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星妈遇到海清在《安家》中家庭育儿烦恼,学会这10个行为分析法轻松破解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在康复机构和医院的各方面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语言训练、口肌训练、感统训练、认知训练以及ABA应用行为训练等等,选择适合的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然而,我们在接触的很多星爸星妈中,也经常听到他们发出疑问和困惑:

“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

“儿子在康复机构训练的很听话,但是一回家就什么都不愿做什么都不想学,真是太难了!”

更有很多星妈抱怨:“我很学一些康复训练方法在家教孩子,可是孩子爸爸和爷爷奶奶又总是在家庭教育理念上产生很大分歧。”

与这位星妈有同样困惑的星妈不在少数。

她们在陪伴星儿康复训练过程中,逐渐地接受和意识到了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如何转变观念,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平衡机构和家庭两者之间的矛盾,如何从心理上接纳孩子从而教育孩子。

但是,现实的矛盾在于,很多星妈能够做到并做好以上如何转变后,一旦回到家,面对孩子爸爸以及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就又瞬间将孩子打回原形。

这种纠结和无可奈何,像极了最近的热播剧《安家》中海清饰演的宫蓓蓓,面对态度和思想老化的公婆以及事事听父母意见的老好人的老公时,自己在教育孩子时的专业、耐心以及恒心都会被瞬间瓦解,自己带孩子时一切都好,一旦让老人带孩子,就又回到了解放前。

虽然电视剧中是正常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但是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道理和方法却是相同的。

孩子各不相同,但是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却是互通互助的。

而平常被认为的孩子出现的怪异的行为或许恰恰就是最有用的心理技巧,人的心理十分复杂,具有特性又有共性,每一个自闭症孩子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神奇的心理奥秘。

本期,我们不讨论自闭儿康复训练技能方法,只从父母和老人两代人的家庭教育理念上进行探讨,推荐10个日常生活中常见而又最有用的行为心理现象,帮助星儿家庭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孩子的行为,从而通过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奥秘,有针对性的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心理干预,从而在孩子康复技能训练中有助于孩子取得更好的进步。

学会这10个行为心理学就能轻松破解自闭儿家庭教育中的难题。

1、行为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

理论解释:

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

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

如何运用:

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

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2、行为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

理论解释:

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

如何运用: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

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3、行为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

理论解释: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

如何运用: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这就是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代币法或者强化物的运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闭症孩子有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康复训练方案值得收藏
2岁娃话少不理人,诊断自闭症,妈妈崩溃:我到底该怎么办
每个情绪失控的星宝背后,都有一个无法掌控情绪的妈
成长天地 自闭症:早发现早干预
自闭症儿童早期家庭训练
一百个孩子就有一个自闭症?专家呼吁早筛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