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者即将归来:血制品
[巴菲特读书会第436篇原创]
往期链接:行业研报:血制品行业,龙头之外,我们还应该多想想未来
巴菲特读书会在最早期就写了一篇关于血制品行业的研报,也采访了百特的老总,对血制品行业也有了相关的了解。近期又听见了短缺的声音,感觉行业短期似乎会有“量价起升”的机会。

血液制品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液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血液中含有血细胞 44%、血浆55%和白细胞和血小板1%,血浆中大部分为水(91%),仅有小部分体积为血浆蛋白(7%)。血浆蛋白中血蛋白占据 60%体积,其余依次为其他蛋白(24%)、免疫球蛋白(15%)和凝血因子(1%)血制品应用范围广泛,在危重症医学、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

一.关注逻辑

三个维度看血制品行业:一是浆站和浆量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浆站只是美国的三分之一,每千人的供浆量只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浆站审批在十四五期间会有加速;二是从价格方面看,涨价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受到国内、外疫情影响,血制品库存已经见底,但是需求还在不断增长;三、行业的整合和研发创新。

首先看需求端和供给端两方面。

1、需求端

1)国内血浆需求量超过14000吨,但采浆总量只有9100吨,原料血浆远不能满足我国血液制品需求用量。有关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总体采浆量为9100吨左右,同比增长5.81%,采浆量增速进一步放缓2011-2019年采浆量CAGR超过11%,与2019年相比,2020 年国内血浆采集总量下降了8.8%,主要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响,为了疫情防控需要和减少新采集的血浆遭到污染的可能性,浆站应国家要求停工停产了一段时间,使得总采浆量较去年有所下降。扣除这一特殊原因,在2019年我国实际血浆需求量超过14000吨,我国原料血浆远不能满足我国血液制品需求用量。据悉,2019年,进口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占了国内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总量的60%左右。

2011-2020 年中国总采浆量

由此可见,需求端的用量远远没有能够得到满足,再加上此次疫情,部分产品需求更旺盛了。根据钟南山院士发表的研究数据,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了静丙,整体比例达到13.1%,非重症患者的比例是9.3%,而重症患者则有33.5%使用了静丙。由于本次疫情尚无特效药,因此静丙成为了患者抗感染、免疫调节的重要临床用药之一。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对于重型、危重型病例治疗中建议,儿童重型、危重型病例可酌情考虑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健康人静脉血则是丙种球蛋白制剂的主要来源。

2)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血制品消费结构存差距,未来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成主要驱动力。据MRB(世界血浆蛋白治疗协会PPTA旗下)数据,2016全球血制品消费排名前三分别为静丙41%、凝血因子18%、白蛋白15%2020年国内血制品消费排名前三分别为白蛋白59%、静丙21%、凝血因子7%欧美发达国家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的平均消费量远远高于我国,未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将成为行业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3)血制品医保目录进一步扩容,需求将持续扩大。2009版医保目录中血制品适应症较少,使用范围小,血液制品品种在2017年版医保药品目录中进一步扩容,部分产品医保使用的限制范围进一步扩大,市场潜力逐步挖掘,产品需求连年递增,未来适应症及医保范围有望持续扩大。

中国 2009、2017、2019、2020版医保目录血制品产品适应症变动情况

4)国内血制品人均消耗量低从人均使用量情况来看,我国居民人均血液制品用量远低于国际水平,人血白蛋白人均年消耗小于0.1g,免疫球蛋白人均年消耗小于0.01g,预计随着后续各个厂家加大学术推广教育,人均血制品使用量未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医疗保证水平提高、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血液制品临床需求将不断增加,供需缺口在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

2、供给端

1)政策监管严格,有资格开设新的单采血浆站只有九家。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从原料血浆采集、生产、销售到进口等众多环节均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2001年后禁止新公司准入血制品行业,现有企业如果想设立新的单采血浆站,需要满足其注册的血液制品不少于6个品种(承担国家计划免疫任务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不少于5个品种)的条件,且需同时包含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制品,同时要求所属单采血浆站在 3 年内未能达到年采集量不少于30吨要求的血制品生产单位,不得新增设置单采血浆站。按照规定,我国仅有9家企业具备新设单采浆站的资质。

