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 过 百 年

        在湖北省大冶市区域,有一个大家族,他们是唐末诗人曹松的后裔;在这个大家族里,有一群匠人,他们拥有世代相传、工艺独特、手法精炼的技艺——家庭作坊,制陶烧窑;在众多的陶器商品中,有这样一类产品,他们是以居家日用品为主体的,如陶盆陶罐、陶壶陶缽等等。这些一应俱全的日常生活必须品,大都通过水运远销江、浙、沪一线。不知从何时起,他们便逐步地形成了分工明确的生产、销售、运输一条龙的服务团队——楚陶商。

        清末民初时期,外寇侵扰,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为生活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同村数户为伴,同户兄弟成伙,被迫远迁他乡谋生。外迁以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为主选地,然后散布到各县、乡、村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曹氏、祖传、陶匠。

        我的家,也是在这一时期,由湖北大冶大箕铺曹龙塘迁至江西南昌三江口的,后又迁至温家圳,最后迁至临川云山参与县陶瓷厂筹建。同时迁来的分别分布在进贤的温家圳、长山晏、李家渡、文港及临川的上顿渡等地,这一帮人都在方圆一百公里以内,如今算来也近百年了。无论何时,也无论何地,只要在门前房后看到堆叠的日用陶器品,那里就必定有曹氏家人。

        其实制陶工艺也不复杂:一案台、一转盘、一棍棒、一罐水、一钢丝、一铁片…摞泥、捏团、制作、成坯、晒干、上釉、装窑、烧制…然而看似简单的技艺,初学者却难于上手:摞泥是体力活,急不得,慢不行,还得有经验,行话叫生泥揉成熟泥;制陶是技术活,一团泥,两只手,就着转盘,心灵加手巧,不一会变幻成各种各样的陶坯,神奇得让你目不转睛。正应了“陶土成器情无邪,匠心独运妙无穷。千锤百炼凝神韵,细节之处见精神。”

        直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塑料及不锈钢产品的兴起,日用陶才渐渐被取代。即便如此,人们对陶器产品还深有怀念之情,比如:中药煎煮要用陶罐,这样熬出的药汤品质最佳;夏天盛装开水要用陶壶,这样的凉白开喝起来回味甘甜;家中炖肉要用陶缽,这样的美食品味起来肉细润、汤飘香…

        历史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家庭作坊式的陶艺工作也已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

        昨日的陶器,已镌刻着古代东方的世代文明;

        今日的陶器,正书写着当代中国的现代智慧;

        明日的陶器,将展示着他日华夏的未来新奇。

                             江西抚州·曹重光

                       2023年9月16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姓迁移大事记(贵州篇)
第一块陶片在江西万年仙人洞烧成
修氏起源 | 简单SEO
制泥(图)
江西洪州官窑效益差致传统工艺无人继承(组图)
深层剖析紫砂陶与紫陶的区别!(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