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学生头疼的文言文怎么学?语文特级教师为你支招!


中学生语文学习有这样的戏言:“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文言文被列为首怕,可见绝大部分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感到恐惧与排斥。


文言文为什么会成为中学生的第一怕?

文言文又要怎么学呢?


语文特级教师陈金华认为学好文言文要做到四步阅读、内外兼修。

我们来一起看看,学好文言文的两大妙招吧!


为啥学生都怕学古文?

 

语言凝练,言简意丰,文质兼美,可读性强的文言文怎么会成为中学生的第一怕?从归因角度分析,主要原因不外乎三点。


一是文章古奥难懂,让人心生畏惧。文言文语言与实际使用的现代语言差别大,词语生僻古奥,句子艰深佶屈,典章制度、官职名称名目繁多,句意艰涩难懂……有学生甚至说文言文是第二外语,在学习中难以找到简捷而有效的规律,觉得很难掌握,甚至比第二外语还难,于是对文言文心生抵触与畏惧,望而却步。


二是文言文教学中老师包办代替多,思维碰撞少,效率低下,让人了无兴趣。现在许多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仍是老师讲得多,学生被动,费时多,效率低。一篇文言文教学下来,老师汗流浃背,唇焦舌燥,学生昏昏欲睡,了无意趣。


三是缺乏有效的课外文言文迁移阅读,缺乏必要的文言文课外阅读实践与积淀,基础薄弱,导致文言文学习的深入难以持续。

 

古文学习妙招一:文言文四步阅读法


要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需要做到内外兼修。


所谓四步阅读,主要是指课本文言文学习的四个主要学习过程,分别是读顺、读通、读懂、读透,强调课内文言文经典篇目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的学习路径,每一过程阶段各有侧重,又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1.读顺:正字音,明节奏


这一步,目的在一“顺”字,主要学习形式是朗读。文言文学习中读准字音,准确把握朗朗节奏的重要性,已不必多言。但在实际学习中,要做到不让“读顺”这一步成为鸡肋,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并注意突出每一读的侧重点,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从而达到不为读而读,不简单重复的读,在每读后可以关注老师教学中有效的点拨提示,做到在每读中各有收获。如在学习《岳阳楼记》中,可采取一读(自由朗读)正字音,二读(听示范读)知节奏,三读(比较竞读)强化字音节奏等各有侧重的朗读形式。要指出的是,“读顺”,重点是正字音,明节奏,而非悟情怀与探思想,所以这一环节就要求自己能读出作者在文中渗透的情感之类的要求,实为过高要求,不可取。

 

2.读通:通文意,重积累


文言文的读通,不能逾越了生僻古奥的字词,不能漠视了艰涩难懂的文句,在对文意尚未明了,内容几无把握的情况下,“长驱直入”到诸如文脉梳理、形象分析、情感探究等深层次学习上,表面上看“高大上”,实质上是海市蜃楼。文言文学习要读通原文意,需要舍得花必要的时间。根据单元提示中的学习目标进行自主的主动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不是被动等待老师的讲解。可结合课本注释理解,可借助手上的参考书,可求教同学或老师,落实文句翻译,弄清文章意思;然后并根据自己文言文积累的情况,进行词语、句式等梳理积淀,并注意在自读中梳理问题,适当时候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为强化积累效果,可以采用“练”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文意与积累加以检测,以突破学习难点,落实课堂重点。比如在学习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的“读通”环节,可根据单元提示明晰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依托课本注释及利用可用资料,对文章意思进行单独或合作疏通,积累文言文字词“贰”“军”“缒”“焉”“以为”“行李”“亡”“阙”“盟”“微”“其”等,然后通过自我或同学间的口头测试等,抽查自己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分类抽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学练结合,效果会较好。

 

3.读懂:味情感,悟主旨


读懂,不是指文意层面的“懂”,而是指深入文章情感或志趣,体会文章意旨把握文章写作目的。在味情感,悟主旨的教学环节上,因为限于阅读眼界与能力,较难独立做到全面、准确、深入,所以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大胆地跟老师对话,与同学合作、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学习张岱《湖心亭看雪》时,要弄清作者写文章时其实是清朝,为什么要开头时间却依然用明朝的崇祯年号记录时间的深意,生生之间的“头脑风暴”可能会有所收获,但适时向老师质疑与对话应该会得到更清晰解答与阐释:

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明示作品是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作者的家乡在山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作者心中深含故地之思是自然之事;作者“明亡后不仕”,即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事实上,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等。

而类似这些情感意旨方面的理解,是阅读文言文重要的内容。 

 

4.读透:探技法,究表达


明白了“写什么”“为什么写”,弄明白“怎么写”,是文言文阅读水到渠成的事。文言文阅读中的“读透”,就重在探寻文章的表现手法及其在文中的艺术效果与价值,这实质是探究“怎么写”的问题。如学习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文,在探究文章“怎么写”时,不仅要研究明了文章采用“前后呼应,重视布局”和“叙议结合,即事明理”的构思与表达技巧,还要探明该手法在文中的艺术效果,特别是要探明王安石本文为何与一般写景抒情的游记不同的背后,有哪些个人因素及社会因素使然。如此,方能读一文,知一人,读一文,知当世,并将一文之点连成类文之线,进而连成社会之面。


