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闭症康复教育的门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低了?!

我的一个做了几年教育客服的朋友聊天说,最近几年,总是有很多咨询的朋友,想要自己创业,开一个康复培训工作室,或者找几个有经验的老师一起开一个机构,这样可以一边教孩子,一边又可以赚更多钱。

而其中不乏一部分刚接触这一行的家长,他们觉得特殊教育尤其是自闭症康复教育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报个培训班学习几天,然后花钱拿个证书,有商业头脑的还懂得包装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甚至懒得包装,以为只要凑够了一二十万,租个场地就可以开展康复教育,赚得盆满钵满了。

的确,听完朋友的聊天,再仔细看看身边同样做教育培训的机构,如今真的是遍地开花,无论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还是武汉杭州郑州西安这样的新晋一线城市,还是沿海经济发达的福建浙江江苏等省份的三四线城市,亦或是西部县城都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各类型的培训机构。

一夜之间,伴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和普通学校的越建越多,从幼儿园开始,什么全脑开发、学龄前英语教育、欧式早教、培养第二个郎朗等高大上的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和兴趣班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市遍地开花。只要你有钱,也舍得给孩子花钱,就没有找不到的开发孩子兴趣爱好的培训机构。

正所谓,普通学校只是照本宣科,培训机构才是教育的开始。围绕普通教育的培训姑且算是一种学校之外的兴趣培养和适应应试教育的无奈之举,那么,对于自闭症等特需儿童的康复教育如今也越来越多,从一线城市到四五线城市都有了围绕“星星的孩子”的康复机构,打着快速治愈自闭症孩子,实现进入普校随班就读的幌子,大肆招收自闭症孩子,通过五花八门的康复训练方法和药物针灸治疗,信誓旦旦地保证能够让自闭症孩子“脱帽”,变得和普通孩子一样,甚至成为如“雨人”一样的高功能天才。

我们不禁要问,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闭症康复教育怎么突然变得如此之多?这些所谓迅速治愈(注意是治愈而不是治疗)自闭症的机构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如此之多的康复机构所需要的专业老师又是从何而来?自闭症康复教育的门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低了?!

我曾经也接触过很多星爸星妈带着自闭症孩子不远千里来咨询,有的家长已经带着孩子跑遍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医院和大专家,虽然得到的答案和诊断基本是一样的,但是,他们又总是不甘心,于是,只要打听到某某地方又有一家新的机构新的神奇疗法治愈了患病严重的自闭症孩子,就饥不择食地花费巨资要来进行康复治愈,但是到头来,却只是疲于奔波,不仅消耗了自身的精力金钱和心力,同时也耽误了孩子最佳的康复期而加重了孩子的自闭症症状。

这样的星爸星妈和星儿家庭其实不在少数,而从内部原因来说,这也是催生如今大量良莠不齐的自闭症康复机构涌现的最大原因。

与此同时,据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Ⅱ》中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自闭症人数超过1000万,并以每年十几万的速度递增,其中14岁以上人群约为800万。

但是,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9月底,在中残联注册的自闭症服务机构共1345家,其中近50%的机构由家长特别是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创办。

另根据调查数据,我国实际自闭症服务老师只能覆盖1.3%的人群,剩下98.7%的人群暂无法得到有效服务训练。

首先抛出这些调查数据,只想在开篇说明一个严峻的问题和现实——

以上内部和这个外部因素一起也进一步加剧了越来越多的自闭症患儿与为数依然稀少的康复机构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在目前来说,是无法调和,至少是短期一二十年内无法真正解决的。

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催生良莠不齐的自闭症康复机构疯狂出现的诱因。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现象,也开始在自闭症圈内涌现。

很多带着自闭儿到过全国各地很多康复机构训练过,也接触过很多康复老师的有心家长,在多年陪伴中,真的是有心记录了孩子的进步和成长,也在这种记录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和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康复知识和方法,同时,一方面承担着每月数千元康复费用的压力,一方面又看到了赚钱如此暴力,于是,他们就开始蠢蠢欲动地想要自己学习创办一所自闭症康复机构。

如果出于这样的目的和初衷,其实还算是不错的,因为,目前国内创办最早的一批康复机构以及残联名下大型康复机构的老师,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于这样的自闭症孩子家长。

可是,这些出于好心的家长却只是看到了别人赚钱轻松,康复训练似乎只是陪孩子玩,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他们也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所看到的那些训练方法和记录的知识只不过是康复训练的表象和皮毛而已。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要想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而更多的人则是眼高手低的一类,看的时候什么都会,一旦上手去做了,就什么都不会了。

高等院校开设本科阶段的特殊教育,至少是要学习四年的书本和实践知识才能够毕业,从而系统化地掌握教育的训练方法和理论与实践。而那些仅仅只是依靠看就觉得自己能够熟能生巧的家长们,你们并不是不会康复训练方法,而且对于系统知识的学习看得太轻松了。

说到底,你们只是想走捷径罢了!

如果人人都可以通过看看就学会某项技能,而不去系统化地学习,那人人是不是都可以成为木匠、医生、司机、作家,等等专职人才了!

