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全无小事”安置房长者的居家安全 | 社工案例计划
userphoto

2022.06.07 广东

关注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陈秀兰 梁思

    单位 | 黄埔区普爱社会工作服务社

摘要: 笔岗社区三旧改造如火如荼进行中,社区面貌发生了颇大的变化,社区内出现了极具三旧改造特色的社区状况——70岁以上长者三旧改造临时安置区。

社工通过走访观察、与安置房负责人访谈发现安置房长者居家案主意识较低,有居家安全意识提升和微改造的需求,社工通过联动党员代表、物业、社区热心居民,开展居家安全预防系列活动,组建居家安全宣讲及安全隐患排查志愿服务队,协助安置房社区居民做好居家安全防御措施,建设安全放心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三旧改造临时安置、居家安全、微改造

一、服务背景

笔岗社区搭上了旧改快速车道,三旧改造如火如荼进行中,社区面貌发生了颇大的变化,整体签约率超过80%,社区内出现了极具三旧改造特色的社区状况——三旧改造临时安置区,目前笔村有两期长者(含个别残障人士住所)安置房,可供约200多人居住,由开发商提供住所、生活基本设施以及一日三餐,进行集中安置。目前已入住208名长者及残障人士。

笔岗社工在入户探访过程中,发现长者在居家安全方面存在较多的隐患。

一是用电安全问题,安置房内不设置厨房,长者为加餐在房间拉多个排插使用大功率电器煲汤等,有长者曾忘关火及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排插;

二是防跌倒问题,长者不舍丢弃以往的物品,在房间堆放过多杂物影响走动,且有较多尖锐物,如用地板板当桌板等且无安装防撞角或防撞条。

为此,笔岗社区社工服务站计划针对笔村安置房长者开展“安全无小事”安置房安置房长者居家安全社区专案。

二、需求评估

1.安置房长者存在提高居家安全知识及安全防范意识的需要:通过调研发现,安置房长者在用电安全及防跌倒安全意识薄弱,如使用大功率电器且电线乱摆乱放、室内外杂物过多影响走动、室内尖锐物多等。因此存在提升居家安全知识及安全防范意识的需要

2.安置房长者存在居家安全微改造的需要:安置房内曾发生过热水器松动掉落事件及扶手不牢固等情况;通过问卷调研发现,70%的长者希望改善居家安全环境。

三、理论依据

(一)地区发展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是指通过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互助合作,再加上上级政府和外界机构组织的协助和支持,动员社区内外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居民需求的一种工作模式。

该模式强调的是居民的参与和合作沟通,注重居民在参与社区发展过程的个人能力公共意识和社区归属感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社区物质环境的建设。本专案通过组织社区志愿者向长者宣传居家安全知识、评估长者居家安全情况,提高长者的居家安全意识,协助安置房社区居民做好居家安全防御措施,建设安全放心的居住环境。

(二)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社工通过联动社区志愿者组建居家安全安全隐患排查志愿服务队及宣传居家安全知识,提高长者居家安全意识;联动物业、社区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开展居家安全微改造服务,协助安置房社区居民做好居家安全防御措施,建设安全放心的居住环境。

四、服务目标

(一)总目标

以党建引领为思想基础,以安置房为基点,联动党员代表、物业、社区热心居民,组建居家安全宣讲及安全隐患排查志愿服务队,开展居家安全预防系列活动,提高长者的居家安全意识,协助安置房社区居民做好居家安全防护措施,建设安全放心的居住环境 。

(二)具体目标

1.80%或以上长者了解到至少三种居家安全隐患;

2.80%或以上长者了解到至少三种居家安全防范措施;

3.组建一支居家安全志愿服务队伍;

4.80%或以上长者的居家环境得到改善;

5.形成一份居家安全服务手册。

五、服务计划

六、服务过程

(一)项目执行前期

项目前期,社工以问卷及走访等形式了解安置房实际状况及服务需求,并设计服务内容:社工根据长者生理特点及安置房室内情况设计居家安全调研问卷,并抽取50名长者进行问卷填写。

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安置房长者在用电方面、防摔倒方面的居家安全意识较为薄弱,且曾发生热水器掉落等安全事故,居家安全环境有待改善。为此,社工着手计划“安全无小事”安置房长者居家安全社区专案。

(二)项目执行中期

项目中期,关注实际需求,重视社区参与及多方联动共同推进服务的开展。在知识宣传层面,主要以摊位和入户宣传的方式为主;同时动员及培育志愿者参与居家安全隐患评估,组建一支“幸福来敲门”长者居家安全志愿服务队,总结出1份安置房长者居家环境常见隐患和10条防范措施,并制作1份居家安全宣传单张。