2)“十二五”期间采浆量倍增,“十三五”规划期间,新批浆站有限。“十四五”期间预计将显著放开。

从 2011 年开始,我国陆续颁布相关政策,提升国内的采浆量水平,2011年国家卫生部提出了“倍增”计划,要在未来五年之内,将国内采浆总量提升一倍,在“倍增”计划推动下,各地区兴建血站及单采血浆站,鼓励民众献血,2011到2016年,全国的单采血浆站数量从146个增加至226个,年复合增长率为11.5%,国内总采浆量从3858吨提升至7100吨基本实现“倍增”计划。

“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加强采供血机构管理,推进采供血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各省份新增浆站数量控制在个位数以内,但整体而言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内新批采浆站数量较为有限。

目前国家对生物安全较为重视,预计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对采浆站的建设将显著放开,如云南省卫健委已经公布《云南省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2020—2023)(征求意见稿)》,拟在前期规划4个县试点的基础上,在全省规划新增设置20个单采血浆站,累计设置24个,我们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省份披露新建采浆站计划,未来行业采浆量增速有望提速。

3)近年来国内血液制品的价格整体呈上升态势

人纤维蛋白原 PCC(200IU)从 2015 年的平均中标价456.2元/瓶,上涨至2020年的平均中标价929.1元/瓶,由于免疫球蛋白类产品制备难度大,其价格一般高于人血白蛋白,2015-2020年,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中标价在600元/瓶左右,高于人血白蛋白(10g)和人凝血因子 VIII(200IU)中标价。

4)国内居民供浆意识不强,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实现自给自足前路漫漫。

从人均采浆量来看,国内居民供浆意识不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人口约为14亿。据此测算,我国每千人献浆量约为6.3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标准,献浆量需达到10升/每千人能够实现人血白蛋白自给自足,40升/每千人能够实现静丙自给自足。2017年美国全国采浆量约为3000万升,2017美国人口约为3.25亿,每千人献浆量约为92升。我国采浆量目前仅达到WHO建议标准的63%,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未来发展空间大。

5)单采血浆站数量约为美国站点数量的一半。

从浆站数量来看,就已有站点而言,我国单采血浆站数量约为美国站点数量的一半。就新增站点而言,由于国家对新设站点严加管控,新设站点权利又掌握在少数血制品企业手中,由于政策限制等原因,近几年国内单采血浆站点数增速放缓,2018年国内单采血浆站点数约为253个,2019 年仅有小幅增长。

6)海外疫情持续,最大浆源国采浆遭受冲击,进口人血白蛋白供给或出现短缺。

2020年海外疫情大爆发,虽然美国政府并未出台针对单采血浆站的强制政策,但新冠疫情仍重创美国采浆工作。国际血液制品龙头CSL首席执行官PaulPerreault表示:虽然CSL在美采浆站没有被强制休业,但由于各地方政策不同,许多献浆者对当地规定感到困惑,使献浆意愿降低。另一方面,一些社交距离政策导致了更长的排队、献浆时间,对献浆意愿雪上加霜。同时,CSL表示2020年4-6月份,公司采浆量降幅超过25%。高盛预测CSL美国2020年全年采浆量预计下滑30%。美国另一研究机构Jefferies预测,CSLBehring 2020年下半年采浆量同比下滑15%,另一大血液制品巨头Grifols 2020年下半年采浆量将下滑28%。

最大浆源国采浆遭受冲击,对中国也将产生影响,那是因为国内人血白蛋白的供给中有约60%来自于进口人血白蛋白,并且这一比例正在逐年上升。2016年进口白蛋白占比为54.38%,2020年占比已超过60%。由于批签发和库存延迟了采浆量下降的影响,海外血制品则会在2021年面临供给不足的问题,届时国产人血白蛋白厂商有机会竞争更大的市场蛋糕。

