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昏侯出土25万字书法,刘贺亲笔隶书奏牍,成留有墨迹的第一人

海昏侯墓的发现,算是近些年最为轰动的考古工作了,那堆积成山的黄金、精美绝伦的青铜利器,无不显示着墓主人生前的奢华。

随着众多文物一起出土的,还有书写或者铸刻在器物上的大量文字。众所周知,中国的书法与文字的关系十分紧密。在那个时期,可以说书写的文字就是书法,所谓的书法,就是文字书写。所以,海昏侯墓也是一座书法的宝藏。

海昏侯墓发现了多少文字?

海昏侯墓出土的文字,分别体现在不同的载体上,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种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一种是印章的印文,一种是写在竹简、木牍上的墨迹,一种是写在漆器上的墨迹。

我们都知道,能够确定海昏侯墓墓主人身份的最重要证据,就是两枚玉质印章——“刘贺”“大刘印信”。在古时候,印章的材质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能够使用玉印的,只能是皇帝或者皇后。根据印章材质、印章内容,很容易就能确定墓主人是做过皇帝的刘贺。

海昏侯墓出土不少青铜器,带有铭文的器物计有鼎、鋗、镜、灯、砝码等,这些器物的铭文共有129字,书体大多是篆书,间杂有少部分隶书。

简牍是海昏侯墓文字集中的文物,在近百块木牍上带有文字墨迹2600余字;在近万枚竹简上带有文字墨迹250000余字,字体以典型的汉隶为主。这也是我国继居延汉简、古楼兰汉简、银雀山汉简、马王堆汉简之后,价值最高的汉简。

根据专家粗略的计算,海昏侯墓共发现文字253000多个。只是,由于尚处在研究之中,能够确认的文字只有不到千字。

海昏侯文字,书体多样

汉代是中国文字演化最为激烈的时期。秦代盛行篆书,隶书也开始萌芽;汉代在正规场合依然使用篆书的情况下,隶书开始盛行,同时出现草书(章草)。

这些文字演化,在海昏侯墓的文字上均有所体现:刘贺所处的年代,距离秦代确立小篆典范有150余年,其时在严肃严肃、庄重的情况下依然以篆书为主。海昏侯墓出土200万枚五铢钱,“五铢”两字就是篆书。此外,刘贺的印章所用文字也是篆书。

在青铜礼器上的铭文,更多的是由篆向隶过渡性的书体,即在构字方法上用的是篆书,而在笔法上却是隶书的写法,笔画摒弃了婉转圆润的用笔,更趋尚于简便、直接。

海昏侯墓中使用最多的文字,还是隶书——在漆器、木牍、竹简上的文字,主要是隶书,用笔波磔飘逸、蚕头燕尾、藏锋逆入,是标准的汉代隶书风格。

刘贺是第一位有墨迹传世的书法家?

按照古人的习俗,墓中随葬的器物,除了礼器之外,很多都是墓主人生前喜爱的物品。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两方砚台,一方是圆形的青石砚,一方是长形的黛砚。砚台都有使用的痕迹,应该是刘贺生前使用过的实用器。

在出土的所有文字墨迹中,有没有刘贺亲笔书写的呢?像刘贺这样身份的人,生前一定有专门从事书协、誊抄的文吏,但考虑到一些私人信件、向皇帝皇后呈现的奏牍等,都是不便于假他人之手的,所以有可能是刘贺亲自操笔。

在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中,还真有符合以上条件的书迹:在众多木牍中,有一件写有“待昧死再拜上书主太后陛下”,这明显是写给皇太后的奏牍,根据史实可以知道,当时全国上下能够称上官为皇太后的,只有刘贺一人,其余人(包括皇帝)都称上官为太皇太后。

另外,牍中的“冒死再拜”表明事情较大,谨慎起见刘贺应该会亲自书写。而且,皇太后对刘贺的笔迹应该很熟悉,这种情况下他还会假其他人之手吗?

奏牍是典型的汉隶风格,用笔娴熟、一丝不苟;点画精到,线条劲健,锋颖的弹性纤毫毕现;结字严谨,收放有度。所有的这些特征,都体现出较高的书写水准。

结语:

中国书法数千年历史,有名姓的书法家灿若星汉,而最早留下书法痕迹的应该是李斯。但李斯的书迹只有碑刻,而没有墨迹。如果海昏侯墓出土的某个简牍果真出自刘贺之手,那么他就将是史上第一位留下墨迹的书法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只当了27天皇帝,墓中出土千年书法或将改写历史
最新出土的隶书,深埋地下美了2000多年!
刘善与 书法
刘贺是留有墨迹的中国书法家第一人
海昏侯墓出土书法文物大观
海昏侯刘贺大墓出土书法大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