古文学习妙招二:内外兼修,课外文言文的拓展阅读

 

内外兼修通常指人从内外两个层面对修养进行全面提升,在此借用则是指在中学生文言文学习上,要做到课内与课外同时兼顾,并将课内文言文四步阅读的方法与路径,迁移到课外文言文的自主阅读上,形成阅读自动化,丰富自己的阅读积淀,在广度与深度上作必要的拓展。

  

1.多读课外文言文,不为应试而读

 

有同学可能会说:我们在完成各学科学习任务后,能扎扎实实学好教材上的文言文篇目就不错了,哪有时间又哪有必要去进行课外的文言文阅读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从最功利的角度说,现如今中考文言文阅读素材基本上是课外文言短文,高考言文阅读素材则清一色是经、史、子、集中的经典作品,挤出时间多阅读承载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文言文作品,对应考是裨益多多的事。

 

反之,在学习了课内经典篇目后,如没有一定数量的课外文言文迁移阅读经验和积淀,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只会局限于应试场境下的“做题式”阅读,缺乏必要的拓展与个性化的思考,缺乏符合自我兴趣的升华与提炼,素养与能力均难真正提高。更何况,多读经、史、子、集中经典文言文作品,辅之以课内四步阅读的方法路径,打下了坚实的文言文地基后,可以在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及历史等不同层面全面提升,又何乐而不为呢?

 

2.怎么做?有目的有主题的拓展型阅读


可以依作品人物、事件、作者,或某一主题进行由内而外的适当拓展。


举个例子来说吧。《史记·项羽本纪》的精华在“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三个内容,中学将“鸿门之宴”“垓下之围”选入教材,在学习了编选入教材的两个精华内容后,而不将《项羽本纪》全文进行拓展或迁移阅读,就不会了解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神威及年轻的项羽所达到的巅峰,就不会了解司马迁对项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的推崇,亦不了解司马迁对项羽自矜功伐,五年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不自责而推之于“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的惋惜与悲叹!如可再拓展到《高祖本纪》,对比阅读,收获会更多。——无疑,不拓展不迁移课外,文言文的学习囿于教材的天地,阅读视野是狭窄的,人物认识可能是片面的,历史视角可能是单一的,思考与分析就难以做到全面而辩证,深度与广度必然受影响。


又如读《吴越春秋》,除了能帮助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训练阅读理解作品内容与人物的能力外,我们还可以发现:从记史角度说,它是史书,但从它记载的内容与格调来说,所记之史又不同于严谨的史家实录,更似介于史家与小说家之间的作品,读来生动有情趣。再具体点,《吴越春秋》与《史记》都记载了齐将要伐鲁的危急关头,子贡出使齐、吴、越、晋等国,使势相破而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之事,但《吴越春秋·夫差内传》所记子贡之使,是放在吴越争雄与吴晋争强的背景中,重点是为揭示吴国由强而弱并最终被越国击败的历史轨迹而服务的,叙述语言更曲折生动,有恢弘的历史感,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是合传,重点在叙述孔子弟子之事之行之才上,其中子贡部分的焦点在子贡出使中的利舌口辩与纵横捭阖,鲜明体现出《史记》叙事流畅,用语简洁,叙后有评,评中有据的信史特点,同时有效突出了子贡连横合纵般救鲁于水火之中,并在存鲁之时,最终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卓越之才。两相比照,则不同史观与立场之下的人物、事件、史实,以及艺术手法等,都会有新发现。


再如,课内学习了苏轼的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等,拓展读读《东坡志林》,你会更全面地了解到东坡的学养、思想、世界观,立体化地认识东坡:读《游沙湖》,你会知晓东坡逆境中“休将白发唱黄鸡”之精神可贵;读《记游松江》,你会触摸到东坡在七年之后,朋辈物故而“追思曩时,真一梦耳”的悲怆;读《儋耳夜书》,你会体会到东坡没有摆脱患得患失,不能超然物外的自笑自嘲……这些拓展性认识,对人物性格与思想的把握无疑有很强的补充与深化作用。

 

3、四步阅读和内外兼修缺一不可


文言文四步阅读和内外兼修,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割裂。四步阅读的方法与路径适用于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深入,内外兼修则强调内外打通,在阅读视野,思考广度与深度等方面有所提升,而后又反哺课内文言文的学习与认识。

 


本文作者:陈金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小升初考试明确暑假文言文学习方向
95页!最全高考状元文言文笔记,高中三年学好古文,一份就够了
小学课内必背文言文13篇,清北学霸直言:小学不提前背诵小古文,中
中考语文常考24篇课内文言文梳理
初中语文特级老师熬夜整理:7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全解,太全了,替孩子收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