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希腊教育的洞见 | 李子·早茶夜读
第999夜

文  |  李子

古希腊的教育主张是怎样的?它有没有什么洞见,供今天的我们研讨和反思?大家第一期读《古希腊教育论著选》,估计带着类似问题。但实际上拿到书之后一读,反而问题多多。首先书的内容多数选择对话体的哲学著作,不易习惯;其次毕竟是选篇,节选和组织都经过了编者的整理,反而没有原著长篇的连贯性,也带来了思考的压力。加之如果我们对古希腊的背景不够熟悉,对各篇目不够熟悉,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要越过这样的困难,一个方式就是参加读书会,现场大家不同视角,结合自己的理解攻进去,彼此映照一下;另一个方式就是读书(会)之后,写一个小篇章,整理一下个人思路或收获。

读书会第一期,本篇就是起到这样一个作用。从我个人视角,简要地记录一下我对古希腊教育留下的印象。

古希腊三杰,依次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人依次是师生关系,但思想体系复杂,彼此又有很大不同。其中苏格拉底化身城邦的牛虻,述而不作,选篇涉及内容最少。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选篇内容居中。柏拉图承上启下,包括《理想国》在内一系列著作,选篇最多。他们三人前后相续,基本上见证了古希腊城邦文明由顶峰到衰落的下降曲线。苏格拉底饮毒酒而亡的时候,正是雅典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之后,雅典满目疮痍之时,而柏拉图逝世之后不到三十年,雅典败于马其顿,成为其附属,最后亚里士多德还受聘为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见证了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世界的过程。古希腊城邦制度由盛而衰,深深地刺激着古希腊的哲人。于是就产生了他们对理想国家的追求,也产生了他们对理想教育的思考。

今天来看,教育的底层,往往涉及三股力量,其一是国家社会的需要,其二是儿童发展的需要,其三是知识传承和发展的需要,在这三股力量的纠缠和推动下,触及一些终极性命题。但在古希腊时代,我们明显看到,终极命题和国家社会需要的力量,更为强劲。而儿童发展与知识的传承和发展,明显是服务于前者的。

首先,在古希腊,教育的公共性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看亚里士多德对此的叙述:

既然全邦具有一个目的,显然所有的人就应该受到同一的教育。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不要像现在这样,每人只分别地照顾自己的儿童,给予自以为最适合于他们的教育。凡与共同利益有关的事物,大家都应受到相同之训练。我们也不应当以为任何一个公民是属于他自己的,因为他们都是属于国家的,人人都是国家的一份子,所以对于各个分子之照顾与对于全体之照顾是分不开的。

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表述中,儿童教育的公共性更为极端,甚至儿童都应该是公有的。这种观念凸显了教育的底层力量,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重要性。在古希腊它不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我们知道,雅典的竞争对手斯巴达就是实施儿童公有且军事化管理的。

这种观念所表现出的极端观点今人看来已经很难理解了,但实际上教育的公共性是一直都在的。尤其是今天国内教育的巨大变化,根本动因也是因为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教育公共属性的加强。

实际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1年,对“教育”也发布了“公共利益”的转向呼唤,提出针对教育的新社会契约,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种(新形式的)回归。我们看一看之前的历程,1972年强调的是“学会生存和终身学习”;1996年强调的是四个学会:认知、做事、生存和共处;2015年强调的是全球共同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全球共同利益的提出,应该有全球化的动因在,但最近这一次新社会契约,教育要面向“公共利益”,未尝没有逆全球化思潮的反思和影响。(当然,个人和国家之关系,现代和古代已经不同,应该不会再出现儿童公有的主张;可是,近似语言有时还有留存,一叹

疫情以来,实际上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教育公共性在强化的同时,我们仍然需要继续思考教育的综合属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身边的世界。

继而,在这个底层力量的驱动下,儿童的教育主要是为城邦服务的。但在古希腊城邦不断衰落的情况下,哲人深深地反思——怎样才能带来一个理想的城邦?要智慧,要正义。但什么是智慧和正义呢?

