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很有名的一首禅诗,写得耐人寻味,纪昀却批评:这根本不是诗

说起禅诗,可算得上历史悠久了。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六祖慧能和神秀的了。

当时五祖弘忍在黄梅修行,门下有两大弟子:一个是神秀,一个是慧能。

有一天,弘忍召集门徒,令各作一偈,以其优劣,定传衣钵。

神秀的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而慧能的偈则反其道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最后,弘忍还是把衣钵传于慧能,始为六祖。

对于佛教禅宗而言,这两首偈的意义特别重大,因为他们后来成为南宗与北宗、顿悟与渐悟的分界线。

历来,喜欢以禅入诗、入词的文人有很多,比如宋代的苏轼。

苏轼,是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的一位文人,他创作了不少艺术特色鲜明的禅诗,对后世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他特别擅长将禅理提升为普遍的人生哲理写入诗中,在自然风光或寻常见闻中,寄寓深刻的含义。

这样的理趣诗,虽然不同于唐诗的气韵和意境,但也别有一番醇厚的意味。

这些诗,有时候似乎表面上根本不写禅语、禅机,但实际上,已经把禅对世界人生的理趣无形地化入诗中,直接以其趣味、精神、意境入诗,正所谓以“禅髓”入诗。

比如他非常有名的那首《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中后两句是千古名句,之所以看不清楚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庐山之中,如果想要看清楚庐山的全貌,应该跳出庐山,身在庐山之外。

这有点像我们平时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再比如,它的这首《琴师》,也是非常有名。

我某次去饭店吃饭,看到墙上挂着这首诗,全诗虽为白描,却禅意浓重,让我呆了好一会,心中涌动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一时竟忘了身在何处。

我想,这就是禅诗的独特之处吧。

全诗为: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大意为:

如果说琴声发于琴上,那么,琴放在琴盒里为什么它就不响了?如果说是发于人的手指上,那么,为什么人们不在手指上听呢?

这首诗写得俏皮但又富有哲理,美妙的琴声既不在琴上,也不在手指上,而在于手指与琴之间的配合。

它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有关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可偏废。

此诗反映的其实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

即,如所谓“四大”,《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说:“譬如机关由业转,地火水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一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具一箧。”

《圆觉经》说:“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

《楞严经》曾对什么是“浊”有一段阐发:

“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

也就是说,“浊”是尘土和清水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的。

另一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苏轼的诗简直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

苏轼自己称这首诗为“偈”,可见确实是表现禅理的。

清代的纪昀很鄙夷地批评说:“本不是诗。”认为千古诗集中没有此体。

这个批评其实是不对的。

因为这首诗确实表现了一种发人深思的哲理,启发人们从琴声到底是从哪里发出来的这一具体问题的追问中,去体会和认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任何美好事物的产生或事业上的成功,都是主观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

同时在艺术上也有它的特点,作者所要表达的这种意思,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含蓄地蕴含在两句看似简单的发问中。

全诗妙在只提问,不作答,似愚而实智,似拙而实巧,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那么,你觉得苏轼的这首《琴诗》如何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趣谈苏东坡的哲理诗
两首禅诗,蕴含大智慧,值得细细品读
琵琶《琴诗》琴声悠悠,禅意无穷
古诗词里,人生处处见哲理
谈古代诗词分类鉴赏方法(七)
七首哲在字上,理在心中的小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