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亏损70亿、召回1.3万辆,造车新势力又自燃了?


小鹏汽车又自燃了,4月14日,广州天河区一辆小鹏G3发生自燃,现场火势凶猛,但无人员伤亡,事故原因正在查证中。
 
这已经是小鹏汽车1年半内第4次自燃,其中两次均为小鹏G3,起火原因是是电池箱受到磕碰以及外部火源所致;还有一次是小鹏P7,起火原因目前还没定论。


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从不吝啬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2020年其研发投入达17.26亿元,在营收占比达29.53%,远高于蔚来的15.3%。
 
从连续4次自燃的结果来看,高研发投入并未换来更智能、更安全的小鹏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马斯克暗讽小鹏激光雷达技术后,何小鹏曾回怼: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的找不着东。

 
回顾过去3年,小鹏累计卖出4.3万辆电动车,亏损70多亿元,市值仅为特斯拉的1/28,其叫板特斯拉的底气何在?
 
 
2020年全球货币泛滥,乘着特斯拉暴涨东风,造车新势力在美股鸡犬升天,蔚来股价最高涨了30倍,小鹏股价最高涨了3.7倍,理想汽车最高也涨了3倍。
 
但对比下现实,这背后的泡沫似乎太过激情:现实中,2018年—2020年,蔚来累计交付新车7.4万辆,亏损超300亿;小鹏累计交付新车4.3万辆,亏损超70亿。


比起国外特斯拉、国内比亚迪的销量数据,新势力惨败。但新势力从来不服,正在杀出一条血路。
 
比如均价超40万的蔚来主打高端电动车,理想主打长续航,小鹏则专注于汽车智能化试图从技术上反超。
 
何小鹏就曾多次解释:小鹏的标签是智能,智能化是小鹏的最核心优势。卖的是电动车却着重强调智能化,小鹏智能在哪?
 
根据小鹏推出的产品来看,其研发成果主要是车载操作系统Xmart OS和自动驾驶系统XPILOT。

 
4月14日广州小鹏G3自燃当天,小鹏刚刚推出旗下第三款量产车型—小鹏P5。这个P5号称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车内使用小鹏自研的自动驾驶系统XPILOT,搭载了6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以及10个摄像头在内的27个用于自动驾驶的传感器。
 
“智能交互”方面,小鹏P5使用自家的车载系统—Xmart OS 3.0,所有功能界面都支持“一语直达,动口不动手”,带来更好的人机体验。

 
不难看出,互联网基因浓厚的小鹏汽车,正全力押注汽车智能化来完成突围,这或许是它“把特斯拉打得找不着东”的底气。
 
但特斯拉那边肯定是不服的,因为双方似乎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矛盾发生在2019年,当时特斯拉一位工程师辞职后入职小鹏汽车,后来特斯拉发现他拷贝走大量AutoPilot相关文件,于是将其告上法庭。 
 
虽然现在也没证据显示小鹏抄袭了特斯拉自动驾驶软件,但马斯克没事就冷嘲暗讽,双方因此经常互怼。

 
直到去年底小鹏发布基于激光雷达的新一代自动驾驶体系,马斯克还在嘲讽:“他们有特斯拉软件的旧版本,而没有我们最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从而引发何小鹏回怼。
 
不过和特斯拉的专利之争顶多算是插曲,小鹏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只顾智能化,却忽略了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最应该关注的“安全性”。
 
 
4月14日前,小鹏旗下一共就G3、P7两款车型在售,两款车的质量都让人一言难尽。
 
G3定位于智能SUV,智能不智能的先不说,质量就很难过关:4次自燃中有3次是G3出问题;今年1月29日因为逆变器存在短路隐患,小鹏又宣布召回1.3万辆G3。

 
整个2020年,小鹏一共交付新车2.7万辆,其中G3交付1.2万辆,相当于召回数量比去年卖出去的还多,所以到底智能化更重要还是安全更重要.....
 
小鹏另一款车,定位于智能轿跑的P7,也没好哪去。
 
2020年7月,武汉一名小鹏P7车主直播维权,表示车辆存在刹车抖动异常、方向盘抖动异常、蓝牙钥匙无法使用、电机、续航里程与官方宣传不匹配等问题。 
 
而且这名车主不但有P7,还有两辆小鹏G3,妥妥的小鹏铁粉。从直播维权的动作来看,恐怕要粉转黑了....

 
频繁自燃和车辆质量隐忧摆在那里,足以说明小鹏狂奔在智能化之路时,似乎忽略了最值得关注的汽车安全性。
 
造车新势力需要明白的是,相比先进的技术用户更在乎的口碑和价格,赢得消费者认同,才能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买辆电动车安全保障都得靠运气,那智能化的意义也不复存在了。
 
结语:
 
2020年是新能源车诞生以来史无前例的大年,在资本狂欢中,特斯拉股价一飞冲天直奔万亿美元大关。
 
电动之王带领下,蔚来、小鹏、理想集体暴走,收获全球关注。时代狂潮造就了特斯拉,也造就了新势力,但机遇不会永远都在。
 
2020年早已远去,全球洪水般的超发货币也在远去,伴随着货币收紧特斯拉股价回落,蔚来从67美元跌回36美元,小鹏从74美元跌回30美元,几乎干回解放前。


股价腰斩后,新势力们还要面对两股强敌。一是以百度、小米为代表的跨界造车巨头,二是以上汽、广汽、吉利等传统车企。
 
国内电动车补贴退潮,叠加强敌林立,小鹏汽车们如果再不重视质量,何以熬到智能化的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鹏电动车频繁起火品质存疑,噱头或许盖过实际
科技巨头都来造车,打的什么算盘?
决战2025
流量红利结束 造车新势力迎来“生死年”
盘点|2020:造车新势力的热浪与泡沫
特斯拉“自燃”,中国造车新势力有机会? || 深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