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孩子“爬”向成功

让孩子学会学习系列(31)

让孩子“爬”向成功

01

故事新品:神探与小偷    

有个人是个侦探迷,特别崇拜神探柯南。每天晚上下班回家,用钥匙打开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卧室大喊:“出来!快出来!别再躲了!我看见你了!”一连喊三遍后没人回答,才去洗澡,然后上床踏踏实实的睡觉。

这一天,他晚上回到家,打开房门后又是一通大喊。不过,这次等待他的不是寂静,而是真的从床底爬出来一个小偷……

02

婴幼儿爬行的目的性原理    

    这个小偷为什么会自己从床底下爬出来?是因为他以为主人真得发现了他。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是主人的喊话。所以,小偷的爬,是因为听到了声音,是一种朝向声音的、有目的爬。

   八个月左右的宝宝就开始会爬了。他的爬绝不是漫无目的的为爬而爬。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宝宝的每一爬,都有极强的目的性:要么是看见了什么东西?要么是听见了什么声音?要么是嗅见了什么香味?

宝宝为什么要爬?是因为他要获取知识。因此,宝宝的爬行是一个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看起来简单,而实际上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爬行之前,宝宝先要进行观察、倾听等,确定自已感兴趣东西;然后,断判出东西的方向、位置,最后协调四肢行动,获得成功后会产生满足和愉悦。

由此看出,宝宝的爬行先是一个眼耳鼻等感官系统获取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进行综合处理、作出判断、决定;然后对四肢发部命令,协调全身达到目的系统性综合工程。这个工程中的信息传递先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最后又由外到内,反反复得,在大脑各区域之间,身体各部位之间来回数次运行,当然会促进大脑智力的提升,身体的协调发展。

宝宝这种有目的的爬行我们可以叫做婴幼儿爬行的目的性原理。

03

让孩子“爬”向成功

    读懂宝宝爬行的目的性原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宝宝进行针对性的爬行训练。

    首先是培养宝宝实现目标的成功感。

    家长可以把宝宝感兴趣的玩具,放在一个合适的距离,引导宝宝爬向玩具。

    刚刚开始学爬行的宝宝,四肢力量不够强大,爬行的距离可能有限,因此,玩具不能放得太远。否则宝宝就可能达不到目标,从而产生挫败感。对小宝宝来说,如果经常达不到目标,就可能使其丧失爬的信心;这时,大人也不要轻易地将玩具拿给孩子,帮助宝宝完成目标,这样会使宝宝产生依赖感,凡事不再努力。

    因此,玩具放置的距离非常重要,一定不要太近,太近了使宝宝锻炼不足,太远了,宝宝又难以完成。

    多远的距离合适,因每个孩子的个体不同而异,没有固定的标准,全凭家长对宝宝的身体发育、活动情况仔细观察后,作出综合判断,这对每一个家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爬行,达到目的,获取到东西(或知识)才会产生成就、成功、愉悦感,才会产生持续爬行的强劲动力!所以,家长在训练孩子爬的过程中,首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要有意识的让孩子获得成功!

04

结语:让宝宝获得成功感是爬行训练的第一要则  

   爬是孩子智能开发和身体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而要让孩子对爬感兴趣,自己想爬、愿爬、乐爬、会爬,家长的科学引导是关键!

   对宝宝来说,爬有所获是激励其爬行的根本动力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在对宝宝进行爬行训练的时候,心中一定要牢记,要让宝宝成功,但是同时要谨记,这个成功,是宝宝自己,通过身身努力获得成功!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本文为平湖一柱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6岁早教训练方法
宝宝的大脑营养,你给了吗?
要想宝宝变聪明,先要培养他手指的灵活度,2至12个月宝宝训练法
宝宝这样“玩”玩具才更聪明,家长别忽视了
宝宝是哪种学习类型,洗澡时表现明显,因材施教孩子更出色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