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20# 为爱而照!记录金婚老人的平凡幸福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傅义

    单位 | 杭州市下城区天水街道环北新村社区

昨天是5.20,一个特殊意义的日子,刚结束了今天的这期“为爱而照”,我想有必要说说我和“为爱而照”的故事。

作为一名社区的社工,虽然11年的社区工作经历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但是让我人生经历中印象深刻、还是在社区工作中遇到的那一份份、可以永远铭记在心的感动,其实说起“为爱而照”公益项目,也是偶然一次遇见,它是由一群年轻人发起,专门为从未拍过婚纱照的金婚老人夫妇免费拍照,记录他们平凡人的故事。

在他们到来之前,我曾经与未曾谋面的为爱而照发起人之一小葛畅聊过。了解到她之所以发起这一活动,是因为她花甲之年的奶奶有一天独自去拍婚纱照时,随口说了一句“你爷爷在,有张合照就好了”。她奶奶的话让小葛心里一阵心酸,于是她决定创办这个公益项目,专门为金婚老人们免费拍摄婚纱照留念。所以,我当时就对她说,让他们这个公益项目来我们社区安家吧……“安家吧”三个字,说得小葛感动……

为了定格平凡人的幸福,为老人们留住美好的瞬间,不留遗憾。于是2014年,它的“种子”就飘到了杭州,在下城区环北新村社区“扎了根”,建立了杭州的根据地。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的志愿者们,都是拉着拉杆箱从上海赶来参加为老人服务的……这几年,我们社区为圆心,面向杭城的60多对金婚老人们,定格了他们平凡的幸福瞬间,记录了他们的动人故事。特别是一些特殊的老人们,这些年,曾经在为爱而照志愿者们的镜头下,定格了穿越半个世纪的爱情,让我记忆尤为深刻。

富阳的“钱钟书与杨绛”

“孙WD,浙江省东吴文化研究院主编,孙权传说传承人,中华诗协特聘导师,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被授予中国功勋艺术家、当代国学家等称号……”

当志愿者忙碌地做着准备工作,82岁的孙伯伯推门进来。清瘦的身形,朴素的穿着让人很难将他和那一连串头衔对应。身后的老伴金阿姨白白的皮肤,甜甜的笑容,看上去倒比孙老年轻不止一岁。

“爸爸原本是农村出身,妈妈是旧上海的第一届师范生。”特地从富阳送二老前来的女儿女婿说。

艰苦的宁夏支边岁月,让原本不同的人生轨迹交集。白日里,孙会计和金老师各自上工。到夜晚,风沙鸣,残月升,他们一个写诗,一个论诗,一个撰稿,一个改稿……

“就像钱钟书写《围城》,写完一段都先给杨绛看。真浪漫啊。”在场的志愿者小姑娘一脸向往。

“浪漫”不能当饭吃,却支撑他们闯过一路动荡,甚至是铁窗岁月。许多年以后,金阿姨随孙伯伯回到了富阳。“我们还是要做点事,就自己筹资办了一所幼儿园。连园里的一草一木也是亲手种的。”这又是他们新的“浪漫”。

二老还为大家赠送了共同创作的诗集《晚霞中的红蜻蜓》。“晚霞 晚霞,因为我们老了啊。”

拍摄前,孙伯伯小心翼翼从兜里掏出一叠纸,牵着老伴的手,缓缓念出一首《夫妻吟》:“天不老,时悠悠,年去年来白鬓透……”

两位老人都有些耳背,但这首情诗,不用耳朵,只用心听。

校草下属追到校花上司

“太美了!”75岁的沈阿姨,进门时一条黑色开衩裙,一双红色高跟鞋,“袅袅婷婷”一站,已经惊艳。化了淡妆,换上婚纱,立刻被志愿者团团围住。

“当然是大美女,不美我怎么会追!”79岁的老伴潘伯伯打趣。等潘伯伯转身,沈阿姨又调皮了:“他也还看得过去,配得上我,嗷?”

五十余年前,他们在杭州大学念书,一个是大四师兄,一个是大二师妹,两人是学校文工团的校花校草。可沈阿姨是团长,潘伯伯是副团长,师妹是“上司”,师兄倒是“下属”。“来拍照也是她说来,我就来。我这一辈子反正是听她的。”潘伯伯笑着说。

“校花校草”对着镜头摆pose。潘伯伯一边摆还一边配“台词”。搂着老伴下腰说:“肯定抱牢,不敢扔掉。”单膝下跪献花,说:“真是从没有这样求婚过呢。”扶老伴坐下,自己站在后头,又感慨:“我爸妈的婚纱照,就是爸爸站着,妈妈坐着。”一路拍,一路说得志愿者们笑中带泪。

谈笑间看不出两位老人经受过的苦难。“现在生活好了。但其实,我得胰腺癌已经七年。这七年里,里里外外都是她照顾,真是辛苦她。”潘伯伯望着沈阿姨的背影,声音柔软下来。

确认过眼神,这就是真的爱

87岁的来伯伯和78岁的舒阿姨是拄着拐杖牵着手进来的,虽然大包小包的,但还是不忘相互甜蜜地对视一下。

等坐下来后,来伯伯看到舒阿姨的鞋子松了,赶紧弯下腰给她系上。期间,舒阿姨换上了带来的、据说是去过美国参加过孙辈婚礼定做的旗袍,来伯伯就一边坐着微笑着看着她:确认过眼神,这就是真的爱。

因为来伯伯是我的入党介绍人,其实,我知道,一向来,来伯伯都是让着脾气不太好的舒阿姨,尽管有时候舒阿姨会莫名地发脾气,但来伯伯一般总是笑眯眯地看着她,认真地听她发完脾气。每次来伯伯都是让着舒阿姨,他说,老太婆喜欢怎样,他就让着她,因为婚姻里面没有谁对谁错。

在等舒阿姨换装的时候,来伯伯就拿着孙辈给他们买的IPAD给我们看他在国外的小孙子,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你,若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朵。你,若曾是逃学的顽童,我,必是从你袋中掉下的那颗崭新的弹珠。”幸福的他们总是在生活中相互搀扶,相互依偎,共续前缘。

其实,拍摄过程并不想像中的那么简单。因为每次我们都会为每对老人拍摄中式、西式各两组婚纱照,期间间隔会有点长,为了消除老人们紧张,帮助他们放松。志愿者们会在拍摄前,跟老人聊天,既倾听故事,也帮他们放松,一举两得。拍摄中,大家一起帮着换婚纱、唐装,有人负责化妆,再加上摄影师,一般来说,一对老人得“配备”五六位志愿者。

有一次,一位奶奶看到志愿者拿出化妆工具,忙不迭地摆手说不用化。志愿者好不容易说服她,还得小心拿捏着浓淡,就怕老人不满意要抹掉。“多接触,多了解,知道他们的喜好,也就会顺利多了。”志愿者杨MX如是说。

今生相逢,总觉得有些前缘未尽,对于为爱而照,我更希望继续做下去,愿用为爱而照记录平凡人的幸福,在杭州制造更多的缘分,让老人家们能越来越多地参与,把幸福传递出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十载“三八” 珍爱到“金婚”
独居老人丧女后倍感孤独:想起她只能对鸟儿说话
今晚,我爱你
【社区速递】金婚老人共甘苦 免费拍照留浪漫
【服务风采】武昌区徐家棚街道社工站开展“金婚银婚 相守一生”重阳圆梦婚纱照主题活动
【公益课堂】如何开展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