二.核心竞争力-浆站和采浆量

血制品行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浆站和采浆量。

我国血制品公司两项指标上哪家最强呢?直接上数据。

天坛生物截至2020年底,在营单采血浆站(含分站)数量达 55 家,其中:年内新开业浆站3家,分别为君山浆站岳阳分站、临高浆站、永昌浆站。公司浆站数量居行业首位,公司持续加大血源拓展力度,成立了专门拓展团队,积极推进新设浆站审批工作, 新浆站获取能力强,采浆量及浆站量有望持续提升。(备注:2019年在全国 13 个省/自治区单采血浆站(含分站)数量达到 58 家,其中在营浆站 52 家)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下,公司血浆采集量1713.51吨,同比增加7.49吨,增幅0.44%。

上海莱士,截至2020年底,上海莱士及下属子公司、孙公司拥有单采血浆站41家(含分站1家),采浆范围涵盖广西、湖南、海南、陕西、安徽、广东、内蒙、浙江、湖北、江西、山东 11 个省(自治区),浆站数量、分布区域及全年采浆量行业位居前列。2020年公司全年采浆量1200余吨。

华兰生物2020年度公司下属单采血浆站血浆采集量为1000多吨,采浆量与2019年基本持平。

博雅生物,2020年获批新设屯昌浆站,单采血浆站增至13个,采浆量约 378 吨,同比增长 1.61%。

派林生物内生式增长方面,广东双林拥有13个单采血浆站,已在采浆站11个,2个建设完成等待验收;外延式扩张方面,公司通过战略重组派斯菲科及与新疆德源进行战略合作,派斯菲科拥有10家在采单采血浆站及9家获得批文待建单采血浆站,新疆德源将下属5个浆站委托设置给广东双林,公司浆站数量快速增加,全部加加起来共37个单采血浆站,未来公司采浆量有望突破千吨级,快速跻身血液制品行业第一梯队。

卫光生物,拥有8个单采血浆公司,平果卫光采浆量超120吨。

从浆站和采浆量上看,天坛生物无疑是最强者。派林生物虽然重组之后浆站上来了,但是采浆量数据还没有看到,和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还是有差距的。

三.基本面数据对比(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

天坛生物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发展而来,于1998年上市,主营血液制品的研发与销售,是中国最早进行血液制品工业化生产的企业之一。国药集团为公司实际控股人,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下辖 5 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成都蓉生、上海血制、武汉血制、兰州血制和贵州血制,目前共计拥有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等3大类产品,14个品种,目前生产规模设计产能可达 2000 吨以上。公司覆盖终端数量保持国内领先,且覆盖范围广泛,覆盖终端总数达25988家,已基本实现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各省市地区的重点终端。

上海莱士成立于1988年,是亚洲知名的血液制品企业。打造了涵盖血液制品人血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类别的11项产品,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凝血因子VIII、冻干人凝血酶、人纤维蛋白原、外用冻干人纤维蛋白粘合剂。

华兰生物成立于 1992 年,是从事血液制品研发和生产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首家通过血液制品行业GMP认证。公司业务包括血液制品业务、疫苗制品、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三类业务,其中血液制品有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凝血因子Ⅷ、人纤维蛋白原、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11个品种(34个规格),是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中血浆综合利用率较高、品种较多、规格较全的企业之一。

1、业绩对比

天坛生物2017年完成资产重组后,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34.46亿元,同比增长4.99%;净利润6.39亿元,同比增长4.57%;扣非净利润6.24亿元,同比增长2.36%。

上海莱士2020年实现营收27.62亿元,同比增长6.84%;净利润13.24亿元,同比增长117.75%;扣非净利润13.17亿元,同比增长120.75%。

华兰生物2020年实现营收50.23亿元,同比增长35.76%;净利润16.13亿元,同比增长25.69%;扣非净利润14.78亿元,同比增长28.83%。

从业绩上看,华兰生物最好,增速走势也是比较好的,这和公司有疫苗业务相关,疫苗业务占比达48.19%。天坛生物营收虽然比上海莱士高,但是净利润就比上海莱士低很多,且是3家中最低的。