想想都觉得可笑!

郭德纲说,相声这一行,从没有一夜成名的说法。

他七岁学评书,九岁学相声,而如果你一个记者,突然间来了,就让你成功了,凭什么?就凭一句“爱相声”吗?这样的话,怎么对得起那些个自幼学艺、挨打挨骂的演员呢?可是,在如今的娱乐圈,“骗人的”、“一夜成名的”都不在少数。有谁会问一句:对得起那些用多年时间积累磨练的演员吗?

同样的问题,追问那些想要创办康复机构和当特教老师的家长和非专业人士,暂且不论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是千差万别的症状,凭什么你就可以教会自闭症孩子?就凭一句“爱孩子”“爱特殊教育”吗?

而如果光有爱就可以让每一个自闭症孩子实现康复,那他们的父母不是比你更爱孩子百倍千倍?那为什么他们的孩子还在其他机构不断的进行康复训练?

对于自闭症康复教育来说,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这不是普通教育,爱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难题,自闭症患者“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表现为社会交往、交流障碍和行为异常。

尽管这是统一的表现,但是具体到每一个自闭症孩子,又是千差万别和各具特色的。因此,所要施用的方法和技能也不是一个套路,而是因材施教又循序渐进,既要专业技能,又要统一协助。

想要做到这些,岂是一份爱心就可以满足的,又岂是几个月哪怕是几年光看看就能够应用自如,教好孩子的?

而对比以上的家长,还有一种比那些只看过就想实践的家长更可怕的是什么样的家长呢?

如果把上面的家长称为盲人摸象的半瓶水的话,还有一种家长就是肚子里根本没有水,而只是眼红别人赚到了满桶的水。

他们不仅无知,而且还无德,以为只要有钱有关系申报一个康复机构,招聘几个妈妈型或者师范学院刚毕业的小女生,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开始招收全国各地症状不同的孩子,进行系统化的康复训练,顺带用“自闭症无法终生康复”的幌子作为挡箭牌而赚得盆满钵满,那他们就大错特错了!

甚至还有一些只有初中学历乃至小学毕业就报考相关机构培训并想拿颁发的行业证书的群体,看到赚钱容易来钱快,而且长期来钱,于是,一问三不知,对于自闭症根本一无所知,什么行业规则都不懂就想投资自闭症康复教育机构的人群,你们是真正的入错了行。

而很多真正的自闭症患儿家长又是盲目和别无选择的,很容易被那些虚假的宣传和神乎其神的所谓快速治愈自闭症的方法而蒙蔽双眼,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和欺骗,甚至出现新闻中多次报道的星儿因为不当康复方法送命的悲剧发生。

而且这种自闭症康复教育的门槛一旦降低到毫无底线甚至破坏规则,这就很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

即,在一个社会里,当有一小撮人因为投机取巧而先获得利益,此时如果社会的惩罚和价值体系不能使他们付出代价,那么剩下的大部人必然也不会再坚守自己原则:

“聪明人会把才华用在利益的争夺上,平庸的人为了争取利益则会铤而走险。

经济上叫:“劣币驱逐良币”,社会上就是:“坏人淘汰好人”。

当越来越多的“聪明人”开始通过投机取巧毫无原则底线就可以轻松赚到钱,甚至治愈不好自闭症也不用负责任的时候,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有钱但不懂行的人加入或者投资自闭症康复领域,从而只管赚钱,不管康复效果,甚至因为不专业的机构,不专业的老师和无底线的操作戕害了那些本来有希望康复的自闭症孩子。

这才是最可怕和最值得警醒的!

我奉劝那些想要看到有利可图就一窝蜂加入自闭症康复领域的星爸星妈和半吊子文化人,你们该醒醒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白走的弯路。与其打着服务特殊教育的幌子,我给你们提个建议,不如用这些钱成立一个公益基金,帮扶更多的自闭症孩子和家庭,这也算是功德一件。

专业事情就交给专业的机构和老师吧!你需要做的是寻找到这个专业的人,而不是把自己搞的很专业。毕竟隔行如隔山,术业有专攻!哪一行都是这样。

最后,把美国的一位牧师雅瑟·史密斯在百年前写了一本书《中国人的性格》的结尾一句送给所有人:中国人不缺智慧,他们真正缺少的是人格和良知。

愿那些为自闭症等特需孩子用心服务的机构和老师,能够拥有更高的人格和良知,也愿那些只想投机取巧赚一笔不义之财的机构和老师,保有做人最起码的人格和良知。

唯此,自闭症等特需群体的生存和成长空间才能有更多希望,他们的融入才能更加顺畅,少走更多弯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星星儿特殊教育的创办者
我的零回馈自闭症孩子已是全世界自闭儿的康复典范!
不走弯路,直接掌握最有效的干预方法,这位家长有话说~
每个情绪失控的星宝背后,都有一个无法掌控情绪的妈
音乐课就是音乐治疗?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家长必备的十大心理准备~正确与孩子相处篇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