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方《诗经:邶风 匏有苦叶》注译
邶风匏有苦叶注译
注译:十方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注释:
匏:即葫芦。
苦叶:枯叶。
济:济水。
深涉:水深的地方。
厉:用匏绑在筏子上渡。
揭:即輵,用车渡。
弥:茫茫。
盈:涨水至满。
鷕:雉鸣声。
轨:车的轴。
招招:招手的样子。
卬:我。
须:等待。
 

今译:

匏上有枯叶,济水有水深的地方。水深的地方用匏绑在筏子上渡,水浅的地方用车渡。

济水茫茫水已经涨满,雌雉鸣声鷕鷕。济水涨满没有漫过车轴,雌雉鸣叫召唤它的雄雉。

雍雍鸣叫着的大雁,黎明时分的太阳刚刚升起。士如果要娶妻,要趁冰没化去猎雁来致聘。

船夫频频招手,别人渡水我没有渡。为什么别人渡水我不渡,因为我在等待我的士到来。
 


赏析:

诗以匏有苦叶起兴,可参见周易《泰》卦:枹荒,用冯河。枹即匏,周易与诗经同时,可见用舟渡河与用匏渡河,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可能是周初之时,舟可能还没有普及,用舟渡河可能成本较高,而到庄子时期,应当便只有用舟渡河了,可参见《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瓠,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这里瓠与匏类似,不过瓠是一个球体,而匏是两个。庄子笔下,惠施种得大瓠后,只用来盛水或者剖开作水瓢,而没有想着可以用来渡河,也反映出此时人们在渡河时,已经没有用匏的想法了。
 
诗中济有深涉,济即济水,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途径周、郑、卫、戴、宋、曹、鲁、郭、卢、齐入海,本诗在邶风中,应当为济水的卫段或宋段中。而参照《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本诗为卫诗的可能性较大。而从荷蒉者所说的话中,在“莫己知”时,应当“深则厉,浅则揭”。即适应环境,无论深浅,都想办法渡过去。因此,深则厉,浅则揭,所说的是渡济水的方法。参考起兴的“匏有苦叶”,因此厉应当释为用匏渡济水,再参考下文的“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揭应当为輵的误抄,用车来渡过。《谷风》有“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也可以看出来,厉就是方之舟之。当然这里的浅用“泳之游之”,而本诗中,作者在济水边候人,前面的情景是她所见,既然描写了“济盈不濡轨”,那就一定是看到不濡轨的车,也就是看到有人用车渡河。因此,在本诗中,揭即輵。
 
诗中“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说明济水涨满的时候,浅的地方没有漫过车轨,而“雉鸣求牡”,则说明驾车过济水的目的,是去打猎而致聘,这从第三章中也可以明确下来。第三章“雍雍鸣雁”、“士如归妻”已经可以明确,士要做的事情,是猎雁,而猎雁的目的,是“归妻”。而大雁春天回到北方,此时“雉求牡、冰未泮”,可见是夏历三月之前。
 
卒章“卬须我友”,从《关雎》“琴瑟友之”可见,友可用于男女之间,恋人之间,而此诗中释为恋人,正符合“雉鸣求其牡”、“士如归妻”所描述的情景。因此,本诗描述的是卫国的一个女子,在济水边等待士来致聘的情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4 匏有苦叶 | 诗经·国风·邶风 | 儒家
诗经·国风·邶风·匏有苦叶(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之34·国风·邶风《匏有苦叶》在济水岸旁等待未婚夫时所唱的诗
诗经带拼音:国风·邶风·匏有苦叶原文解释翻译
雨读诗经(34)匏有苦叶:深则厉 浅则揭
古老的爱情观——读《诗经》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