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会第一期书评及感言(四则)

柳公权的文化精神

刘辉


是什么造就了柳公权在中国书法史上的不朽功勋?我认为除了柳公权的勤学苦练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柳公权的文化精神。具体来说包含几个方面。

1、中华文化的影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包并蓄。多样式的艺术流派为艺术的成长提供了土壤。从书法角度讲魏晋时代的书法家王羲之,唐代的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对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家族传承的影响

华原柳氏,名门望族。世代为官,像柳公权的祖父柳正礼(县官),父亲柳子温(刺史)、叔父柳子华(州官),哥哥柳公绰(刑部尚书),几代人的精神遗传给了他。为他进行了精神方面的储备。

3、地域文化影响

华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属京畿之地,历史遗存丰厚。像大香山寺、药王山、姜女祠、玉华宫等等,对他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另外,从魏晋到唐代五世十二代,40多位高官,这不能说对柳公权没有影响。

4、来自于自身的修养

柳公权为了低调一心练书法,他的哥哥柳公绰说:家弟苦心辞艺。有点儒弱,但又刚正。曾劝谏文宗:君主的大节在于启用贤良、黜退佞臣,而不在衣食简朴这些小节。另外劝谏文宗退还大臣郭旻的两个女儿当妃子的事,都体现了他的正派正直,敢于直言。文宗李昂称他:卿有诤臣(能直言规劝的大臣)风。

柳公权书法的一笔一划就是他品质的体现,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一言以蔽之:心正则笔正。

楷书由颜真卿盛唐的丰腴到柳公权晚唐的瘦硬,也体现了时代特点。

柳书不仅是一种书体,更是一种文化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从《柳公权传》中读出来的道理。

工匠精神需要传承

张爱斌


今天有幸能参加“黄堡书院”第一期读书会,心里非常高兴。这次讨论的书籍是和谷先生的《真书风骨柳公权传》这本书,我不想从作品本身的语言,传记的内容和框架去考量和分析,因为作者本身具有扎实的写作综合素质,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生活深刻的感知和领悟,所以专业上不存在问题。我想通过了解这本书,就和谷先生创作这本书的过程说一下我的感受。

大家知道写历史人物传记是非常辛苦和繁琐的一项工程。要求作家需要查阅大量的史料,还要多次到传主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去实地采访考察。了解他们的人生轨迹和文化成就,还要对传主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和人物精神的概括与提升。如果作家本身缺乏这种综合能力,是很难驾驭作品的。我也通过作品了解传主的生平和家族兴衰,了解大唐王朝的社会历史风貌,学习他们身上的思想智慧和书法上取得的成就。

和谷先生是我们王益作协名誉主席,在年会上常说,作为一个作家,要有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事文学创作,要深入生后,要不怕辛苦,不怕寂寞,踏踏实实朴下身子认真去作。才能写出安慰自己然后教益于世人的作品。和谷先生接手这项工作已是花甲之年,写这本书参考的文献史料多达52本,每一辑参考出版书目也多达50余本。还要做实地采访调查,然后从中提炼,加以融合。光这个工作量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作为文学爱好者要学习老一代作家身上的这种精神,吃得下苦,耐得住寂寞。要想从一个文学爱好者蜕变成为一个优秀作家,也要像凤凰涅槃一样浴火重生。要想写出好的作品,必需要具有我们现在提倡的工匠精神,对自己的每一个作品要精雕细刻。最后才能是完美的作品。

张爱斌,网名深秋,铜川市作协会员,王益作协理事。作品散见于教师报,铜川日报,陕煤建司报,铜川文化交流,王益文苑,印台文苑、陕西散文论坛、作家荟、江山文学网、黄堡书院等微平台。


致和谷的信

郑智云


老弟好,忙吧?

昨天的读书会开得很好。我本当趁这个机会说几句心里话,时间太紧,未能以吐为快,只好写几句给你。

要说咱俩认识已有三十多年了,昨天你的讲话,还有在王益作协你那场精采的讲课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

要说初始的印象和崇敬是读了报告文学《市长張铁民》,许与地缘有关,后又陆续读了你不少著述,从中获益匪淺。你作为全国知名作家在我心里是为文的一杆旗帜,为人的一面镜子,啊!铜川,好大一棵树!!

人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与夸赞,老兄亦然。我不在乎你是否在意我这位不名一文小人物的赏识与夸赞(因为你几乎每天都生活在众星托月的夸赞声中)是你的业绩,本事和人格力量让我宾服!

年逾七秩又六的我无须做个平庸的献媚拍马者,更无须在你面前卖弄自己的淺薄,因为看得出你对这个社会有着深深的爱意,有着浓浓的乡情,更有着智慧的清醒,这是我打内心认可和欣赏你这位难得的优质生命,灵魂歌者!

昨天给你的拙作《记忆的珍藏》无意于班门弄斧,有空时大概翻翻,后日找机会聊聊,似还有话要与你说。仅此打住。

深深地谢意!

郑智云

2018.5.28

郑智云,(笔名蓝芥,佣耕),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电影,戏剧,电视研究会会员,铜川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创作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学。主编过《铜川文艺评论》《铜川文化》等十多种报刊杂志,文艺评论《作家的良心与责任》获陕西省首届文艺评论奖,多部著作集结出版,并获文化部、省,市,行业多项奖励。

读和谷先生《柳公权传》有感

朱志东


柳公权,少年聪慧而又顽皮,在父亲和家兄的教诲和关注中,以少年大志的雄心,以超乎常人的能力,博览历史、文学、佛门道教经典,可谓是读万卷书,走万里路!

在华原上至香山、药王山、金锁、玉华等地留下他的足迹!

酷爱书法的柳公权,习颜真卿“颜体”到临摹王羲之的书法,深刻体会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从“飞风家”到买豆腐脑老人的点悟,后得到无脚老人子画汤对习书法刻苦努力的提醒,一种坚持不懈的力量,促使一代中国书法家走向成熟!

“颜筋”,“柳骨",是柳公权努力的结果,也是从其父刀剑写好“人”的书法追求和诠释!

国人知柳公权者多矣,因小学生字帖,几乎非柳体,即颜体。但国人多不求甚解,知柳公权生平者,寥若晨星。现柳传问世,史料翔实,论述严谨,乃上乘之作也(文史专家.王春瑜)!

一部中国书法史,如果没有柳公权,必定黯然失色。历史就是历史,八十三岁的柳公权,经历了大唐事事非非,大气晚成,为别人写碑文,却无人为柳公写碑文,这就是历史!

柳氏家族,如同历史的烟云,灿烂辉煌,而又在历史中消亡!

柳公权,一代书法大师,魂灵留在了华原这片土地上,供后人赡养学习!

任何事不经过努力而事达顺通的,柳公权书法之路正是通过他长期不懈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才成就一代书法家的成功之路!

一点感想,从得到书,到认真读,老实讲,五天看到第十二章,粗略的阅读,肤浅的感想,各位老师多批评和指导!

朱志东

2018.5.27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五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贵三得: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拐得了弯
从40岁开始到60岁,逼自己弄懂这6个“歪理”,将渡人渡己
梅花傲雪的季节想念湘儿【散文诗】
普通家庭要想“活下去”,未来几年,请停止做这6件事
如果你跟亲戚、兄弟姐妹越来越“淡漠”,说明了这3个问题
人到中年,别掉进这四个陷阱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