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大诗人苏轼曾说过“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阅读的作用,人人皆知。它可以开阔视野,启人心智,激发思考,润泽心灵,陶冶情操。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要与好书为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人人爱读书,以读书育人”的校园读书氛围。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的黄金时期。我校小学生中还有一大部分没有养成课内外阅读的好习惯,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许多孩子不爱读书,喜欢看电视、打游戏等,加上适合儿童阅读作品也太少,因而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便成其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大问题。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必要。

我校的小学生中还有一大部分没有养成课内外阅读的好习惯,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一些书缺少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和人性的闪光。加上留守儿童较多,父母外出打工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导致电视、游戏等活动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我校学生用于玩具、零食等方面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因此,我们把“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作为课题组的研究对象。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好书陪伴孩子成长”。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爱积累、会运用交流的习惯,进一步探索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方法及经验。

1.分年级段开展研究

一至三年级:“快乐阅读”。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看课外书,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课外主动阅读。

2.四至六年级:“广泛阅读”。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各类信息,从而迅速扩大知识面,巩固深化阅读习惯。

3.家校同步开展研究

师生共读,教学相长。

4.快乐阅读,创新提高。学生乐读,主动与别人交流,不断积累,获得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爱读书的习惯。能制定阅读计划,每天至少抽出15分钟以上为固定阅读时间,阅读注意力持久。

2.读好书的习惯。能选择健康的书籍、报刊、电子读物等进行阅读。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自觉抵制不良读物。

3.质疑思考的习惯。有感情朗读、默读或复述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阅读中,探究问题本质,学会如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思考。

4.养成积累的习惯。能独立确定合适的阅读方法,深入理解。学生还可以做摘录,记读书笔记,或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记下来,然后整理成读书笔记、生活日记,会做读书笔记。

5.交流运用的习惯。学生能抓住文章的主题,能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阅读中的改编、续编、创编、表演故事的活动,扩展儿童的想象空间,激发创造力 。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开展多样性的主题阅读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家庭、学校三合一资源,开拓多种活动途径,开展多方面、多角度、多种类的课题研究活动,来提高学生读书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学生养成“爱积累”、“会交流运用”等阅读习惯。

2.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3.个案研究法。建立典型实验对象的全程档案,通过开展“帮教活动”,以点促面。

研究对象:全校学生。

(二)研究过程和措施

本课题研究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具体的实验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9.10——2019.11)

为研究准备阶段。完成学情调查论证,设计研究方案,制定出详细的实施计划。

    2.实施阶段(2019.12——2020.10)

制订课题实施方案,运用教育科研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研究措施,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全力完成研究任务。

3.结题阶段(2020.11——2020.12)

做好课题结题工作,完成结题报告,课题成果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具体过程及措施如下:

1.加强宣传与引导,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观念支配行动,态度决定高度。在推进课题开展的进程中,促进老师及家长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语文观、质量观、人才观,提高对孩子读书意义的认识是关键,是本课题研究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1)提高家长认识

引导学生加强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至关重要。为了让家长明白阅读对孩子成长和学习的帮助,我们采用各种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发展观,引导他们更多地关注孩子的阅读,为孩子阅读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开辟绿色通道,并尽可能地提供正确的指导。我们的做法有:

(2)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是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养成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语文教学观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教师带领学生围绕一本教材反复学习。反复训练,反复咀嚼。这种机械重复的训练,使学生读课文味同嚼蜡,体会不到文字的美妙与灵动,感受不到生命成长的律动。新课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语文素养,关注人的成长,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厚实积累,增强底蕴和后劲,为了人一生的发展。

