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得源:汽车消费,不得不提的存款、需求、政策三维悖论

1

“敛汉烟,收楚雾,熨江流。

疫情就像是一场暴风雨,席卷了中国的社会和经济,虽然称不上满目疮痍,但不少人已经感受到了严峻的压力。即使是现在疫情有所缓解,但人们期待的报复性消费也并未如期出现,尤其是经济拉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汽车产业。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一季度中国乘用车销量仅为287.7万辆,同比减少45.4%。4月前两周(1~12日)的乘用车市场零售总体回升相对较快。前两周日均零售2.77万辆,同比降幅已经收窄至12%。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从恢复进度看,需求爆发式增长的现象还不突出,目前逐周快速提升的销量同比表现还是平稳。

个中原由在哪儿?“当前社会一个重要矛盾,是人民群众疫情后日益强烈的报复性消费的需求,和口袋里没钱之间的矛盾。”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一言道尽疫情过后的“消费悖论”。

2

“疫情会改变中国年轻人的消费生态。”有关经济学家早有预言。

不得不说,此次疫情就像是一次死亡提醒。疫情的发生似乎在告诫着所有人:“疾病”“死亡”并非遥不可及。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很多人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心理焦虑。

揆诸现实,或许经过此次疫情,更多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去思考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去探求自己真正的消费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3月中旬发布的数据,今年1-2月份,代表消费力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其中,餐饮、服装鞋帽、金银珠宝、家电、汽车这几个大类的降幅更是超过了30%。

不难发现,在焦虑心态的作用下,会有更多人重新评估自身的消费优先级。或许,在经过短期的“报复性消费”之后,一些人会选择减少非必需品的消费支出,从自身实际出发,理性消费。

所以,更多人放弃报复性消费,转向报复性存钱。

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共增加8.07万亿元。相比2019年同期人民币存款增加6.31万亿元来看,多增加了1.76万亿元。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能带来最大安全感的就是存款,如此,大多数普通人的消费行为必然趋于保守。

可有可无的消费或者舍弃或者延后,只保留满足最基本生存需求的必要花销——这种消费可以称为生存性消费。而购车作为更高阶的发展性消费,是首先会被放下的。

3

需要注意的是,被放下不代表没有需求。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受疫情影响,在原本无购车计划的受访者中,有近半数的消费者(48.8%)表示“可能会”或“一定会”购车,说明疫情对于人们是否购车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在存款需要和购车需求的悖论中,消费者会怎样选择?

“可能要把预算降一下,考虑一些15万以下的新车,反正现在汽车差异也没那么大。”一位受访消费者的想法很有代表性。

来自3月份的销售数据也可以看出,上汽通用五菱这样的低端售价产品增幅居高,零售端销售突破13万辆。长安品牌销售也是如此。“之前中高配车型比例较高,现在中低配购车人群比例逐步提高。”长安汽车4S店销售如此表示。

“这可能是个双刃剑,一方面自主品牌会有发展机会,因为自主车型价格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可能会让自主品牌的向上之路受阴,因为消费者对于自主高端车型还是会有不信任感。”业内专家对汽车有智慧如是说。

这不是危言耸听。

从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的汽车消费市场来看,虽然号称汽车寒冬,但豪华品牌似乎未见实质影响。数据显示,在豪华车领域,奔驰、宝马相继进军乘用车企前十强,特别是奔驰3月份同比仅出现微降,这放在同比4成降幅的市场中特别亮眼,这也足以说明,豪华品牌整体受到疫情影响较小,购买人群可支配收入预期变动较小,一二线市场的豪华车消费并未受到阻碍。

这当然不能简单地用消费升级或者降级来衡量,只是中国的汽车消费人群以及汽车消费观,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时下,年轻人的购车意愿正在不断下降,汽车正从一种家家渴望拥有的产品变成一种服务,他们不追求过高的价格与太过奢侈的感受,而是强调拥有某种象征性的意义和态度。

