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至真,并非都能“至诚”

做人做事,要有分寸。当待人接物追求至真、至满、至实的时候,若时、利、效不达,在对方心目中,并不一定认为你都是至诚的。

真和诚,人们总认为两者两伴而行。其实,真和诚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异的。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两者之间能否真正达到心神、行举有效契合,否则,真和诚就会有很大间隙。

给人倒茶,如果对方已不意再饮,或注意力完全不在茶上,不论你做得再到位,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果一味催促对方饮茶,或者将茶倒得过满而溢,反而会引发对方烦弃。与人共餐,如不识他人餐饮喜好和食量,一味地给人加菜、加量,或会适得其反。道理其实很简单。

自古人谓以善为美。但是,用善不准,其效千差。比如,给予猫以小鱼,猫会大喜;给予羊以青草,羊会甚美,但是如果两相对调,结果肯定会很糟。如果不懂其理,追求自认为的“至真”就是失误。

但凡做人做事,都应有虚有实。有言,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什么事情都应适可而止。“过犹不及”说得就是做人做事不可过度。比如,看望病人,应从病人康复角度来劝慰,让人欣慰,而不可过分直白地过分地渲染病人病情的严重性而令病人过分悲观。

对人对事,全心付出未必就是“好事”。如果你付出的,并非对方所心爱和珍视的,甚至是对方所厌弃的,你的真心真意就会变成对方认为的“垃圾”。如果面对的是贪得无厌的人,你再多的付出在对方眼里只有“不满”,好心也不会得到好报。

所面对的人,既会有真君子,也会有真小人,如果都要予真、予实,那是绝不可取的。有歌唱道,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豺狼来了有猎枪。用对待朋友的真和实来对待小人,必自受其害,也就会成为令人可笑的“南郭先生”。

真和诚是完美结合的。对待他人和对待自己都应如此。不分场合、不分分寸、不分差异,一味地追求那种“真”,是做不到诚的效果的。但是,人们也要明白一个道理,不真也就无诚,要想有诚的美,自然也少不了“真”的基础。

很多时候,我们要面对放弃。这种放弃,是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抉择,如果更有利于之后的做人做事,选择放弃也是一种真诚。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对我们认为的小人是否还要以诚相待?
至诚,至成(坦诚)
【每日一字】诚: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于人于己,都要讲究一个'诚'
《中庸》70 · 至诚能化
《中庸》思想简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