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想与神奇:西双版纳散记

土地与名字

正月初四中午,航班准点到达嘎洒机场。

出机场,网约车驶向景洪市澜沧江边的朋友家,一路车行缓慢,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堵,满大街可见川A、黔A的牌照,交通管制有序,多年的旅游热土,城市管理水平在提高,我们这才开始后悔没开车来。

现在,昆明至西双版纳的高速已经开通,如果不堵车,只要七个小时车程,沿途可尽览滇南的风光。

与开出租的小伙子聊起来,他是广西人,娶了当地的傣族姑娘,便落户在版纳。他说,以前在省外打工,现在留在版纳就没了进取心,不想出去挣钱。傣族人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性格影响了他,这大概与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有关。

近几年,周围越来越多的朋友在西双版纳买房。在版纳过冬,已成为内陆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时尚开始于10年前,最早是因为栖居于大理、丽江的文艺界人士,在旅行中发现西双版纳房价出奇的便宜。2006年,北京房价涨到七八千一平米的时候,版纳的房价仅一千多元。

多年前有媒体报道,小说家马原被查出肺部长了一个肿瘤,医生认为必须手术。但他放弃了手术,选择离开上海。他说,“我当时就尝试另外一种想法,看看能不能不治,以不治对抗肿瘤,不吃药,不手术,不放疗,不化疗。”正是这场病,让马原再一次出发,寻找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之所以是“再一次”,马原80年代即成名于旅居西藏时的写作。

马原对付肿瘤的方法来自中医,一位中医名家告诉他,三个月人体的体液会整体换一次,于是马原开始找水质更好的地方。2009年,在考察了海南、福建安溪、武夷山后,他选择了西双版纳。他相信出好茶的地方,一定有好水。西双版纳的勐海县是普洱茶的故乡,天下普洱茶,一半以上产自勐海。

最后,马原隐居在了勐海县南糯山的姑娘寨,慢慢把自己变成一个当地居民。如今的马原65岁,看上去比同龄人年轻10岁。究竟是水质的改变治好了他的肿瘤,还是换了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已无法考证。但西双版纳的确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

西双版纳在古代名为“孟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译为古代汉语是四个字:王道乐土。大约在宋朝的时候,这片土地才逐渐被称为“西双版纳”。

在傣语里,西双意为“十二”,“版纳”意为“千块稻田”。据西双版纳最早的历史文献《泐史》记载,十二个版纳的贡赋单位,是古代傣族王室成员及其家臣食禄的采邑,后来演变为十二个行政区。这相当于日本幕府时代的各藩。

分封制是受华夏文明的影响。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开发西南夷,傣族地区由益州郡管辖。唐朝时,12个傣族部落属于地方政权“南诏国”,后来成为大理国。至公元116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统一了各部落,在景洪一带建立王国,拥护宋朝皇帝为“共主”,成为大宋的藩属国。

饮食与文明

下午我们在曼听公园闲逛,再到大佛寺转悠。

曼听公园是古时的傣家御花园,傣语称为“春欢”,意为“魂灵之园”。园内500多株古铁刀木长势喜人,白塔似出土的鲜笋,被版纳的蓝天衬托得光彩夺目。

以往的经验,我总要逛逛街区的菜市场,以对当地的民风有粗浅的了解。傣家人说话轻言细语,很少与人争执,商家普遍诚信,几乎没有坐地起价的情况。除了旅游区,景洪市区内的物价比内陆略低。

近黄昏,有些饥肠辘辘了。宗藩关系由中国的饮食文明发展而来,亦称“朝贡体系”,其特点是“薄来厚往”。历史上的朝鲜、越南等都是中国的藩属国。

传统中国认为,朝贡体系是一种文明、公平、仁义的国际关系,与炮舰主导下条约关系、殖民关系并称三种主要的国际关系模式。

传统中国总是用饮食来比喻政治,这便是“徕民观”。徕,招揽,慰劳之意。《道德经》言:“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意思是说,要用美食吸引客人,跟别人用嘴讲道理,那是没有意义的。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司马相如等先贤治理西南夷,利用的正是“悦近来远”的王道政治模式,从而让西双版纳等地区自古即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齐其政,不改其俗;兴其教,不改其宜。”如今,西双版纳仍有如此淳朴的民风,保留丰富而独特的民族特色。除了傣族、哈尼族等各族人民的勤劳善良之外,无疑也有中国古圣先贤的一份功劳。

傣家饮食因地制宜,自成一体,菜品多样,虽然也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但远比韩国料理、日本料理更为丰富,比如蒸、包蒸(锁住事物的水分和味道)、炖鸡汤等等。

用菠萝蒸出来的糯米饭是其中的一项杰作,成为当地的特色美食。以前,傣家人的稻田普遍种的是糯米,种大米还是近十多年的事情。

景洪市区的小街小巷遍地都是傣家烧烤,其中经典的莫过于香茅草烤鱼,由澜沧江里养殖的罗非鱼制成,这就是俗称的非洲鲫鱼,20多年前从非洲引入,在中国南方普遍养殖。一条半斤以上的罗非鱼洗净后,从背部辟成两半,让鱼肉平整地摊开,在鱼肉上刷足小米椒、芫荽、野花椒、盐和葱蒜等酱料,最后用香茅草把鱼捆住,打个结,插进两根竹棍固定好,然后在炭火上翻烤一刻钟,即可食用。

