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遗忘的荣光,十九世纪学院派名家巡礼:沃尔德米勒

文/长洲散人

介绍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以个人视角记录读画感受。这里是@长洲散人【私人艺术词典】专栏。

奥地利画家费迪南德·格奥尔格·沃尔德米勒(Ferdinand Georg Waldmüller,1793-1865)的绘画真正表现出一位田园诗人的诗情,他的绘画让我们看到风景秀丽的阿尔卑斯山麓醉人的田园风光,朴素的农家生活场景。我以为沃尔德米勒的浪漫是舒伯特式的,抒情之中偶尔带着一丝感伤气息。

1817年,回到维也纳以后,沃尔德米勒开始把创作中心放在肖像画领域。五年以后,他为正在创作《D大调庄严弥撒》的贝多芬画肖像,这幅肖像画一经绘制完成便名满天下,时至今日仍然是很多普通爱乐者心目中贝多芬的形象。我认为在给贝多芬画肖像画的画家中沃尔德米勒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给贝多芬画像时,这位音乐大师已经五十岁了,肖像画中贝多芬手中拿着的乐谱正是《D大调庄严弥撒》,乃贝多芬晚年伟大杰作之一。贝多芬在这幅画完成后的第五年,即1827年,在病痛折磨中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贝多芬画像

沃尔德米勒的风景画是真正的让人感到诗情画意的作品,他对大自然细节的观察,对诗意的捕捉丝毫不亚于贝多芬那首田园交响曲所展示的,风景画也是他最知名的题材。我们在他的风景画中时常可以看到幽默感与戏剧性场景,可能与他曾经作为一名舞台设计师有关。我们知道早在1814年,沃尔德米勒与歌手Katharina Weidner结婚,此后他跟随妻子巡回演出,并一直担任舞台设计师。沃尔德米勒的绘画有着很强的感染力,无论是肖像画还是风景画,都蕴含精确的表达。最重要的一点,他作品中自觉流露出的自然主义观点以及道德化和社会批判倾向,都对后世艺术家们有深刻影响。

身为维也纳美术学院教授的沃尔德米勒却与学院派观点有很多不同,这种不同很快便演变成针锋相对,于是他在1857年被迫退休了。1863年以后维也纳艺术界对他的崇敬与日俱增,1865年他被封为爵士,同年8月在奥地利去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遗忘的荣光,十九世纪学院派名家巡礼:Philip Alexius de László
被遗忘的荣光,十九世纪学院派名家巡礼:John Maler Collier
被遗忘的荣光,十九世纪学院派名家巡礼:Jozef Valerius
被遗忘的荣光,十九世纪学院派名家巡礼:Karl Kiesel
被遗忘的荣光,十九世纪学院派名家巡礼:Charles-Amable Lenoir
被遗忘的荣光,十九世纪学院派名家巡礼:Edouard Bisson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