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中医学“血浊”理论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浊”是血液受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失却其清纯状态,或丧失其运行规律,影响其生理功能,因而扰乱脏腑气机的病理现象。——王新陆

王新陆.论“血浊”与“治未病”[J].天津中医药,2008,25(3):177.

“血浊"理论探讨中医学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认识

1、论诊断,病属血浊,内涵有二

随着血浊理论的不断完善和临床的逐渐引用,较多的现代疾病,特别是代谢性和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与传统中医理论有了新的契合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现代某些疾病与传统中医理论的重新整合,为中医学认识及防治某些现代疾病拓宽了思路或提供了新的方法。

笔者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因血小板持续增多,使血的物质构成发生浑浊,甚或由此诱发血之循行紊乱,其符合“血浊”的两个内涵实质,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应归属于中医学“血浊”范畴。

2、审病因,正气不足,内外合因

王兴臣认为,产生“血浊”的因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外因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或大气污染及有毒秽浊之气侵袭;内因则由惊、怒、优、思之扰,饮食劳倦,酒色无节,损伤正气;内外因相合引起机体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气血失调,血液自清、自洁功能失常而产生血浊。

笔者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作为“血浊”范畴中的一个子病,其诱发因素符合上述一般“血浊”之内外合因之致病特点,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之“血浊”病程中较其他“血浊”更易兼见虚损症状,因此,正气不足在该病发病因素中亦占据重要地位。

3、辨病位,责之脾肾,关乎它脏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景岳全书》曰:“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生化于脾。”肾为先天之本,《诸病源候论》曰:“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中医理论认为,水谷精微、营气、津液、精髓构成了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但津液和营气都源自中焦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所以就化生血液所需的物质基础而言,脾和肾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如脾、肾功能正常,气血化生有源,不易形成血浊;反之,任何因素引起脾之运化失司,统摄无权,或(和)肾之命门真火蒸化无力,则营气不清、津液停聚,化生血液之物质基础失于清纯状态,则易发血浊。

“血浊”为患,首责脾、肾;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位主要在脾肾,然《景岳全书血证论》云:“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输布于肺,施泄于肾。”说明血液的正常化生、储藏和循行也是五脏各自功能相互配合的结果,故临床辨证,亦要兼顾它脏,不可偏废。

4、察病机,气血失调,浊郁内阻

气为构成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气通过升、降、出、人活动,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若气之运动形式或功能失常,则必致脏腑功能紊乱;反之,任何因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则气之运动形式或功能必然受到影响。《不居集》曰:“气血不能相离,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血相依。”《丹溪心法》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脏腑功能紊乱,气失其和,气病及血,气血不和,血之自清、自洁等自调功能被扰,以至血液浑浊不清,甚或由此诱发血的循行紊乱,故发血浊。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浊存于血中,随血流注全身;浊性黏滞,留伏脉道,郁而不去,滞涩不散,清浊相干,易阻气机。亦如《灵枢·阴阳清浊》所言:“浊者其气涅。”

5、观病程,分为三期,表现不同

浊为阴邪,客于血中,血失清纯,待新血又至,复养其脉,脉气复来,气机顺畅。故“血浊”致病,多隐匿出现,早期可无症状,或见轻微乏力、头晕、失眠、健忘、肢体麻木等。若“血浊”日久不去,清浊相干,一则血失濡养,致使乏力、头晕、失眠、健忘、肢体麻木等症进一步加重;二则“浊者其气涩”,气淫则血涩,血淫则血瘀,“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血证论》),痰瘀互结,或形成癥瘕积聚,亦或酿毒化热,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临床可见脾大、血栓形成及出血倾向等表现。“血浊”发展至中后期,随着瘀、痰、湿、毒等病邪不断出现,血浊程度及其临床表现也不断加重,加之在此期间机体正气进一步耗伤,易致阴阳倶损,变证层出,甚或转为坏病。

“血浊”理论为指导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思路及方法

“血浊”存在于脉内,随气血流行无处不到,由于其所影响的脏腑或部位不同,加之病程中瘀、痰、湿、毒等兼夹邪气的性质及转归也不相同,故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病机演变多端,寒热虚实病性常兼;但气血不调、浊郁内阻贯穿疾病的始末,故临证以此为核心病机,确立以调和气血、化浊解郁为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根本大法,同时,针对所犯脏腑或部位,以及所兼夹之病邪,施以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或寒、或热、或寒热并用等治法,常获显效。具体应用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调和气血,以“和”为主