香茅草,即《诗经》《左传》里提及的“包茅”。《诗》云“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包茅用于祭祀天地祖先,《左传》记载“楚国主包茅之贡”,意思是说,将香茅草献给周天子以作祭祀用。自地球上一个冰河期后,即两宋之后,中原气候变冷,现在河南一带不再出产香茅草了。

香茅草有天然的柠檬香味,有和胃通气、醒神的功效。与周朝一样,香茅草是傣味的圣物。虽然这里香料众多,但香茅草仍是最出色的那一个,它的香气带着一种甜蜜的气氛。在泰国,它用来泡在水里以做成饮料,而在西双版纳它只是用来做菜。用香茅草烤鱼,烤干的香茅草把气味传递给了鱼,经历火烤之后,鱼肉更能保持一股清新扑鼻的鲜味。

香茅草烤鱼,香茅草有天然的柠檬香味,有和胃通气、醒神的功效

佛寺与大象

景洪市东南角的曼景兰村,原是一个傣族村寨,开发成了一处休闲购物的风味街,村道旁饭馆林立,广场上有当地的歌舞表演。

公元三世纪,自阿育王广传佛法,佛经书写在贝叶纸上传遍了东南亚。而傣族的先民也在贝叶纸上写下了很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诗歌小说,被改编为戏剧、舞蹈。其中,孔雀舞因杨丽萍的演出而广为人知。

而广场上演出的“象脚鼓舞”却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这是傣族地区流行最广的男子舞。在栽秧之后和丰收时节,男人跳“象脚鼓舞”以示庆祝。“象脚鼓”不仅是一种民间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他舞蹈的重要乐器。傣族歌舞与古代中国的雅乐一样,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

象脚鼓舞

夕阳下,曼景兰村里的佛塔闪着金光,傣族每一个村寨都有佛寺,较富有的村寨建有佛塔。傣族的佛寺建筑,以重檐多坡面建筑为主,佛寺呈方形,坐西朝东,屋顶坡面由三层相叠而成,中堂高,南北两侧递减,交错起落,尽显庄严。

进入现代社会,再也不必用贝叶纸传播文明。但这个习惯仍有保留,那就是,在村里的一些树干上、墙体上,往往会挂着一张以傣汉两种语言书写的古老格言,比如“心若简单,世界也如此简单”,再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遍览这些箴言,都是一些提倡温良恭俭让、劝人为善的儒家伦理,而不是来自佛教的出世观念。毕竟,一千多年王风浩荡,就是为了成就一片王道乐土。

佛寺的建筑特点,象征的是佛经里描述的佛国净土:“山河大地皆为佛境,空中有宝幢云缤纷……”而古代中国认为,只要天人感应,“天降甘霖,地涌澧泉,龙腾祥云,凤栖梧桐”的天堂即在人间。

第二天应内子的要求,去了原始森林公园,的确可看见成百上千的孔雀从山谷中飞下来觅食,这是女人和小孩都喜欢的。

作为旅游的传统线路,也去了野象谷。跟多数人一样,我们没有运气看见野生的大象。关于大象,现代人不太知道的是,中国是与大象关系最密切的国度。中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简称豫,豫,在古文里即是放养大象的意思。

北宋初,中原遍地大象,皇宫里有象苑。“象胆”是清肝明目的上等药材,为中国人所重,而其他地方的人更看重象牙。宋人笔记《湘山野录》记载一条象胆的故事:南唐亡,徐铉随李煜入见宋太祖,命为率更令。官至散骑常侍,其博学多才,象苑一只象毙命,取胆不获。徐铉曰:“于前左足求之。”果得。召问铉,对曰:“象胆随四时在足,今方二月,故知之。”

大象的胆在体内因春夏秋冬而变,这是西方解剖学未触及的。

西双版纳野生大象

西双版纳不适合走马观花,应该住下来,融入当地生活,然后开车郊游。第三天,我们与当地朋友一道,开车前往勐海县的高山云海间,拜访一位隐居在曼岗村的哈尼族艺术家阿卡然说三,不巧说三正在为村里的一场婚礼帮忙,这是一位帅气的香港小伙子与哈尼姑娘的婚礼。

婚宴的模式近似川西平原农村流行的九大碗,只是菜品较简陋。居住在山上的哈尼族,不比居住在平坝上的傣族那样富庶。但哈尼族有一个特点却令人难忘,那就是,家家户户门前或屋顶,都悬挂着一面五星红旗。

巧遇一位香港小伙子与哈尼姑娘的婚礼

新教育家

报道关注这个时代的教育家

原创保持教育新闻的原创性,和正在推动中国教育变革的关键人物在一起
专业坚守教育媒体的专业性,善于发现和甄别这个时代有价值的教育人
前瞻关注中国教育未来的走向,深度讨论教育未来多种可能性
启迪站在人类智者的肩上,力求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教育人思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又见版纳》__曼松满古佛寺 (2022-03-23)
腾讯新闻
【专栏作家】小晓:彩云之南之西双版纳
云南西双版纳旅行必去的十大景观!
西双版纳旅游攻略
南行,走向西双版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