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居城市,我们如何远离恶邻


城市生活,如何选择邻居。

也是令人困惑的一个话题。

2.

房地产快速开发,加速了城市化进程,老的城区改造和大量的的农民工进城,一下子就让人们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空间。

万丈高楼平地起,邻里之间不认识。

孟母三迁的故事太老套,老的常常让我们把这个故事忘掉。

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

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那个时候重农轻商,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

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

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这应该是学区房的鼻祖,搞房地产开发的人应该把孟母供起来。

其实,还有一个故事,比孟母三迁还要有意义。

千金买邻

3.

张蓬仙是吉林人,1913年和周恩来一起考进了南开学校,1916年,张蓬仙返乡,周恩来作诗《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相逢萍水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
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
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待得归农功满日,他年预卜买邻钱

其实,千金买邻比买学区房还要重要。

《南史·吕僧珍传》记录这个故事,吕僧珍廉洁奉公、品德高尚,受到了人们的称颂。

有位名叫宋季雅的官员告老还乡到甫袁州后,特地把吕僧珍私宅邻家的一幢房屋买下来居住。一天,吕僧珍问他买这幢房子花了多少钱,宋季雅回答说:“共花了一千一百万。”

吕僧珍听了大吃一惊,反问道:“要一千一百万,怎么会这么贵?”

宋季雅笑着回答说:“其中一百万是买房屋,一千万是买邻居。”

吕僧珍听后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跟着笑了起来。

4.

乡土中国。

大规模的城市化只是近三十年的事,与几千年的乡土文化相比,太短。

我们还没认识城市,就已经进入了城市,人为的城市大跃进带来了很多问题。

大连女童遇害,人们愤怒的是凶犯不满十四岁而免于刑责,这是因为有所谓的法律。

早在西南联大的时候,费孝通就提出了法律不是在“明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力”,这样的法律就会让凶犯和所谓的精神病患者逃脱应有的惩罚。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

所以,有的法律判决惹人怒。

费孝通的这篇文章叫《无讼社会》,在法律判决之外,还有乡村调节: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曾在乡下参加过这类调解的集会。我之被邀,在乡民看来是极自然的,因为我是在学校里教书的,读书知礼,是权威。其他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最有意思的是保长从不发言,因为他在乡里并没有社会地位,他只是个干事。调解是个新名词,旧名词是评理。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竟拍起桌子来法一阵脾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我那时常觉得象是在球常旁看裁判官吹叫子,罚球。

一大群人,包括街坊邻居、族里长辈,对邻里纠纷做出评判,对“坏人”给予处罚,对所有人都是一次教育,中国社会,终究是乡邻社会。

代表官方的“保长”,在这里是没有发言权的。

朝阳群众,有时很管用

5.

长沙9岁男童遇害,人们更愤怒的是最初的消息:百人围观而无人出手相救。

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一个9岁的男孩竟然就这么被活生生地打死了!男子施暴过程中,如果有一个人伸出援手,孩子就有可能不至于丧命。然而,整整30分钟,竟然没有任何人上前制止,直到其父亲得知消息后赶来才将男子制服。这样的事情,令人心痛,更令人悲哀!

物业保安管理、基层组织、见义勇为等等等等,此时此刻都哪里去了呢?

市场化不是无政府化,平时我们说的各种安全管理的网络,关键时候都不见了。

过去的时候,农村里多是亲属相邻、熟人社会。

最初的城市,四合院也好,胡同也罢,共用一个水管、一个公厕,彼此之间都熟,有事搭把手,都很和谐。

电影《今天我休息》

后来出现的带有福利性质的家属楼,也多是同一个单位的职工,楼上楼下的都是同事,谁家来个亲戚,全厂都知道。

商品楼改变了一切,没有一点关系的人突然之间就住到对门了:冷漠笼罩着楼道。

后来有消息说:冯某华在行凶前,已经有人看见他在一个楼下拿着凶器转悠很长时间,这期间如果有人向小区保安或派出所报告,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此刻,人们多么需要朝阳群众呀。

6.

社会治理总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管理者如果再不善于借鉴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各种管理办法都是在血案出现之后,才引起重视,才制定措施。各种悲剧势必还会发生。

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我们谁都逃离不了恶邻。

城市化已经很多年了,为什么我们还没有营造出一个和谐的邻里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有何深意?读懂老祖宗的话,受益无穷
第四篇里仁之第1章
买屋与买邻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7页
​每日一典:千万买邻
“千万买邻”--什么邻居这么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