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填词基础》(二)词的押韵

填词基础

昆阳子

第二章 词的押韵

押韵是我国诗歌形式美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格律诗相比,词在用韵上是更讲究的。

一、关于词谱

词最初由于有音乐的配合,在押韵上,与当时方言比较接近,所以与近体诗比起来,词的韵部比较少。现在通行的是清代戈载根据宋词的押韵情况总结出来的《词林正韵》,共十九部。十九部中前十四部含平声、上声和去声,但上声和去声通用。这样即使将平声和上去分开,再加上入声,也只有三十三部。由此可见,词的押韵之宽。原则上,每部不得通押,但尽管这三十三部已经很宽了,实际上还是有“通押”现象。如宋张炎《梅子黄时雨 病后别罗江诸友》:

流水孤村,爱尘事顿消,来访深隐。向醉里谁扶,满身花影。鸥鹭相看如此瘦,近来不是伤春病。嗟流景。竹外野桥,犹系烟艇。 谁引?斜川归兴!便啼鹃纵少,无奈时听。待棹击空明,鱼波千顷。弹到琵琶留不住,最愁人是黄昏近。江风紧,一行柳阴吹暝。

其中:隐、紧、引、近属第六部;影、病、景、艇、兴、听、顷、暝属第十一部。不过,我们今人填词,应该严格遵守韵脚,尽量不要通押。

二、关于押韵

词韵疏密。从整体上说,唐五代词的押韵较密,一般与唐代的近体诗一样,隔句押韵,甚至句句押韵。如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就是句句押韵。宋代以后凡是新创的词调,整体上押韵较疏,有些是三四句甚至五六句才押韵的。关于词的押韵,有以下几点还需要特别说明一下:

(一)一词一韵

一首词一韵到底,不用别韵。但有些只能用平韵,有的只能用仄韵;有的是句句押韵,有些则不是。有些本体如此,另一体有改变。如《柳梢青》本押平韵,也有改押仄韵的;《满江红》本押仄韵,也有改押平韵的。

1.押平韵的:如《十六字令》《南歌子》《巫山一段云》《忆江南》《捣练子》《江南春》《忆王孙》《长相思》《浣溪沙》《采桑子》《画堂春》《阮郎归》《三字令》《眼儿媚》《人月圆》《柳梢青》《太常引》《临江仙》《小重山》《鹧鸪天》《一剪梅》《唐多令》《破阵子》《风入松》《满庭芳》《水调歌头》《沁园春》《多丽》《六州歌头》《八声甘州》《扬州慢》《望海潮》……

句句押平韵的,如宋蒋捷《一剪梅 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云帆卸浦桥?银字筝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间隔押平韵的,如宋韩元吉《江神子 金山会饮》:

金银楼阁认蓬莱。晓烟开。上崔嵬。风引孤帆,谁道却船回。鹏翼倚天鳌背稳,惊浪起,雪成堆。 翩翩黄鹤为谁来。醉持杯。共徘徊。四面江声,脚底隐晴雷。织女机头凭借问,何处更、有琼台。

2.押仄韵的:如《归自谣》《如梦令》《天仙子》《生查子》《点绛唇》《卜算子》《谒金门》《好事近》《忆秦娥》《烛影摇红》《醉花阴》《望江东》《鹊桥仙》《夜游宫》《踏莎行》《蝶恋花》《渔家傲》《千秋岁》《离亭燕》《解佩令》《青玉案》《玉街行》《洞仙歌》《满江红》《天香》《声声慢》《剑器近》《东风第一枝》《念奴娇》《水龙吟》《贺新郎》《兰陵王》《莺啼序》……

句句押仄韵的,如五代韦庄《谒金门》: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无力,不忍看君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间隔押仄韵的,如宋陈亮《念奴娇 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二)一词多韵

1.仄韵换押,上片用甲韵部韵,下片换乙韵部韵,此种多属变体。如五代韦庄《木兰花》: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2.上片先押甲部韵后押乙部韵,下片仍先押甲部韵后押乙部韵,重复上片韵脚位置。如宋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3.平仄换韵

