期时深入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以了解生产线的工作内容,熟悉最新的汽车类型以及生产流程等。

师德师风的培养,理论课程的打磨,实操能力的锻炼,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制作,以及进入企业学习。通过这五个步骤的培养,蒋传宇有信心用五年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今年秋季,蒋传宇将被任命为二级学院的副院长,即将走上管理岗位的他,有许多东西要学。即便走上管理岗位,蒋传宇还是忍不住问道:「那我还能不能参与一线教学?」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很开心,「毕竟这是一个技术迭代速度极快的时代,放弃一线教学,不可能做好管理工作。

2018年,余天维加盟天信职院,目前负责学校的新媒体矩阵宣传工作。西南民大研究生毕业,在媒体干过,互联网公司待过的她得知学院招聘教师,基于家长及亲友对教师岗位的尊崇,她投了简历,不过当时她把教师这份职业想得过于简单了。

「读大学时老师上完课就走,也没有在意学生是否有听进去。所以我一直都以为当老师,只要按部就班做好教书的工作就行了,非常轻松,而且社会地位不错。」

2018年秋季新生入学,当时学院仅有经济管理学院属于文科院系,作为法学毕业生,余天维只能暂时给不同专业上思政课,在接触了职教学生后她才发现,当老师并没有她想象中那样简单。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

和我想象中的大学生完全不同,他们不仅缺乏自我管控的能力,甚至还缺乏常识。」余天维追忆,这种感慨,是她发现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洗衣服需要用手搓,只是将衣服泡在水里就以为能干净了。

余天维的认知被颠覆了,认为自己完全不能以成年人的思维去解读学生的意图,代沟甚大。「就像在教小朋友,课堂上许多人都无法集中注意力到20分钟以上。

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余天维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段子手,时不时在课堂上甩包袱,用新生代感兴趣的话题吸引他们的注意。

第一届学生中,有不少重度游戏成瘾「患者」,无论什么课,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拿出手机玩游戏,余天维的思政课更是他们玩游戏的「重灾区」。

有次课堂上,余天维请每名同学上台,聊聊既往生活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事。一名学生破天荒地收起手机,袒露心扉:「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游戏,从游戏中我学会了'猥琐发育,别浪’等人生哲学。」

这名同学的发言,让同学们笑得合不拢嘴。「他说的话很简单却又很实在,他说在游戏里他学会了隐忍,面对打不过的强敌会收敛锋芒,伺机待发。」

余天维接着说道:「许多老师并不会理解他说的这些话,因为老师们本能会基于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学生。但对于学生而言,有人竟然能够在游戏中得到生活或人生的启发,尤为不易!

课后,余天维找到这位同学:「原本我以为你打游戏只是在浪费时间,但你竟能在游戏中还能有所体会,我特别惊讶。如果游戏能促进你成长,那老师希望你以后能有更多收获!」

似乎是老师的鼓励来得有点莫名其妙,又或者是在犯错时仍然得到了鼓励让这位学生有些不好意思,之后他在余天维的课上再也没玩过游戏,而是极为认真地听讲,时不时还举手提问。

「其实上课打游戏这件事不用老师教,小学生都知道是不对的。如果我只去责备他或者上课时没收他的手机,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引发他和我对着干。」余天维说。

从这件事中,余天维发现,职业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作为老师,只能以引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而非强行灌输知识或大道理。

在学习法治章节时,余天维会讲一些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可能遭遇的问题——租房可能遇到的陷阱;用工合同签署前应当注意的事项;公司如果拖欠工资或没有购买社保又该怎么做……这些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余天维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学生听得十分认真。

「包括后来我上写作课时,每次上课我都会提出一些奇思妙想,让学生用20分钟左右写上几百字的内容,然后互相点评。」课堂在学生眼里变得越来越有趣,学习兴趣越来越高涨。「我眼中的'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这样简单。」余天维说。

余天维,近年负责学校新媒体矩阵宣传工作

擦亮眼睛,换个角度重新认识学生

两年前,因为学校的行政事务越来越忙碌,余天维不再授课,全身心投入到学校新媒体工作之中。

学校的新媒体工作室,由指导老师和相关专业的学生构成,除了在微信公号上发布学校新闻外,还有抖音号展现学生校园生活和风采。

「这份新媒体工作,给了我零距离接触学生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无论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很多老师都会抱怨学生的学习状态,但学生选的专业不一定由他们自己选择,很多时候是由家长替他选择的,强迫学生在不喜欢的领域下功夫,我们成人都很难做到,又何谈要求学生呢?」

2019年,正在思考如何扩大新媒体工作室规模的余天维,在操场上遇见了一名曾教过的学生,该生是互联网金融专业的,余天维问她是否愿意加入学校的新媒体工作室,该生爽快答应了。此后两年,该生从不懂拍摄、不懂剪辑、不懂无人机的「三无」人员,逐渐成长为工作室的顶梁柱。2022年毕业后,该生并没有从事金融专业,反倒成了一名职业摄影师。

过去的两年,余天维彻底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参与各类活动。「体育赛事里我看到学生表情中的坚毅和不屈,汉服表演中我学习到了审美和礼仪;唱跳Rap展现了学生的青春与活力。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作为老师,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每一次教研活动,余天维都会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教育感想,她希望其他老师能换个角度看待职校生,看一看自己班里的学生到底可以具备哪些专业课堂上看不见的优点……

蓝总在培训时曾告诉我们,'教师是一份甜蜜的事业’,虽然教学常有辛苦,但那种成就感的确很甜蜜。」余天维说。

END


2023年/第207期2023/8月刊
排 | 阎家珲
审 | 周春伦
图 | 受访者供图

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新教师的20条贴心建议
一腔真诚尽付课堂,一身大爱引导人生------惠兴美丽教师记实(二)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老师为什么一定牵着学生走
教学中怎样关注学生
不体罚,不吼叫,老师怎么控制课堂的吵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