4

当然,中国汽车环境除了受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的影响外,还有就是国家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截至一季度末,汽车有智慧统计发现,在国家层面,促进汽车消费措施层出不穷,诸如: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降低二手车经销增值税税率、支持淘汰老旧柴油货车等政策措施。而具体到地方上,多地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举措,开展多样性活动,推动汽车消费加快回补。

比如一二线限行限牌城市增加牌照指标,直接推动汽车的首购、增购需求,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等地已经陆续增加牌照额度指标,效果立竿见影;也有通过补贴推动换车换购需求,比如最早广东佛山、江西南昌等地,通过上千元购买新车的补贴,拉动汽车消费;还有通过汽车下乡的方式,推动农村地区的新车首购消费,以及通过推广发展新能源、网约车的方式,刺激汽车消费增长。

而这些政策的推动已有成效,4月份车市前20天回暖明显,零售跌幅收窄至7.3%,批发跌幅收窄至5%。但从长远来看,这个回暖更多是2-3月份疫情中原本应有的汽车消费的延缓现象,中国汽车消费压力依然严峻。

5

那么不确定性之下,车市的增长点将会集中在哪些方面?新能源迎来利好是业内的共识。

从目前来看,包括北京、广州等多地政府推出的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都提到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支持,这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市场消费。另外,特斯拉的口碑效应,新基建的加速,尤其是充电网络的加速布局,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但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扩大蔓延,造成国际油价的暴跌,让新能源汽车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一般来讲,新能源汽车当前电池占电动车成本在40%左右,也是电动车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但是,较低的用车成本则抵消了新能源汽车的高昂售价。

当前油价暴跌,中国油价会触发“地板价”,即92号汽油价格跌至5元左右,这样一来每公里的用车成本就下降至0.4元,和纯电动车的用车成本已经在进一步缩小。而且还不需要付出充电这样的时间成本。

芝加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份研究估算指出,如果国际油价超过350美元/桶,那燃油车将会被电动车彻底淘汰。如果油价只维持在50美元/桶,那电动车的发展就会比较艰难。

显然,复杂的全球市场形势无疑给正在培育市场阶段的新能源汽车浇了一盆冷水。

6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所言:“消费是个神话,它是当代社会关于自身的一种言说,是社会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

汽车行业更是如此。

对于消费者来说,“有钱花+愿意花”构成了消费潜力,但这不意味着潜力能够顺利转化为动力,更何况现在的消费者并没有完全达到“有钱花”的能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关键是老百姓挣钱越来越难各类生活成本高导致消费信心趋于保守;全球经济大幅降温下行直接影响了市场消费需求。这可不是什么唱衰,这是真真切切的市场经济现象,描述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当然也不是什么唱衰。”

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市场是否饱和,政策如何推动,为何汽车销量持续下滑,或许消费者才是最清楚的。

采写 | 王得源

编辑 | 敬远之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我们的10W+和爆款文章

车轮都要气哭了别人年终奖发玛莎拉蒂发宝马中国最富的三个村子,街上停满宝马保时捷悍马全村买,路虎放牧用!16岁富家女月花5万元,出门各种豪车车队!第一次穿绿衬衣接受记者采访的俞经民说了什么?

汽车有智慧

真实  |  启迪  |  睿智


虽然关注汽车,更关注

新能源汽车的另一种可能

关注Futurauto
拥抱新能源汽车未来


商务微信:Amarantine113

联系wangning8801@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月居民存款减少8000亿,“报复性消费”来了?想多了
疫情过后汽车市场会出现报复性消费?不存在的
刺激消费,不妨再造几个“双十一”
从每天“涌入”710亿元到每天"流出"266亿元 居民存款搬哪儿了?|存款
5月以后,不出意外的话,国内或将呈现6大趋势,提前准备!
【e汽车】3月销量再下探36%? 车市黑洞何时见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