为了引领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质量观和阅读观,我们大力加强学习和培训。

通过学习和讨论,课题组的老师们渐渐达成了共识:关注阅读就是关注孩子的未来!老师们积极主动地踏上了指导学生阅读的研究之路。

2.立足课堂教学,引发课外阅读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常常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介,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联的读物内容,也可以常常利用课文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做法使人体会到,应用“兴趣”和“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去诱发学生的课外阅读愿望.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学校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要求教师在学期初计划中拟定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课后反思小结。通过阅读指导课,真正把学生引入阅读的殿堂。我们的阅读课,各班级根据学生实际阅读水平,年龄特点、兴趣要求,选择不同的内容,创造自己的阅读课课型。内容有:听故事、赏美文、说名著、谈体会、演角色、评人物、写心得、比阅读书目等等;课型有:阅读动员课、演讲比赛课、网络读书课、诗词朗诵会、班级读书会等等。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常常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介,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联的读物内容,也可以常常利用课文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做法使人体会到,应用“兴趣”和“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去诱发学生的课外阅读愿望,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才会将学生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只有帮学生学会寻找课外阅读的机会,让其从中获得信息,产生阅读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才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举行师生比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根据小学生不服输的心理特征,教师与学生进行阅读比赛活动。通过师生共同阅读.然后开展比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学生们在一次次的比赛”中充满了激情,特别是教师在“PK”中输给了学生,学生充满了无限的成就感,更加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此项活动开展后,学生们书包里的课外书籍日渐多了起来。《少年百科知识》有之,关于习作的、科技的、军事方面的、经济方面的等各种书籍也有之。不少学生还把《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也带到学校来了。学生们相互交换阅读,一改往日课余追打无所事事的局面,学生坐得住了、静得下心来看书了。学生在家里与以前判若两人,变得爱读书了,不再那么痴迷电视连续剧、网络游戏了。实验教师也不知不觉陪同学生阅读了十多本书。通过实验探索,学生的词语运用就丰富,许多华丽的词句也随口而出,习作中渐渐增加了许多好词佳句,写作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逐渐地,学生变得勤读书、爱读书、读好书,让书成为自己的最知心朋友。

(2)利用学校图书资源,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学生“找不到合适的书”是影响他们课外阅读兴趣的原因之一。基于学校图书资源浪费现象,教师加大力度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定期带领学生选择书目,与学生共同学习。通过多样化阅读活动形式,带动学生投入大量的课外书籍阅读之中,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班级建立了学生拥有图书目录,让每位学生将自己家里拥有的图书带到教室来,学生间相互借阅,品种多样的儿童读物更是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同时也帮助有阅读兴趣却无书可读的学生解决了资源匮乏的难题。

(3)发挥榜样作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利用学生从众、向上的心理,有意识地为学生树立榜样。如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名人名家:杜甫、鲁迅、巴金、郭沫若、毛泽东等还有如学生身边典型的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通过大力宣传他们典型的读书故事激发了学生热爱阅读课外书籍的强烈兴趣,从而主动去课外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知识营养。

(4)设置故事悬念,借助“故事迁移”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师偶尔间撷取故事中的精形片段抛给学生,或开头,或结尾,然后将故事情节进一步渲染,声情并茂,娓娓道来,把学生带入一个或有趣、或刺激、或令人感动、或悬念百出的文学世界里,正当他们情感交集,津津乐听之际,嘎然而止,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要想知晓其间精彩,请阅“某某”书籍。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便是迫不及待地找到相关读物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这样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去读故事的另一部分,从而阅读整本书。

(5)借助课本延伸,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阅读课外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得法于课内,益于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抓好课内指导,延伸课外阅读效果斐然。学完一篇课文后,根据本课特点和学习方法等帮助学生选择与本课相关的读物进行课外阅读。可以选择同一个作者的多篇文章来读,还可以寻找同一题材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比较对照读。

(6)利用成果展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定期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也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又一重要举措。如:剪贴展览。教师指导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而自己又喜欢的材料。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找一个专门的本子贴上,积累资料。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让学生在同学们的赞许声中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摘抄展览。教师指导学生把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在不能剪贴的情况下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摘抄下来,每周在班上交流展评,比谁摘录的句段精彩,有价值。每次成果展示,都给学生平添了无穷的兴趣。

一年来,学校开展的阅读活动有:亲子共读、师生共读、古诗词诵读测评活动。班级读书活动更是异彩纷呈:如学生佳作欣赏、演讲竞赛、阅读小报展示,优秀诗文诵读竞赛,优美片段摘记汇展,优秀读书笔记展,优秀日记展等等。