(1)先押甲平韵,再换乙仄韵;或先押甲仄韵,再换乙平韵。如《南乡子》二平韵,三仄韵。《河渎神》四平韵,四仄韵。《蕃女怨》四仄韵,二平韵。《清平乐》四仄韵,三平韵。南唐李煜《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2)先押甲仄韵,再换乙平韵,另换丙仄韵,又转丁平韵;或是相反,先押甲平韵,再换乙仄韵,另换丙平韵,又转丁仄韵。如《昭君怨》、《菩萨蛮》、《虞美人》、《减字木兰花》等。如宋苏轼《菩萨蛮·润州和元素》:

玉笙不受朱唇暖,离声凄咽胸填满。遗恨几千秋,心留人不留。 他年京国酒,堕泪攀枯柳。莫唱短因缘,长安远似天。

如唐王建《调笑令》:

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船头江水茫茫,商人少妇断肠。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

(3)平仄韵各几部,交叉相叶。如唐薛昭蕴《离别难》:

宝马晓备雕鞍,罗帏乍别情难。那堪春景媚,送君千万里。半妆珠翠落,露华寒。红蜡烛,青丝曲,偏能勾引泪阑干。 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出芳草,路东西。摇袖立,春风急。樱桃杨柳雨凄凄。

这首词的韵脚:鞍、难、寒、干是上平声十四寒;媚是去声四寘,里是上声四纸,通用;烛、曲、绿、促是入声二沃.迷、低、西、凄是上平声八齐;别、咽、说是入声九屑;立、急是入声十四辑。共六部韵,交互错杂,最为复杂突出。

(三)平仄通叶

一首词中,平仄韵在同一部中通叶。如《西江月》,四平韵叶二仄韵,上下片各半。《醉翁操》,上片十平韵,下片七平韵,一仄韵。《渡江云》,上下片各四平韵,下片一仄韵。《曲玉管》,上片二仄韵、四平韵,下片三平韵。《哨遍》,上片五仄韵、四平韵,下片五平韵、八仄韵,参差相叶。如清杜文澜《渡江云 梦游焦山》的“耸”字韵:

天风吹广袖,松寮乍倚,奇气顿蟠胸。似曾相识处,偏不分明,山色有无中。清游屡倦,算者番、健撇枯筇。但怪得、铭忘瘗鹤,绝壁乱苔封。 匆匆。沙鸥卧雪,阵雁啼霜,伴吟肩独耸。飞尽了、岚光烟翠,海镜涵空。长歌待唤鱼龙听,又怒潮、惊起疏钟。残醉醒,一江淡月孤篷。

需要说明的是,平仄通押不是在任意韵脚处的平仄通押,每个韵脚处或平或仄都仍是固定的。

(四)叠韵

1.一字相同而连用。如《钗头凤》上下结:错!错!错!莫!莫!莫!《醉春风》:恨!恨!恨!

2.两句相同而连用。如《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调笑令》:团扇,团扇;弦管,弦管。《如梦令》:争渡,争渡。《丑奴儿》:爱上层楼,爱上层楼;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3.两句末字相同。如《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思悠悠,恨悠悠。《醉花间》:深相忆,莫相忆。《一剪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独木桥体。特殊的押韵形式,一韵到底。

三、几点特殊说明

(一)诗词韵脚的区别。从韵脚在句子里的位置看,词跟诗一样,以句末用韵为常例。但在诗中,每韵都必须完整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词中也经常在逗断处用韵。如《霜天晓角》:“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中的“尾”字韵。还有的韵在句中非正规停顿处,甚至一句之中各词语之间互相押韵。如周邦彦《兰陵王》:“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识”字句中入韵。苏轼《醉翁操》:“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然”“圆”“山”都是句中韵,相互押韵。

(二)入声韵与上去声韵。上声、去声和入声韵都属于仄声韵,凡用仄声韵处,可用入声韵,也可用上声韵或去声韵。同韵部的上声韵和去声韵可以通押。但入声韵原则上独用,不能与上声、去声韵通押。

(三)有些仄声调词以押入声韵为宜。如《丹凤吟》、《大酺》、《兰陵王》、《西湖月》、《解连环》、《雨霖铃》、《好事近》、《浪淘沙慢》、《暗香》、《疏影》、《曲江秋》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天学格律(下)
中国诗词之基础概述
诗词写作漫谈 (上篇)
月窥墙 王谢堂空燕子忙 10首词介绍10个填词必备的小知识
诗词之美:平平仄仄中蕴藏的情感密码
闲话写诗十:词牌变体的特征及词牌别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