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眩晕,胸闷痛案

王秀某,女,71,主诉:头晕,

2019年5月19日初诊:

躺着不晕,起则头眩,口干舌燥,口不渴,口苦,潮热汗出,无恶寒,胃口好,眠可,二便正常。

处方:太子参15克,黄芩10克,麦冬10克,天冬10克,葛根20克,石斛15克,生地15克,枳壳10克,茵陈10克,天麻10克,菊花10克,钩藤20克,甘草6克,

五剂日一剂,早晚分服

二诊:9月30日

询问上次眩晕五剂治愈。心慌,偶尔胸痛,走路气急,气不够用。口不干,口不渴,偶尔口苦,无汗,无恶寒,胃口好,眠可,便溏日二三次,小便正常。

处方: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黄芩10克,枳壳6克,竹茹10克,丹参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扁豆10克,车前子10克,陈皮6克,炙甘草5克,

五剂日一剂,

三诊:10月28日。气短胸闷,胸痛大为好转,但是口苦仍然便溏。

小柴胡四君子之意加减:

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丹参15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薏米20克,扁豆10克,车前子10克,陈皮6克,炙甘草5克,生姜10克,大枣3枚。


七剂日一剂,

按:本案初诊考虑气阴不足肝肾阴亏风阳上亢,以甘露饮加太子参钩藤等正好符合病机,奏效。二诊相隔接近四个月,又来,以乏力为主,再以生脉饮温胆汤之意,益气养阴化痰湿,奏效。三诊突出口苦便溏,改小柴胡和参苓白术散之意。此所谓随证治之,谨遵仲景之意而奏效。

甘露饮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由黄芩,茵陈,清热祛湿,麦冬天冬石斛生地熟地滋阴,枳壳枇杷叶降气等组成,可以治疗阴虚湿热的良方。我分析麦冬石斛侧重养肺胃之阴,天冬熟地生地侧重肝肾之阴,黄芩茵陈去脾胃之湿热,枳壳枇杷叶降肺胃。

其原治治丈夫、妇人、小儿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睑垂重,常欲合闭,或即饥烦,不欲饮食,及赤目肿痛,不任凉药,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疹已发、未发,皆可服之。又疗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或醉饱房劳,湿热相搏,致生疸病,身面皆黄,肢体微肿,胸满气短,大便不调,小便黄涩,或时身热,并皆治之。

一诊在此基础加太子参增强益气养阴之力,再加葛根通太阳经络,钩藤天麻菊花平肝熄风,药后效果良好 。

二诊乏力气急,苔腻裂纹,考虑气阴不足,痰湿瘀血内阻胸部,以生脉饮益气养阴,温胆汤化痰湿,开胸理气,山药扁豆茯苓车前子等健脾祛湿,黄芩清热,达到预期效果。

温胆汤能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惊悸不宁,癫痫等。后世不少加减法,比如加黄连,黄连温胆汤,加钩藤寄生变成桑勾温胆汤,龙牡温胆汤,,,,,

三诊口苦便溏,少阳太阴明显,小柴胡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调达三焦舒肝和胃,健脾祛湿不伤阴。期望进一步获得巩固疗效。

参苓白术散方中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汤)平补脾胃之气,为主药。以白扁豆、薏苡仁、山药之甘淡,莲子之甘涩,助白术既可健脾,又可渗湿而止泻,为辅药。以砂仁芳香醒脾,促中州运化,通上下气机,吐泻可止,为佐药。桔梗为太阴肺经的引经药,入方,如舟车载药上行,达上焦以益肺气。此方对证而兼见肺气虚弱,久咳痰多者,亦颇为相宜,为培土生金之法。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廉方临证传薪录》之肝胆病论治经验
医学见能
老院长分享行医偏方
沈凤阁医案(二)
【胆结石】
《医学传灯》----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