在这些终极性命题面前而言,哲人们的思考和主张是有不同的。苏格拉底痛心于雅典的问题,自愿成为城邦的牛虻,不断地去追问城邦的公民和青年。他在法庭上申辩时曾说:

公民们!我尊敬你们,我爱你们,但是我宁愿听从神,而不听从你们;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要继续教导、劝勉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仍旧像惯常那样对他说:“朋友,你是伟大、强盛、以智慧著称的城邦雅典的公民,像你这样只图名利,不关心智慧和真理,不求改善自己的灵魂,难道不觉得羞耻吗?”如果那个人说,“是啊,可我关心的呀!”我就不肯马上离开,也不让他走,向他提出问题,反复地盘问他。如果我发现他并无美德,却说他有,我就责备他把重要的事情看成不重要,把无价值的东西看成有价值。我要把这些话再三地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说,不管他年轻年老,不管他是公民还是侨民,但是特别要对本邦的公民说,因为他们是我的同胞。要知道,我这样做是执行神的命令;我相信,我这样事神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好事。

苏格拉底的这个过程,就是他所坚持的,哲人最大的任务就是启迪城邦公民的智慧,就是让他们认识自己。如果城邦像一匹骏马,由于硕大而行动迂缓不灵,就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精神焕发。苏格拉底就是这只牛虻,并以牺牲自己来践行理想。

认识自己,承认自己的无知,进而改善自己的灵魂——这是苏格拉底教育所追求的。

柏拉图对此又进一步的发展,并对灵魂的状态做了充分的挖掘。他通过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的对话,把世界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可见的世界,一个是可知的世界。柏拉图进一步用两条线段来描述这两个世界:

世界存在许多动物、自然物和人造物,这些都是可见世界的事物(DC)。事物具有一些阴影、影子之类,就是影像(AD)。但除了可见世界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可知世界,类比于影像到事物的关系,从几何学、算学各种数和图形描摹的那些东西,上升到逻各斯凭着辩证的力量而达到的那种知识。对应于世界的这种划分,人的灵魂也分为四种状态,从想象到信念、到理智再到理性,也是逐渐升级的。(柏拉图坚持认为AD:DC=CE:EB)

对于柏拉图而言,教育就是让人从影像的世界转身,最终上升到理性的世界。理性世界是一个正义的世界,智慧、勇敢、节制是和谐的。而正义,就是教育的总目标。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对正义做了大量的辩论和分析,“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老人、青年都有加入,几方辩难非常的凶残。但在终极意义上而言,柏拉图希望人最终完成理性的灵魂转向,为此他讲了哲学史上最动听的故事,也就是洞穴寓言。

不同于柏拉图为正义而培养的哲学王,亚里士多德心中的理想之国,应该由中等阶级管理。他认为,富有的阶级和贫穷的阶级都有不可克服的问题,要么暴戾要么无赖狡诈,只有中庸适度的才是最好的,这种情况下人们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所以教育的目标,也是培养具有这个阶级的美德,一种道德上的适中。

总的来说,古希腊的教育在终极意义上而言,具有追求人类理性的特点。在为城邦服务的诉求下,或认识自我,或追求灵魂的理性转向,或中庸与适中,最终达成正义的、善的目标。

在今日我们谈论教育的终极意义时,尤其在儿童教育的设计中,已经把哲学、伦理学的这些命题化入到上面所说的三股力量之中了。我们说国家与社会的要求是什么,我们说儿童自身发展的规律是什么,我们说知识与学科的传承和发展诉求是什么——就会形成我们对儿童的终极目标的需要。

核心素养的底层,仍然是在讨论同一层次的问题。但一方面我们的儿童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另一方面,我们现在身处世俗社会,教育又如多数学科一样,从哲学中早已分野出来,大多数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儿童发展所处于社会中的世俗事件——所有的这些,调性和语境都已经和三杰的讨论差异很大。这导致我们阅读三杰的教育论著选时,会有很强的隔膜感。但实际上,如果不是盯着分数和应试讨论,一旦真要想一想社会和儿童需要什么,仍然会回到类似的问题。

教育的目标如果是正义的话,什么是正义永远值得讨论。

我们再说第三个点,研究教育,不可回避的就是人。对人的认知,对儿童的认知,决定着我们对教育的认知。在苏格拉底这里,人自知其无知是一个可贵的品质,但对人本性的挖掘,自柏拉图而变得更加丰富。柏拉图认为人是有差别的,类比而言,也就是金、银和铜铁的差别(《理想国》):

然而,有这么一位塑造神,你们中凡是具有足够统治能力的人,他会在这些人的生产模型中加了金子,因此,他们最有价值;所有的助手,加了银子;在农夫和其他手工业者中,加了铁和青铜。尽管所有的人都来自相同的模型,你们自己却只能生育出基本上和自己本性相同的后代,但也存在这种可能,金质的父亲生出一个银质的儿子,或金质的儿子产生于一个银质的父亲,以及所有这样的交替。

