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孤独的拓荒者”,这是一篇关于一汽-大众西南基地的推送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篱笆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岸里暖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便成为一种让中国作家不断提起并重复模仿的“奇观”奇特景观。

事实上,在很多中国作家的作品中都能寻到马尔克斯的影子——苏童的《1934年的逃亡》、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的《兄弟》等。这么多一线作家竞相模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新鲜别致、意味深长,也意味着“万事开头难”:毕竟,这个开头,马尔克斯写了三年…… 

同样的,多年以前,在很多汽车品牌还没出现,中国汽车市场新生伊始时——如今拔地而起的厂房,如果回过头来“指指点点”,也都曾是没有名字的荒原。

作为中国汽车市场拓荒者之一,一汽-大众如今取得的成就不言而喻。人们羡慕它的江湖地位,或者试图模仿它时,往往忽视了这背后对中国市场的前瞻、布局和定位的力量。

一个生产基地的西部拓荒

《百年孤独》讲述的是一个家族拓荒者的故事。而一汽-大众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就是一个汽车企业,在中国西部地区“拓荒”的样板。

成都分公司是一汽-大众继长春一厂、二厂之后建成的第三个生产基地,成立于2009年5月8日。彼时,成都龙泉驿区还是荒地一片,2000余亩的土地上,还没有今天的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更没有周边的发动机厂、零部件园区或者物流园区。

舆论普遍认为,作为一汽-大众首个总部外设立的制造基地,这一重大历史决策不仅首次将代表业界高品质标杆的“大众基因”引入西南,填补当地高品质轿车制造空白,更拉开了一个汽车制造基地的传奇序幕。

如果说马尔克斯创造了马孔多小镇,一汽-大众影响了中国汽车工业,那么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则重构了成都的汽车工业,创造了自己的时代。

一座工厂的德系样板

从零开始建成一个汽车生产基地,这是拓荒者的创业之歌。回看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的建立过程,不难发现,为了在基础薄弱的四川地区牢牢扎根,成都分公司完全建按照德国大众先进理念布局建造,以制造高品质产品、传承原汁原味德系品质的初心,开启了之后的道路。

近十年前,成都的汽车工业,特别在轿车制造领域,可谓零基础。不仅上下游供应商不全,人才更是稀缺,想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实现“零的突破”,一汽-大众一方面将大量人才从长春引入四川,另一方面,决意在这里竖立起一个“德系工厂”的标杆——以高标准,定义并带动成都汽车制造业未来的方向。

不久前,汽车有智慧见证了“精进制造,创享非凡 一汽-大众携手成都十周年”庆典。以此为契机,我们了解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在“看不见”方面的实力。他们是如何在“拓荒之路”上坚持自己的德系之道呢?

见微知著,以总装车间为例,成都分公公司所采用的MQB模块化装配工艺,对经过的这里的每一台车的所有关键拧紧点,都采用EC/NC电动智能扳手进行操作,并通过拧紧网络监控系统对拧紧情况进行控制、记录,过程中的核心数据,都将上传至德国总部,15年可追溯。

消费者不可能人人有机会目睹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里发生了什么,也无法去感知生产过程的严苛,但恰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所说,“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通过苦练内功,精益制造,市场记住了捷达的耐用、铭记了一汽-大众高质量的产品品质,这就足够了。

一辆车的工厂之范

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大工艺”不仅有德系的师承,也有着不断精进提升。除了“空腔灌蜡”、“激光焊接”等大众同步的工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也始终推动着工艺标准的提升,刚刚落成的新焊装车间就是一例。

新焊装车间首次应用电伺服焊枪、首次采用KUKA电伺服焊钳、最先应用SKS焊接系统、最先应用FFT框架,超声波无损检测完全替代传统非破坏性检测,总成零件质量抽检首次全部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焊点检验范围提高至100%。与此同时,率先采用的电气标准VASS,统一的电气标准来打造柔性化汽车生产平台,是大众集团乃至整个汽车行业标准化程度、集成度、先进程度最高的电气标准之一。

分析人士认为,坚固耐用是大众的标签,焊装工艺也一直是大众的骄傲,全新焊装车间落成,不仅仅在技术上精进,更是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和一汽-大众,德国大众永不止步,探索巅峰的最好体现。

而成都分公司的工艺提升,对员工和供应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人才与产业链的升级。因此,伴随着成都分公司的发展壮大,四川院校对于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及标准不断提升,世界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也纷纷涌入成都龙泉驿——而伴随着人才、产业链、交通条件的升级,更多的汽车企业也先后入驻实现突破。

一种体系的品质护航

不止步于此,成都分公司的前行之路,不是从无到有,而是更大的跨越。以新焊装车间的落成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升级,是对产品质量的升级,也是一汽-大众为迎接汽车负增长时代的质量护航,是一汽-大众体系能力升级的一部分。在汽车有智慧看来,这是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面临新挑战,进行“新拓荒”的序曲。

无论是狼堡、长春还是成都,当一种力量接近极限的时候,潜意识就会去一次次寻找新的超级力量,一次次提升和突破。一汽-大众的企业成长,就是这样一个体系能力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品质标签,不仅是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的财富,也推动着成都汽车制造业在品质化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结 语

开创于近十年前的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创立之初,就塑造了汽车制造的多项领先:产能爬坡速度快,生产节拍速度快,在保持节奏同时实现高品质、高质量生产,通过先进工艺,引述成熟、模范员工故事,内部流程各项梳理,使其工作高效有序,堪称不可多得的优秀典范。十年后,成都分公司以新焊接车间落成为代表的一系列工艺升级,让制造水平更精进、助力新产品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再塑一汽-大众乃至全国汽车生产基地先进高端典范。

可以预见的是,完成西南拓荒的一汽-大众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会被更多中国本土企业效仿。如同许多年之后,当中国作家写下自己小说开头时,将会回想起第一次看到《百年孤独》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最后一句话告诉了世人一切。所以,一汽-大众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用近10年的时间,写下了一个精彩的开头。这个开头欢迎被借鉴,但从未被超越。

汽车有智慧

真实  |  启迪  |  睿智

商务微信:xuan18621718528

关注Futurauto
拥抱新能源汽车未来


2014年7月28日创刊

最早的新能源汽车平台

流量较大的智慧汽车平台

专注评测、视频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

汽车有文化媒体集群成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造一款好车有多难?离开这几个因素等于零
【e汽车】看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如何练就“上乘内功”?
自动化程度高 参观一汽-大众成都工厂
探秘一汽-大众西南基地丨十年见证“成都速度”,发展不忘绿色环保
刘战楠:成为标准制定者 |《至精至善》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成都16小时 她给成都留下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