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寓道于图 以图释道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随处可见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主题图,它将数学融汇于一个个生活情节展现给学生,具有知识性、导学性、趣味性、体验性、资源性等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主题图使小学生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并起到加强理解与记忆的作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材主题图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其功能。

一、主题图的主分类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统领了本单元或该环节的知识,在教学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主题图按内容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

1、生活情境类:这类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大多数,它以现实生活中原型的或加以提炼的生活场景,强调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突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既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小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2、活动操作类:这类主题图提供了一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和操作方式,它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做数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对知识进行建构。

3、数学认知类:这类主题图让学生利用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显现的是数学思考,在没有其他载体作支撑或借助其他手段,是对数学知识单纯的认知。

4、童话故事类:这种主题图一般以学生喜见乐闻的童话形式呈现所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通过故事凸显数学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主题图的特点

1、知识性

主题图充分体现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有着很强的知识性。首先,教材编写者们在精心研究后,设置主题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或掌握知识,这也是主题图的价值所在。其次,主题图是教材内容呈现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2、导学性

主题图以视觉化的方式,为小学生在已知的知识和所需要知道的知识两者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习者更有效地进行新知识学习。

3、趣味性

教材编写者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了如风景画、照片、数学实物图等多种情境主题图,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避免学生引起视觉疲劳,帮助于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

4、体验性

主题图通过有效的视觉刺激,使学生内心产生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获得数学美的享受和熏陶。如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中的练习题:“长江干流约3/5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幅情境图则能引发学生对环保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而六年级数学上册的展示的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肖像图,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生出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激发了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

5、资源性

主题图是最能体现形像表征信息的主要方式,它具有直观、形象、快速的表意功能,使学生理解教材所叙述事物的形态和变化规律,补充文字叙述的不足,使其内容表达更趋合理、完善。

三、主题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的导入宛如一曲优美乐章的“前奏”。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蕴含了大量的知识和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抓住这些丰富素材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的数学学习不再感到枯燥、抽象,进而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亲切感。如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节中,在教材中展示了这样的主题图:

又如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中》一节中,在教材中呈现了这样的主题图:

以上主题图的情境提示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是学生最为熟悉的例子,是一个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中安排了这样的主题图,既为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新课服务,又起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作用。

(二)、深化概念理解

有些知识,阐述的要点内容较多,文字冗长。这使学生难于理解掌握,但如果学生能从图表中获取知识,则可以起到简化知识点作用,如教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数的整除》单元复习时,数学概念较多,涉及整除、因数、倍数、质数、公因数、公倍数……单用文字来说明的话,会显得文字冗长、枯燥乏味,令学生感到很难理解和接受,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图表归纳知识点的,问题变得迎刃而解:

通过对有关概念的阐述,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名词的含义。

(三)、培养学生能力

实验类的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也较多,在做演示实验之前,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图分析实验器材的组成,操作的要点及设计的优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装置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分析,认识设计整个实验应考虑的各个环节,以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现以“探究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为例说明:

序号

思考、观察要点

设计要点

实验现象

1

为什么要用水进行实验

水容易找,相对与砂子来说干净卫生


2

比较圆柱与圆锥高和底

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3

用圆锥盛满水倒入几次,圆柱才盛满水

注意防止水从圆锥溢出

用圆锥盛水三次倒满圆柱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明白等底等高时,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道理,从而使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四)、陶冶学生情操

“主题图”呈现的不单单是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设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结合图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特点。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情感态度。例如,一年级数学上册首页出现的主题图:

在“开学图”中有一面五星红旗,让学生数红旗上面有几个五角星。这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五星红旗的具体寓意: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其组成部分四颗小星围绕一颗大星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五星红旗是国家的象征,任何中国人民都应该尊重和爱戴。通过这一主题图就能很好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又如在六年级数学上册关于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配以图文如下:

利用这幅主题图,引导学生把图文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图文的理解,更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的热爱。

(五)、丰富命题素材

近几年来,我县的小学数学检测试卷的命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在试卷不惜使用大量的插图与图表,有的甚至选用数学教材中的图例。如2016年秋五年级第二单元《位置》检测试卷里选用了教材里这样的一幅主题图:

1、用数对表示麦冬、当归和五味子的位置。

2、三七在(86),请你在图中标出来。

3、大夫开的药方黄芩、芦根、桃仁、冬瓜子、苦杏仁、炙百部。

在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欠缺对文字的深刻理解,但对插图所反映出来的数学知识,更能够较容易理解和吸收,因而在试卷中大量出现图文题。如2017年春季一年级数学单元试卷中有这样的插图:

又如:

设计这样的题目,不仅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掌握的情况,往往也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总之,小学数学教材中配置了大量的主题图,旨在“寓道于图,以图释道”。主题图的呈现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挖掘主题图的丰富内涵,做到“图”尽其用,让主题图“动”起来,使数学学习的知识变得简单化、浅显化、生动化,从而更好发挥主题图教学功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材解读的心得体会
【改革参考】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
小学数学教学网
深挖教材,巧用情境设计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插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