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脾虚百病生,教你4个方法把脾胃调回来,在家就能做!

点击加载图片

谈到中医健康,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现在似乎没有人是不脾虚的。而调理脾胃,又是很难的一件事。本期,我们邀请固生堂的洪新医师,分享一下他调理脾胃的一些经验和知识。

一、脾的功能

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的概念有所不同。脾位于中焦,与胃相表里。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

由此可见,中医的“脾”并不仅是现在医学中解剖部位的脾脏,而且包含由相关脏器功能共同参与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代谢、排泄等功能的总称。

脾的主要职责是运化水谷、水液、输布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后天之本之称。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饮食摄入的营养物质要吸收利用转化为气血,供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2、消化吸收后产生的废物垃圾要正常排出体外。

二、脾虚的具体表现

现代人的饮食太丰富了,饮食不节、作息不规律,加上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等,对脾胃必定形成一定的负担,形成长期脾虚的状态。而又因每个人先天禀赋、饮食习惯、性格情绪、生活环境不同,又表现出各不相同的证型。

点击加载图片

洪新医师认为,虽然脾病众多证型,如: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寒湿困脾证、脾不统血证等,但根据其实际门诊中所碰到的病案来看,他认为最多见的还属“脾虚引起的气血不足证”、“脾虚引起的脾虚痰湿证”或者二者相兼有的情况。

1.脾虚气血不足的临床症状表现:头晕、气短乏力、腹胀、食欲差、失眠、多梦、面色淡黄或萎黄、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女性月经量少、色淡或月经不规律等临床表现。

2.脾虚痰湿重的临床症状表现:腹胀、食欲差、口干口苦、口中黏腻、恶心欲呕、大便稀黏、身重乏力、嗜睡、关节酸痛、皮肤瘙痒等临床表现。

三、为何说“脾虚生百病”?

上述的这些病症就是人体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排泄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各种疾病,如由脾虚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疾病,这类疾病又会引发其他相关性疾病和并发症,如脾虚失常将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再引发成血脂代谢异常,继而引发成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脑梗死(中风)等疾病。故而说——脾虚生百病!

因此,在这两种脾虚证的治疗上,脾虚气血不足的,我们应该以健脾养血为原则进行治疗,脾胃本身就是气血生化之源,只有把脾的运化功能提高,才能让“五谷精微”能够濡养四肢百骸,从而让气血充盈,反过来又能改善脾虚而起的各种情况。

而第二种证型,主要与人的饮食、所处的环境气候等有关,尤其是南方地区温热潮湿,这里脾虚的患者多有夹湿和困湿的情况,这时候就应以健脾化湿治疗脾虚痰湿。

四、脾虚的日常养生方法

那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预防脾虚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呢?

1.养生茶

陈皮枸杞薏仁茶

组方:陈皮10g,枸杞10g,炒薏仁15g,沸水煮开10分钟。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具备攻补兼施的作用。

[枸杞]滋补肝肾,养肝明目。

[薏仁]健脾利湿除痹,经炒制后去除了平凉之性,更显香味,更具有健脾的作用。

2.居家艾灸法(简易版)

用艾条点燃针对相应穴位进行灸(熏)法。

双下肢「足三里穴」,灸时10分钟;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关元穴」,灸时5分钟;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气海穴」,灸时5分钟。

点击加载图片

关元穴、气海穴

点击加载图片

足三里

3.食疗推荐

组方:党参5g,枸杞5g,茯苓10g,红枣3个,生姜2片,煲鸡汤/排骨汤。

[党参]补气生血。

[红枣]补血安神。

[茯苓]健脾利湿、宁心安神。

[生姜]温里散寒,调和脾胃。

4.适当运动

适当合理的运动也是增强脾胃机能的好方法,运动强度根据季节和自身条件选择,因人而异。

温馨提示:若症状复杂者,可找相应的中医师辨证调理。

五、医案分享

患者谢某,40岁,头晕乏力腹胀2周来诊。患者因长期喝冷饮、食生冷食物、熬夜等,出现头晕、乏力、气短;腹胀、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加重、口干口粘、口臭、放屁多、周身酸痛等症状。舌质淡白,舌苔厚腻,脉弦滑。

点击加载图片

诊断:胃肠功能紊乱,脾虚痰湿中阻。

治法:健脾化湿。以茯苓、藿香、陈皮、木香、厚朴等中药以健脾化湿,以炒白术、党参、黄芪等健脾益气。

7天后复诊,患者头晕、乏力、气短、腹胀、口干、口粘、口臭、多屁等症状明显改善。其时患者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略弦滑,脾虚痰湿中阻症状相比出诊时大有改善,所以复诊时在前药方的基础上略加养血的药。后患者在随访中反馈,上述不适基本改善。

点击加载图片

医案解析:

患者因饮食不合理,作息不规律损伤脾胃,脾虚运化失常。饮食入胃后,各种营养物质难以吸收利用,造成气血不足,故出现头晕、乏力、气短。而代谢后的垃圾废物又难以排出体外,故体内痰多湿重、口粘口臭等。出现以上这些症状的病机在于脾虚,脾虚运化失常。头7付中药健脾化湿为主,服药后痰湿已去大半以上,略有气血不足;故后7付中药又加入熟地、当归、枸杞补血以善后,共起健脾化湿补血之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病归于脾,三个中成药,补脾、健脾、温脾,脾壮气血足,百病除
【脾虚百病生:脾有“一怕”,多吃“一果”...
UC头条:脾虚百病生,送你一个中成药,健脾益气,气血双补
浅述“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之阳虚证
“脾虚生百病”,医生:身体常有5种表现,可能是脾虚,及时护养
脾虚百病起,常刮脚100下,健脾,补脾,气血充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