上海莱士业绩增速如此之好公司的解释为:2020年度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趋势良好,血液制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增长,各项期间费用和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均较上一年减少;2020年度公司享有自GDS股权过户后按投资比例45%计算的投资收益,是年度业绩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

天坛生物业绩增速慢是因为疫情带来的停工及复工后防控限制等,影响采浆工作及生产工期安排,带来采浆成本、单位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公司加强营销终端投入等原因,使公司利润增幅受到影响。

2、盈利能力对比

先看毛利率指标,该指标最高的是华兰生物,2020年达到72.7%,其中血制品的毛利率为57.12%,疫苗毛利率为89.52%。上海莱士的毛利率走势呈下降趋势,主要受采浆量的影响,但毛利率还是高于天坛生物,是其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比较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毛利率为60.72%)占2020年营收的32.77%。天坛生物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49%,还是要向其他家学习,提升高毛利率产品占比。

再看净利率,天坛生物完成资产重组后,净利率走势稳中有升,但还是低于其他两家。上海莱士从2018年底部快速爬升,2020年净利率为最高,达到了47.75%,希望能够继续保持住。华兰生物是三家中净利率走势最稳健的,常年保持在35%左右。

从整体的盈利能力来看,华兰生物很稳,上海莱士在提升,天坛生物略逊一筹。

3、控费能力对比

销售费用率指标上看,华兰生物呈上升趋势,主要系本期销售收入增加,相应推广咨询费增加所致。天坛生物和上海莱士该指标在2020年时很接近,但是只有上海莱士销售费用率是往下走的。

管理费用率指标上看,主要看2018年之后的,之前的管理费用中包含了研发费用,从2018年之后都拿出来单列了。上海莱士呈下降趋势,2020年达11.86%,但还是高于其他两家。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从2018年后管理费用率都比较平稳,华兰略低于天坛。

最后看财务费用率,降幅最大的是上海莱士。天坛生物近年来也呈下降趋势。华兰生物相对稳定。

综合来看,天坛生物期间费用率为13.8%,是三家中最低的,控费能力不错;上海莱士期间费用率为17.91%,是同比降幅最大的,控费能力在提升;华兰生物期间费用率为26.22%,同比略有增长,需加强自身控费能力。

4、偿债能力对比

1)资产负债率

该指标上,在2020年时,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差不多,都在20%左右,没有超过我们设定的红线(<60%)。上海莱士资产负债率最低,且连年下降中,棒棒哒!

2)有息负债率

该指标中,天坛生物是最高的,有息负债率达10%,而反观上海莱士,可以说基本没有什么有息负债率,很健康。华兰生物从2020年才开始有有息负债率,但很低,不用过分担忧。

在偿债能力上,三家公司都没有什么大问题,偿债能力都是不错的,最好的是上海莱士。

5、研发能力对比

天坛生物2020年研发投入2.39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为1.2亿元,同比增加 1.01%,占营收比例为3.48%。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重点项目研发进度,成都蓉生的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获得药品注册证书;成都蓉生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10%)(层析法)、静注巨细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人纤维蛋白原和兰州血制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均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成都蓉生的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申报临床并获得受理,其他研发课题在有序推进中。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技术创新,注重专利申报,获授权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

上海莱士2020年研发投入1.3亿元,且全部费用化,占营收比例为4.7%。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都有研发相关上的进展。

上海莱士: 

(1)IVIG 工艺改进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得率,目前正在连续中试。

(2)活化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研制:改善血友病抑制物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血浆资源综合利用率,丰富公司生产线,目前已准备进入临床前研究。

(3)肌注乙肝人免疫球蛋白的研制:丰富公司生产线,2021 年进行注册申报批次的生产。

同路生物:

