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志强之《交易》(吴琼小小说评论)

浙江余姚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师范。1982年至1999年先后任余姚市计委、建委办公室主任。余姚市文联副主席,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理事,宁波市作协副主席,宁波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其实我也这么想》、《秘密武器》、《影子之战》、《谢志强小小说》、《谢志强魔幻小小说选》、《大名鼎鼎的越狱犯哈雷》、《会唱歌的果实》等七部,文学理论集《与小小说共舞》、《小小说讲稿》,共发表作品260余万字。作品获全国、省级奖80余次。十余篇作品选入大、中、小学教材,十余篇作品译介至国外。

《交易》之谢志强

——《小小说选刊》2011.2期

在中国当代小小说界,谢志强无疑是大师级人物。我敢说。

读谢志强的小小说,只有阅读的份,没有评论的资格。基于这个原因,我这篇小文只能算是个人的阅读笔记。与谢志强的小说本意和别人的理解无关。

《交易》这篇小说从开篇到结尾,你看不到一点点“分,作者就是那样娓娓道来,于不经意间设置了一个套,到解开这个套时,你才意识到这个套早已经设了。

“我选了这趟列车返回艾城,是去担任即将举行的喜剧小品擂台赛的评委”这是第一层伏笔;“于是,我脑海里飞出一封信,那是我的一篇小小说。小小说里的一男一女,正直恋爱季节。也是一个吻引起一封信,情节雷同,仅仅是场景换到了现实中行进的列车里”这是第二层伏笔(说老实话,我读到这里都没有想到结尾);正是有了上面这两个不经意的伏笔,结尾抖出这一男一女其实早有预谋,他们用“我”(也是评委)的小小说改编的小品,并且在我面前活灵活现的表演了这个小品。他们的表演无疑是成功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列车上的旅客、读者“还以为是真的呢”)。目下的一些小小说,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或者发现“伏笔”就猜到结局。反观谢志强的《交易》,伏笔有两处,读者却没有想到结尾,这一切笔者以为主要是谢志强不着痕迹的叙述,娓娓道来的语调。以前看贾平凹的散文,看似平平的叙述,语言也不那么华丽,可就是学不来,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大家气象。谢志强的文风当有此意。

《交易》这篇小小说有很美的语言:

“他的左脸颊一声轻轻的响,仿佛开了一朵玫瑰,那是她的唇印。”

“这回,她踮起脚,他俯下身。两颗脑袋,像两个星球,沿着轨道慢慢运行——相撞。”

“她的手,像是疯长出来一样”

“她一跳一蹦,像跳绳”

“窗外,两旁的树,在列车速度里,形成了绿色屏障,没完没了地扯着,仿佛在舞动”

“她伸出双臂,如同一件衣服挂上衣架,她吊住他的脖子”

读读看,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想想看,多么别致的比喻和想象。记得有个评论家说过,小小说就是诗歌和散文的杂交。我以为这句话可能是强调小小说不要写得仅仅是一个诱人的故事,而应该在叙述故事时有诗歌语言的美好和散文蕴藏的意境。

我喜欢读淡化故事、氤氲浓浓文学气味的小小说。谢志强的《哭婆》讲的是一个早先当奶娘,后来因为上了年纪而当了“哭婆”的女人的故事。但这篇小小说里尽量淡化了故事,没有哭婆早先奶孩子的细节,也没有后来当哭婆哭丧的细节。但这个哭婆却写活了。并且在小小说里,作者不时拿“我”的现状和哭婆做比,形成鲜明的对比和批判。

《哭婆》前半部分写奶孩子,作者的叙述深得中国传统文学之法,读者仿佛看到一幅现代版“刘姥姥进大观园”。作者的起笔和叙述,看似不经意,实则蕴藏大法。在家长里短的叙述里,把哭婆这个人物的性格、脾性、人品写得入木三分。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哭婆生存状态的无奈和艰辛。

《哭婆》后半部分写哭婆的哭。“阿婆这么一哭,哭到了每个人的心里,于是,像传染一样,哭声响起,逐渐升高。我也哭起来,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我妈妈搀扶起阿婆,说,阿姨,起来,歇歇。…….阿婆立刻止住了哭。她抹抹泪,又去干其他的事儿。”哭婆的哭,说穿了,不是伤心的哭,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她之所以哭得那么“真”,也许真如文末“邻居家一个常玩电脑的人说,外婆的丧事,给哭婆提供了一个哭的平台。”“阿婆哭的是她自己的'苦’”