此外,联动居家安全志愿服务队及社区党员等入户安装防撞角、安装挂钩及帮助长者重新整理电器线路,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三)项目执行中后期

项目后期,提高居家安全宣传力度,同时将服务及经验应用到社区内其他村落的安置房。在项目执行后期,提高居家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倡导社区居民关注长者居家安全问题。同期,笔岗社区宏岗村、乌石村的长者安置房落成并有长者入住,社工组织居家安全志愿服务队成员到新落成的安置房开展居家安全知识宣传及隐患评估服务,并推广宏岗安置房加装扶手。

七、服务成效

(一)100%全覆盖安置房长者,安置房长者居家安全防范意识得以提高。

专案从用电安全知识、防跌倒知识、居家安全入户评估、居家安全防范知识等方面进行分类宣传,有效提升长者的居家安全意识。长者表示居家安全服务十分有意义,开始主动做微改造,如拆除浴室隔水带,以防踢到导致跌倒,居家安全意识大大提高。

(二)100%全覆盖安置房长者,安置房长者居家安全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居家安全微改造服务,为114户长者加固热水器及为121户长者家中加装防撞角及重新规划电线及为1户长者加固厕所扶手,有效减少房间内的安全隐。

(三)以点带面--“安全无小事”安置房居家安全服务推广到其他安置房

随着笔岗社区其他村落安置房的落成,社工及时总结专案服务经验,联动社区居委及开发商,推动宏岗安置房为160户长者加装扶手,居家安全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四)形成社工+志愿者+物业+党员的服务模式

在活动过程中,社工加强与居委及物业等的沟通并积极动员党员及社区志愿者,分别从居家安全知识宣传及入户微改造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微改造服务。

其中社工在专案中承担组织及协调作用;志愿者作为专案服务的主力军,推动隐患排查、知识宣传及微改造等服务落地;居委作为外在动力,推动社工与党员、物业建立良好服务关系,物业则主要根据社工及志愿者发现的重大隐患进行改善,通过互相联动、彼此作用的方式为长者搭建一个居家安全支持平台,能够有效解决居家安全问题,营造良好的居家安全环境。

(五)培育专门安置房居家安全志愿队伍,有效推动社区参与

在专案活动推进过程中,组建了一支名为“幸福来敲门”的居家安全服务队,由8名社区志愿者组成,主要提供居家安全知识宣传、居家安全隐患排查及微改造。

目前队伍参与了知识宣传和隐患评估,整理出一份安置房居家安全知识宣传单张,并参与居家安全微改造服务,累计服务时数32小时,共服务398人次。

八、总结反思

1.以需求为导向,站在服务对象需求的角度去设计服务。根据安置房长者存在较为突出的居家安全问题及长者希望开展的居家安全服务类型,开展相关的服务,吸引长者对居家安全的关注,从而提升长者对居家安全的认识与了解。

2.注重服务推广及复制。云埔街有较多村落处于三旧改造时期,各长者安置房陆续落成且结构设计类似,社工及时将笔村安置房居家安全服务模式复制推广,联合志愿者、党员、物业进行居家安全排查、宣传教育及微改造,协助其他安置房切实做好居家安全环境改造,为长者构建安全的生活环境。

九、督导点评

笔岗社区因三旧改造而设置了70岁以上长者及残疾人的临时安置房,社工可以紧抓社区特点,重视前期需求收集,并结合需求设计服务计划。服务计划紧扣社区特点及需求,有效回应需求,缓解社区问题。

社工可以根据社区特点,以地区发展模式为指引,积极联动居委、开发商、社区党员及志愿者共同推动安置房居家安全服务,有效推动社区参与,共推社区发展。

本专案服务覆盖率较为可观,成效较为显著,安置房长者居家安全排查及防范知识宣传方面100%全覆盖,徽改造方面结合长者居家安全实际特点实施,并覆盖近100%,有效预防长者居家安全事故,给安置房长者一个安全的居家环境。

社工擅于提炼和总结专案服务模式,并推广至其他安置房中,安置房服务成为“可复制化服务”,让更多安置房长者受益,服务影响较深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宇宙的十四个应用场景
贡献13个中国第一的富二代,抛妻弃子,却给全民族留下叹为观止的遗产。
一场没有硝烟席卷全球的战争-【抗击病毒-3】
第一批阳康的夫妻,已经离婚了……
“永远吹冲锋号”专题片心得体会
这30幅画,让你看清世界真相,也更好的看清自己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