(1)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研制:丰富公司产品线,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目前已注册报产,通过生产现场检查。

(2)人纤维蛋白原色谱层析工艺研究:提高产品质量,丰富公司产品线,目前已完成中试生产,病毒灭活验证中。

(3)静注巨细胞人免疫球蛋白(pH4)研究:提高公司创新能力,按新药进行研究,目前已完成前期筛浆工作,进行中试生产。

(4)冻干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pH4)产业化研究:丰富公司产品种类,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已完成临床试验研究,注册报产中,待生产现场检查。

(5)人凝血因子Ⅷ放大规模工艺变更: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血浆利用率,目前注册报产中。

郑州莱士:

(1)人血白蛋白工艺优化:提高产品质量,目前正处在工艺变更注册申报中。

(2)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工艺优化:提高产品质量,目前正处在工艺变更注册申报中。

(3)人凝血因子 VIII 的研制:提高血浆的综合利用率,丰富公司生产线,目前已进入中试研究阶段。

(4)人纤维蛋白原的研制:提高血浆的综合利用率,丰富公司生产线,目前已进入中试研究阶段。

(5)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研制:提高血浆的综合利用率,丰富公司生产线,目前已准备进行中试研究。

(6)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的研制:丰富公司生产线,目前正进行所需特免浆的采集及注册申报批次产品的生产。

(7)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研制:丰富公司生产线,目前正进行所需特免浆的采集及注册申报批次产品的生产。

浙江海康:

(1)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产品开发:丰富公司产品种类,目前正在开展血浆免疫研究工作。

(2)人血白蛋白工艺技术和质量持续性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目前开展人血白蛋白枸橼酸钠和铝残留量项目研究。

(3) 免疫球蛋白类产品工艺技术和质量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目前开展工艺稳定优化、ACA检测影响因素、效价检测方法、效期延长等项目。

(4)冷沉淀调拨和相关质量研究:开展增加冷沉淀离心和 PCC 凝胶吸附工艺变更,为凝血因子类产品开发打下基础。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艺变更的沟通工作。

华兰生物2020年研发投入2.19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为2.13亿元,营收比例为4.24%。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的新工艺人纤维蛋白原和层析工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取得《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进一步提高了产品收率和产品质量;重庆公司研发的人凝血因子Ⅷ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已完成临床研究工作并已申报生产。

从研发能力上看,上海莱士相对较强。

6、运营能力对比

1)资产周转率

在资产周转率指标上,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比较好,两家公司交替上升,上海莱士相对较差,常见一直在底部。

2)存货周转天数

2017 年,国家实行“两票制”政策,血制品企业受“两票制”影响,销售方式也逐渐由经销转向学术推广。各血制品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在2018年左右见顶后开始回落,天坛生物有所上升是资产重组,这两年相对平稳。上海莱士和华兰生物都在回落,但是上海莱士存货周转天数还是三家中最高的。

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近几年企稳,三家公司都在缩短。其中天坛生物可以说是没有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非常强。华兰生物是比较平稳的,没有起伏。上海莱士降幅比较大,望能继续保持。

从运营能力指标上看,天坛生物比较优秀。

7、杜邦分析

天坛生物2020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5.11%,同比略有下降,主要是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同比有所下滑。

上海莱士2020年净资产收益率为7.23%,同比增长1.79个百分点,主要是销售净利率同比大幅增长。

华兰生物2020年净资产收益率为22.93%,同比略有增长,主要是总资产周转率同比上涨了。

从长期来看,ROE指标上华兰生物相对较好,常年稳定在20%以上。天坛生物也不错,指标一直在15%以上。相对比较差的就是上海莱士,但是有上涨趋势,如果其资产周转率能和其他两家相当的话,ROE不会差。