4.多种渠道筹措图书,解决书源

学校学生无法较好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便是缺少图书,孩子们的家庭藏书也极为有限。为了解决书源,我们采用以下主要方法:(1)建立班级图书角。各班级通过开展“献几本看百本”师生共建活动有效地充实了班级图书。(2)通过开展“好书交换站”、“好书换着看”,增大孩子们的阅读量。(3)接受社会各界的捐助,争取有条件的学校、社会团体理解支持我校的实际困难并给予帮助。

三、课题研究成果与结论

(一)营造了阅读氛围,学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1)数据表明:学生“读书兴趣”的变化显著。课题研究前只有54%的学生喜欢读书,数据反映学生对阅读的喜爱程度较低,甚至有学生害怕阅读。通过培养训练,学生对阅读的喜爱度提高到95%,同时家庭读书的氛围浓了。虽然平时很多孩子的父母并不在家,但知道读书好处的孩子们会常常与父母沟通。说一些学校里的事,要求爸妈为他们买书回来。有的孩子还因此克服了乱花钱的不良习,把买零食的钱、买玩具的钱省下来买书读。通过阅读,学生能静下心来,学会了以书为友,一起享受阅读的愉悦,收获人生的精彩。对于一些有文化的父母我们更是争取他们正确看待孩子们的阅读,关注孩子们的阅读。学校请他们到学校来,走进课堂听课,与教师沟通。学习帮助孩子阅读的方法,学会如何营造家庭的氛围,如何引导孩子读书。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都提升很快,阅读兴趣浓厚。

(2)校园读书氛围浓了。班级图书角的创建,为孩子读书提供了方便,课余时间,孩子们不再追逐打闹,愿意静静地做在课桌前读书。学校阅览室的建立,让孩子们在阅读课上有了读书的好去处。在这里,师生共读,徜徉书海,心灵得到滋养,品性得到涵养。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幅读书时的美好画卷,美丽容颜。他们或坐,或蹲,或伏案,或两人共读,或一人独品,亦或师生互品,无不沉浸其中。

(二)学生养成了“读好书”的习惯

问卷调查显示:原来喜欢读科技、名人传记、名著等有益书籍的仅占25%,通过指导和培养,现在的读有益书籍的达到85%。可见,学生已经从迷恋动漫作品转向阅读有利身心健康的读物,养成了“读好书”的好习惯。

(三)学生养成“爱积累”与“会交流运用”的习惯

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方法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学会积累,学会运用。学生已养成“爱积累”、“会交流运用“的阅读习惯。

(四)引发了师生之间的阅读互动,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课内外阅读,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的培养,教师必需自己要先读起来,给学生以示范引导,提升自己的阅读品味,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熟悉学生的阅读读本,提高自身阅读指导能力。

课题组的老师在阅读方面身先士卒,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他们把阅读的感受、读后的心得、教学的经验写成文字。与大家共享。据不完全统计,教师共写论文10多篇。老师们的教学专业水平也在阅读中提高。

(五)积累了开展阅读活动的经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

阅读活动是推动学生保持长久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激励学生向纵深发展的强大推动器。开展各类读书展示活动,激励学生向往阅读。阅读小报展示,优美片段摘记汇展,优秀读书笔记展,优秀日记展,让孩子们每天都憧憬读书,享受读书。一年来,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推进活动,一步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潜能。

(六)创新了阅读指导课的类型

阅读指导课是学生在大量感性阅读的基础上提升阅读水平,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和持久的读书兴趣,学会优秀读书品质的重要环节。我们课题组非常重视在阅读课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重视开创不同类型的阅读指导课类型。主要有以下类型:(1)读物推荐课。(2)读书方法指导课。(3)读后叙述课。(4)读物交流课。(5)读书笔记辅导课。(6)读书主题活动课。如:演讲比赛、诗词朗诵会等等。(7)阅读动员课。(8)读书欣赏课。

四、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不足,能力还有待提高。

2.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何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使他们都能在阅读活动中受益,也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3.如何将研究成果进行有效推广,让所有的班级所有学生都读起来,让课题成果发挥更大效用。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总结教训,并汲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加强理论学习,以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继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途径,争取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例谈》《教育评论》,2000年第5期。

3.刘颂堂 《创新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4.安恩平 《阅读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J].教师 教育科研.2006(05):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课题结题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方法
小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阶段性总结
新课程核心素养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课题鉴定报告书
《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