“和”者,《说文解字》曰:“相应也。”《广雅》“谐也。”《广瘟疫论·卷四》则曰:“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逆谓之和。”由此可见,就气血失调而言,凡能够使气血互济互用,不相为害,安行脉中的治疗手段均可视为“和”。故血虚者,补血以“和”;血瘀者,祛瘀以“和”;气虚者,补气以“和”;气滞者,行气以“和”;气血俱虚者,气血并补以“和”;气滞血瘀者,祛瘀行气以“和”;气虚血瘀者,补气化瘀以“和”;气滞血虚者,行气补血以“和”;气不摄血者,益气摄血以“和”。临床应用时,应仔细把握气血不和关键之所在,结合所犯脏腑或部位以及药性归经的不同,灵活选用相应的补血、活血、补气、行气等药物。

2、化浊解郁,重在“浊”字

《金匮要略》曰:“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浊”为有余之邪,与有形之血胶结,随血流注于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皆可引发相应的病变。故治疗血浊,在调和气血的同时,亦当“损其有余”,使浊邪尽去,病势已孤,郁阻自解,气血冲和,则脏腑、百脉得安,诸症皆平。浊邪致病,可分为为瘀浊、痰浊、湿浊、毒浊、血浊、秽浊、溺浊等,诸浊邪亦可相兼为患。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之血则易兼夹瘀浊、痰浊、湿浊和毒浊,故化浊解郁可从痰浊、湿浊、瘀浊和毒浊人手,采取活血化浊、祛痰化浊、利湿化浊、解毒化浊等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时,宜详辨所兼夹浊邪之性质,结合所犯脏腑或部位以及药性归经的不同,选用相应的化浊药物。

3、标本缓急,补泻兼施

“标”与“本”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若从发病的因果关系来讲,则“因”为“本”,“果”为“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以“正虚”为本,以“浊实”为标。鉴于该病本虚标实之病理特点,治疗宜以补泻兼施为大法,但在病情演变过程中,由于邪正盛衰程度和患者体质强弱有所不同,临证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或补虚兼以泻浊、或泻浊兼以补虚、或补泻并重等治疗手段。但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泻此即补彼,补此即泻彼”(《医碥》),“补”与“泻”也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故临证时,遣药应尽量精炼,补泻宜灵活、适度,切忌盲补、盲泻,以免敛邪或伤及正气;另一方面,出血兼脾大、或有血栓形成时,治疗极为棘手,此时应结合舌、脉、症,细察各自发病之由来,可分别采取调气、宁血、化痰诸法,除非特殊情况,勿盲目施以收敛止血或破血逐瘀之法,以免加重病情。

4、衷中参西,各取所长

站在生命科学的角度来看,中医学与西医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是一致的,两种医学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就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而言,首先,在明确症状及体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先进的检测手段,通过血液、骨髓等实验室检査尽早明确诊断或判断前期治疗效果;其次,在此基础上以血浊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最后,在坚持以中医治“本”的同时,兼收某些西药以治其“标急”,对于尽快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之,只要明确中西医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之所在,扬长避短,并将二者巧妙结合,方能拟定出更好的治疗方案,不至使治疗陷入被动地位。

讨论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系骨髓增生性疾病,病因至今未明。临床以血小板持续增多,伴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血栓形成、脾脏肿大及白细胞增多为特征。中医学虽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之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特征,常将其归属于“血瘀”、“血证”、“虚劳”、“积聚”范畴。目前,现代医学已对该病有了明确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而且马利兰或羟基脲等西药短期治疗效果较好,所以该病一且被确诊,临床医师易过分地依赖西药,往往忽略中医辨证论治,以至于缺乏大量病例进行中医疗效观察,致使中医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认识及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

 来源:《中医研究》2011年4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田从豁教授临床常用穴方总结
邓铁涛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症医案
石学敏院士“司气海,调血压”针刺技术浅析
中医基础——实用中医学基础理论1(献给喜欢中医并且刚刚入门)
血气形志的有余和不足-倪海厦《黄帝内经》第六十二篇调经论(62.2)
标幽小筑之谈针论气 | 经典研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