8、现金流对比

三家公司中,上海莱士的现金流相对比较充沛,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相对较差点。

9、估值对比

天坛生物目前总市值为520亿元,PE(TTM)为78.93,处于中位区;PS(TTM)为14.7,处于高位区。

上海莱士目前总市值为492亿元,PE(TTM)为34.24,处于中位区;PS(TTM)为17.09,处于低位区。

华兰生物目前总市值为669亿元,PE(TTM)为41.33,处于中位区;PS(TTM)为13.46,处于低位区。

四.总结

从上面的基本面数据对比来看,

在业绩走势上,华兰生物最好,增速也是比较好的;

盈利能力上,华兰生物很稳,上海莱士在提升,天坛生物略逊一筹;

控费能力上,期间费用率是天坛生物最低;

偿债能力上,最好的是上海莱士;

研发能力上,上海莱士相对较强;

运营能力上,天坛生物比较优秀;

净资产收益率上,华兰生物常年比较好;

现金流指标上,上海莱士比较充沛。

天坛生物浆站和采浆量最高的企业,公司及所属血制公司依托国药集团与各地战略合作背景,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支持。长期以来“蓉生”牌系列血液制品在中国血液制品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曾被卫生部誉为“血液制品典范”,赢得了极高的市场美誉度;上海血制“上生”品牌是上海市著名商标,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一带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武汉血制“武生”产品在中南地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份有较高认可度;兰州血制“兰生”品牌在西北地区、河南、广东、广西等省份具有较高认可度;贵州血制“卫士”牌静丙、白蛋白多次被评为名牌产品,在华东华南华中等地区有较高的认知度。

2021年6月,公司公告将新设6个浆站及1个分站,公司储备采浆站资源将进一步得到丰富。

上海莱士与世界血液制品龙头基立福公司的战略并购项目圆满收官重组的顺利完成,增厚公司的利润,进一步推动公司相关业务板块的延伸,开启公司战略发展的新机遇。

①GDS是全球知名的血液检测仪器及试剂生产商,在细分领域市占率全球第一。基立福承诺GDS在2019-2023年累积EBITDA总额不少于13亿美元,上市公司未来收益可期。②GDS位于公司的上游,通过此次收购,公司产业链得以向上游延伸,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并实现良好的业务协同。③基立福拥有全球化的生产和销售经验,在跨境并购和此后的整合运营方面亦具备经验优势。基立福入股公司,有利于双方交流国际化经营经验,促进公司全球性外延并购发展目标的推进。

华兰生物既拥有血制品,又拥有疫苗的企业,且产品结构合理、产品种类齐全、血浆综合利用率居于行业前列。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疫苗公司的分拆上市工作,顺利引入高瓴资本、晨壹基金两家战略投资者。公司也非常重视浆站,将继续加强对献浆员的宣传发动,努力提升现有单采血浆站的采浆能力;继续向有关部门申请新建单采血浆站,开拓浆源;加强浆站管理,做好长垣、都安、独山、陆川、开州、忠县、巫溪、彭水、石柱、云阳、梁平单采血浆许可证的到期换发工作。

中短期来看血制品行业竞争的核心就是浆站,未来谁能有更多的在营浆站在手,业绩弹性也会比较大,比如天坛生物。但若从十年的角度看,伟大的公司必须要有持续的增长动力保证第二、第三产品曲线,这就要看公司的战略方向、研发投入的持续性和进展效率。

 特别提醒:本文为投资逻辑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预约线下活动请扫码联系读书会小蜜蜂。
巴菲特读书会
价值投资理念、知识经验交流、投资风险教育传播平台。
发现价值,践行价值。书会长期开展独立投研活动,定期发布原创研究报告,组织线下分享活动。
“行稳致远”,秉持“专业、谨慎、诚信”的精神,努力与会员和客户共同实现长期价值稳步成长。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在看行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制品龙头天坛生物产能扩张,继续飙车拉大行业差距
上市6年,5倍涨幅!完全无惧牛熊!这公司股价,到底怎么画出来的?
一个寡头刚需 即将涨价的生意!
(2)[转载]血制品上市公司简析天坛生物将是血制品的龙头&nbs
血制品,将成23年大机会,看看股价,还能上车!
天坛生物:得血浆者得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