在轻松的叙述里写出沉重的现实。

这篇小小说又一个特点,就是在叙述阿婆故事的同时,不时插入“我”的现实,和阿婆的命运形成鲜明的对照。

“阿婆讲她的大半辈,就那么几句话,几句话就把几十年说清了,太简单了。我爸爸妈妈常常设想我的未来,要怎样怎样,会怎么怎么,反正都是有出息的前景。我要做出几句话说不清的出息,像一本一本书里的故事,讲好几天讲不完,讲几个月,讲几年,讲的人们都羡慕。”

“我试着重现阿婆可能有的哭相…….可是,怎么也出不来眼泪……我忍不住笑起来……爸爸妈妈给我描绘的前景,都是充满了笑。

“外婆的故事结束了,我的故事好像要开头了——那么多亲戚都把希望放在我身上,说一看我就是一个有出息的男子汉。”

读谢志强的小小说,看似有故事,实则没有完整的、充满细节的故事。说没有故事吧,又写出了那么有故事的人物。他的运笔和常人不同,不按所谓的规则出牌,你摸不到他的路数,但你读到最后,又不觉到突兀和别扭,心里说,结果就是这样的,就应该是这样的。

《闹别扭的门锁》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就是写了一个白领的租房生活。在那个漫长的梅雨季节,主人公因为“闹别扭的门锁”而发生的几件尴尬事。在这几个尴尬事里,主人公的惶恐、惊悸、无奈、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现代都市人的无助在作者的笔下,这一切都写到了极致。

“他接受了教训,把其中的一把钥匙,像挂项链一样挂在脖子上……几天后,同事发现了这个秘密,生出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他信教了。因为同事没看见垂在衣服里的钥匙,还以为是基督教的标志。另一种是说他又回到了儿童时代,脖子上挂着家里的钥匙。不过,他对此未作任何解释。

阅读谢志强的小小说多也。但看的比较认真的是《陆地上的船长》。这篇小小说是在《新课程报 语文导刊》上看的。那期报纸上有我一篇原创。我在收到样报后,惊奇的发现“经典阅读”栏目那篇谢志强的小小说。反复读了好几遍,看得落泪。后来,在《百家故事》上连续读到谢志强魔幻小小说。有童话的美,又有心灵的思考和拷问。这次集中读了谢志强《交易》《哭婆》《闹别牛的门锁》,才知道小小说同样可以写出大作品。

2010年4期,谢志强老师主持的《文学港》发表了我的小小说《女模特与流浪汉》。今年6月在郑州,我特意拜访了谢志强老师。谢老师说,好好写,只要是好作品,我都会用的。因为这句话,我倒不敢给谢志强老师稿子了。我怕写不好。我只能安下心来,认真读书。读好书。(字数2324)


 【江东璞玉】,情感美文署名吴琼,故事报刊多用吴銎。男,1966年出生于陕西商洛。生于乡村,活于城市。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精短小说研究会副会长。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作品入选《商洛文艺丛书-文学卷》。诗歌《再别安康》入选《94,青春诗历》,《独步人生》入选《世纪末――青年诗人330家》。2005年开始小小说(微型小说)创作,作品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选载、入选各种年度、权威选本。获第七、第八界全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年度三等奖。出版诗集《爱的履历》、散文随笔集《半个苹果的爱》、小小说集《唱着生活的男孩》、《一里一里的阳光》、《一条自由飞翔的鱼》等  。          




     《唱着生活的男孩》、《一里一里的阳光》、《一条自由飞翔的鱼》、《半个苹果的爱》,有少量存书。喜欢的朋友添加我的微信18091463628(手机)


《鱼言鱼语微阅读征稿启事 

《鱼言鱼语微阅读》是一个推送精短美文作品的微信公众自媒体平台,欢迎各位积极赐稿!当前栏目设置有小小说,微(闪)小说、小小说(微小说)评论、散文、诗歌等。特别喜欢直抵心灵的文字。拒绝不疼不痒,大众化、公式化的文字。

  1,要求严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文字表达清新流畅,贴近生活。

  2,本微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删改的作者,请在来稿时注明。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文责自负。

3,请按照规定格式投稿。一律请以附件形式打包word文档(压缩包)发送。小小说(散文)三篇为宜,诗歌五首,同时附带作者简介1份、生活照1张。投稿后及时加编辑微信沟通。不按投稿规格的稿件暂不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群岛小小说》2021年第一期目录
小小说先锋派三剑客:谢志强滕刚蔡楠
江南·众生·画像—— 岑燮钧《戏中人》分享会
幸福的童年(小小说)
林普锦:黄小敏的电话(小小说/外两则)
吴琼诗歌‖蔷薇之死(外三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