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农村学校留住教师,当撕下“乡下教师”标签,打破乡村教师终身制

【平湖一柱 第1118期】

今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2号),吹响了加快乡村温馨校园建设的号角。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出台方案,从学校布局到办学条件保障,从校园安全到校园文化等各方面都给出了乡村温馨校园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可歌可赞。毫无疑问,建设乡村温馨校园,硬件设施设是前提、基础和保障,但好马配好鞍,好车还要好司机,我以为,建设乡村温馨校园,还要为乡村校配上好教师。

实事求是地说,近年来,乡村教师的专业水平、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正逐步提高。但我们也当正视,当下农村教师严重缺乏——老教师退休,新聘教师下不去、留不住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里面有经济待遇、专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但我以为,“城乡教师有别”教师管理体制当是根本。

当下的教师体制,是按行政区划管理的。一个县区,有县直和乡镇区分,一名教师一入职时“分配”到哪里,他一辈子就会“圈定”在哪里,并就此贴上地域的标签:如果“分配”到县直学校,就是“城里教师”;如果“分配”到乡村任教,就是乡村教师。这个“乡村教师”标签一旦贴上,一般就会跟他一辈子,要想撕下这个标签变身“城里老师”,那是极其不容易的事,是极个别人的事,过去是靠调动,现在是凭考聘。

而过去所谓的调动,主要是要凭关系,靠送礼。否则,不要说调到城里,就算从村小调往镇驻地的中心校也是不可能的。

我1986年到乡村任教,迄今已有三十四年了。这些年来,因“工作需要”理由而调动的,不能说没听说过,但绝对屈指数得清。

现在,政务公开,“关系不敢使了”“送礼不敢收了”,直接“调动”不好办了,于是就有了“借调”,编制在乡下,人却在城里。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里学校、学生激增,师资也严重不足。城里缺教师咋办?从乡下遴选优秀教师是各地的通用做法。这也是当下乡村教师实现龙门飞跃——变身“城里教师”唯一通道。

一名乡村教师如果“遴选不上”“借调不成”,那你一辈子注定就是“乡村教师”了。而“乡村教师”和“城里教师”有没有差别?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虽然现在国家给乡村教师发放了各种补贴,但依然难以将人留住,但凡城里有教师遴选,乡村教师仍是趋之若鹜。

去年暑假期间,笔者所在县从乡镇遴选教师到县城,虽然在年龄、学历、教学成绩、教学荣誉等方面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但报名依然火爆。遴选30名教师,报名者竟然多达200余人,如果不是条件“苛刻”——对年龄、教学成绩和教学荣誉进行严格限制,报名过千我想也是很正常的事,甚至包括像我这样年过半百的老教师,也不乏“进城”的想法。由是观之,虽然同样都是做教师,但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哪个好?乡村教师的“用脚投票”最有说服力。

“乡村教师终身制”不但圈定了教师工作、生活的范围,更给出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上限极顶”,还影响着后来子女入园入学教育、当下以至于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因此,乡下教师,不仅仅是个人“待遇多少”“工作环境优差”的问题,还关乎着家人一生甚至后辈的生活质量、前程幸福……因此,笔者以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教师问题,唯有打破乡材教师终身制,像公务员一样,给教师揭下“城里”“乡下”的标签,实行县域教师统一配备,建立起合理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让教师没有了城乡之分是根本。

“城乡教师有别”教师管理体制,有着历史的原因。在过去,公路不畅,交通不便,同一个县,以县城为中心,最远的乡镇要百余里。因此,过去人们的居住是以乡镇为单位的,这是为了上班和生活的方便。

现在,公路畅通,交通方便,私家车几近普及,更有近年来县城房地产发展迅猛,很多教师在城里购买了住房,白天在乡下上班,黑夜回城里居住已成为教师中的大多数。

以笔者所在镇例,在岗教师300余人,真正长期在乡下居住的不过几十人,且大多是老教师,40岁以下的教师,全部都居住在县城里。其他乡镇情况也大抵如此。因此,单从居住这方面来说,城乡教师的差别已然不大。现在交通又方便,因此,无论是在城里和乡下,上班都是从县城出发,这就为“县管校聘”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2020年将在全国推行。真诚希望,“县管校聘”机制,能打破了城乡教师的身份局限,撕掉“乡下教师”的身份标签,让县域内教师身份平等起来,让优秀教师不再是城里学校的专利,而是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带动、推动学校、辖区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实现城乡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

有理由相信,2020年,是乡村教育大发展的一年,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和教师县管校聘工作,定当成为乡村教育大发展的两大推手,二者的尽快落地,定能实现乡村教育性质的历史变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教育均衡化,让乡村孩子和县城孩子一样,接受更好的教育,“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乡村教师流失严重
一种叫最美的十字架
城里很多老师想回乡镇学校?选调进城难,要想再回乡村就更难了
重新热闹的县城
【陇上评论】正确处理城市和乡村的关系——甘肃发展导向系列谈之四
【乡村振兴大咖说】2021年第25-28期合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