这里,柏拉图强调了虽然都是人(生产模型相同),但却有质的区分(金银铜铁)。虽然这种差异不是百分之百的父传子,但对人的质地差异还是赤裸裸的主张的。而且,三种质地各如其分,每一个人既不能侵占属于别人的东西,也不能剥夺属于他自己的东西,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是一种好的秩序,也可以称为正义(的一种形式)。此种观念下,人的差异不仅是被主张,而且遵循这种差异,也被理想化的追求。

柏拉图的教育设计,当然是为了灵魂的理性转向,但在社会层面,实际上也是使得金银铜铁各居其德,各居其位。所有公民都应节制,能够战胜自己的欲望;卫士要勇敢,成为城邦的统治者的助手;而哲学王要穷其一生的磨炼和成长,最后成为智慧的统治者。

这种差异性的主张,在教育上是有巨大的挑战的。我们在读书会上,曾经问每一个人(但不必回答):你是否赞同柏拉图金银铜铁的区分?你是否赞同儿童具有质的差别?以至于将来人会分别成为金银铜铁?

我们不要求回答,实际上表明在今日它仍然是一个具有巨大压力的问题。我们并没有否认人是具有差异的,但我们已经不能或不敢或不会用这个方式来描述这种差异。以我们数学课程标准的语言来举例,“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不会用柏拉图这样的语言。

但问题依然是,儿童的差异到底是什么?并意味着什么?

在技术层面,古希腊对儿童的认知——或者说,心理学的早期概念也已经出现。比如,柏拉图把人的心灵比作“蜡板”:

假设我们心灵中有块蜡板,或较大较小,或较钢较柔,或较纯较驳,或各方面适宜。……我们所见所闻、或念之在心者,若要记住,便将此板置于知觉意念前,把知觉意念刻于其上,如打印一般。痕迹尚存,所刻能忆能知;刻后磨灭、或刻不成者,便弗忆弗知。

除了蜡板说,还有鸟笼说。这都是对于人“心灵”的早期认知。这种认知,自然是经过思辨或经验式的反思而得到的,但与今日的信息加工学说,有某种相类。

基于这样共同的底层观念的探讨,其实我们发现,我们对古希腊的教育,已经有一个更加深入地认识。而这种认识,用今天的观念加以对照或探讨,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讨论问题的角度和方式。虽然一些基本观念已经有很大不同,但问题本身,以及古希腊人所做出的思考,仍然是有价值的。

在此基础上,反而可以更容易地进入三杰对教育本身具体的、详解的细节当中去,并对他们的设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我们初步来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详细地探讨了课程的学科设置问题。音乐、体育,是为了训练心灵和身体上的和谐美。算术、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则是引领思想的学问。辩证法是柏拉图为城邦统治者候选们所设立的学科,实际上这一进入了终身学习的阶段。或者从学制上来说,这是一个完整的终身学习体制。

除此之外,苏格拉底强调了美德是一种知识,是可以教育的。柏拉图则提出了对诗歌建立审查制度,绝不能让负面的故事进入儿童的世界。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了自由和闲暇的重要性,专一追求有用,不能形成高尚自由之心灵。这些都是各具特色的地方,对于今天,也值得继续探讨。

虽然我们不能再列举诸多细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去再读书——但古希腊对于教育还有一个非常大的贡献,我们不能不提及。那就是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学界有一种分析——助产术,从哲学上看,它是概念形成的过程,从教育上看,它是获得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从逻辑上看,它是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从心理学上看,它是从感觉形成观念的过程。从我们的阅读体验来说,这是一种真正发人深思的教学法。读完《古希腊教育论著选》,我们应该再细读《理想国》等著作,再次感受苏格拉底那思辨和启发过程。

让我们回到题目。古希腊对于教育是有洞见的,它对教育公共性的赤裸性的主张,它对人类理性的发掘和追求,它对人性的差异的认知,它用助产术这样的思辨过程对待人类社会的一切疑问,对待教育的一切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今日再次阅读,再次反思。

从《理想国》中“居盖斯的戒指”来看——这个故事比我看洞穴寓言还惊心动魄——柏拉图、苏格拉底是真的在多种观念下极力面对正面冲突。虽然我认为柏拉图并没有真正赢得胜利,有效回应这种冲击,但这种思辨和阅读的感受,是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其他阅读篇目所超越的。就如苏格拉底最终端起了酒杯,不回避就是真正的洞见。应用今天时髦的教育词汇,看得清是能力,不回避是素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想的助产师——苏格拉底
多令:我写的不只是柏拉图的爱情
柏拉图
古代希腊三杰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四十三)
坤鹏论:古希腊哲学缘何在雅典达到鼎盛?(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