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司马懿装病

看史书,事实上都是在看历史人物,能够被写进史书里的都不是一般人,尤其是同时代的人,如果年龄、能力、职务、家境等条件差不多,大家就会比谁混得好,也就是谁会更成功一些,

所有的争权夺利都由此展开。

其实,仔细一想,真正的胜利的人是那个活的最长的人。

比如有些退休老头儿,整天在中心广场嚷嚷退休金低,你多活几年不都有了?!

今天老羊借热播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说司马懿。

东汉末年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长时期的乱世,乱的没法再乱了。

乱世有一个特点,胡传魁说的: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

所有的乱世,都是英雄辈出,

可这个时期,很多英雄都很短命,

所以老羊说:乱世流星,快赶上流星雨了。

大家耳熟能详的,

曹丕,40岁,曹植,41岁,郭嘉38岁,孙坚,37,孙策25,诸葛亮、53,

荀彧、49,法正、45,鲁肃、45,周瑜、35,杨修,44,

上面这些都是和司马懿同时期的人,有的比他大几岁,有的比他小几岁,但无论大小,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比司马懿死得早。

和司马懿同年的庞统,也只活了36岁,

而司马懿活了72岁,比曹操(65)、刘备(62)、孙权(70)、汉献帝(53)活的都长。

诗写得好的(三曹)死了,聪明的(杨修)死了,长得好看的(周瑜)死了,阴谋诡计最多的(诸葛亮)死了,最能打的(孙策)死了......

尤其是和司马懿成为对手的诸葛亮,比司马懿早逝17年,

总和他作对的杨修比他早32年。

后来人们有那句成语“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来讥讽司马懿不如诸葛亮。

其实人们都错了,活着,才是胜利。

生逢乱世,几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曹操集团内部也是明争暗斗,司马懿身处高位,不但要出谋划策,还直接指挥作战,能活那么久实属不易。

身体不好的能累死,酒量小的能喝死,胆子小的能吓死(谁说的来着?)

东汉名士崔琰和司马懿的大哥司马郎关系好,在司马懿还没出来做官的时候就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电视剧里司马朗有些愚笨,事实上不是那样的,不然何以能成为崔琰的朋友?

201年,司马懿22岁,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早就有名气了。

那个时候,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

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

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电视剧里演的是他自己用马车把双腿压断,而不能出去做事。

又过了几年,曹操做了丞相,又派人去找司马懿,曹操对使者说,他再磨叽,就咔嚓了他。

其实曹操已经知道他在装病了,曹操多精明呀。

司马懿一看丞相急了,想要他命,于是就扔了拐杖,上任了,活着,是最重要的。

这是司马懿第一次装病。

审时度势,知进退、懂荣辱,不一条道跑到黑,这应该是司马懿最基本的性格。

包括后来诸葛亮的空城计,都是抓住了司马懿不愿意亏掉老本儿的心理。

等他官居高位时,也常告诫子弟们说:“盛满是道家所忌的,春夏秋冬尚且往返推移,吾有何德能居此高位。减损再减损,或可以免于祸啊!”

可以吃小亏,但不能蚀老本。

不管自己有多大的本事,千万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前进容易后退难,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一直倡导的,努力、进步、建功立业......

很多人都是被这样忽悠死的,包括诸葛亮。

手把青秧插野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 

后退原来是向前.

所以,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撤退,(电视剧潜伏台词)

曹操死了、曹丕死了,曹睿继位,曹睿也是短命,238年去世,年仅36岁。

而此时,距离司马懿去世的251年,还有好多年。

不死就得干,还得好好干!

新继位齐王曹方年仅8岁,刚上小学一年级。

受遗诏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一起辅佐幼帝。

曹爽是曹真的儿子,属于皇族近枝,没多久,就把司马懿给排挤出去了,让司马懿任了一个虚职。

曹爽当权后,就使劲的折腾,任用自己的亲信,还发动对蜀国的战争,造成国力空虚,开始,司马懿还劝劝,不听,后来司马懿也就不说话了。

正始八年(247年),曹爽用心腹何晏、邓飏、丁谧之谋,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一时曹爽兄弟“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时人为之谣曰:“何、邓、丁,乱京城”。

五月,司马懿伪装生病,不问政事。

特能装,曹爽不放心,派李胜去看真假,

司马懿假装病的特重,让两个侍婢扶持自己,要拿衣服,拿不稳,掉在地上,还指着嘴说渴。

侍婢献上粥来,他用口去接,汤流满襟。

李胜说:“众人以为明公原来的风疾复发,没有想到贵体病成这个样子!”

司马懿故意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年老卧病,死在旦夕。君当屈身守并州,并州接近胡人,应妥善为之戒备。恐怕不能见面了,把儿子师、昭托付给你。”

李胜出来后对曹爽说:“司马公已像尸体一样,卧床不起,只有残余之气,形神已经分离,不值得忧虑了。”以后又说:“太傅不能康复,令人忧伤。”

如果司马懿不死,到现在也能是个一线男星。

快死了,不用担心了。

三国那个时候装神弄鬼的太多。

司马懿表面专病,暗中调集力量,这次装病,装了有半年多。

不久,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这是249年的事。

别看你现在折腾的欢,将来一点一点拉清单。

社会是矛盾的,而人的内心更是矛盾的,

这在司马懿身上体现的最突出,所以后世对他的评价也不一样,

最先评价司马懿矛盾的是李世民:

李世民为《晋书·宣帝纪》作史论,指出了司马懿在性格、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的矛盾或曰不平衡,原文太长,摘一句:

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

做人也不能像荀彧那样老实,荀彧被成为东汉最后一个君子,曹操对他不满意,送来一个空的食盒,荀彧就服毒自尽。

孔圣人的书读多了也要命呀!

吴秀波演的司马懿挺好。

这几天太热,老羊看书的房间还没有空调,着实热,珍惜劳动,从关注老羊铲史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家归晋的背后——司马懿剩者为王的原因?
三国智慧论:“剩”者为王与赢者通吃,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
司马懿:明处忍,暗处狠,大事成
时间,最能看清人心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有城府|鬼谷子
真实的司马懿: 未有一心隐忍,却仍心狠手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