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199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Berkshire身为一家美国企业,以及我们身为美国公民,得以在美国这个伟大的国家繁荣发展。——巴菲特,1998

本年信看点:

1998年是伯克希尔投资的巅峰,相应成趣的是所谓梦幻组合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破产。当年最大举措是并购通用再保和EJA。

在会计部分,巴菲特先是痛批认股权,再揭露了企业界、中介机构如何大搞财务欺诈。

1998年,巴菲特无意间给自己的投资生涯画下了一个标志性的注脚,投资回报率登顶之后,开始沦入相对平庸,未来二十年间仅有两年回报率勉强超过20%。即便如此,之后二十年,标普500指数上涨2.1倍,巴菲特上涨4.6倍,仍旧领先。


1998年致股东的信

公司业绩

当年标普500涨幅28.6%,伯克希尔净值增长48.3%,巴菲特超额收益19.7%。从1965年算起的34年,伯克希尔净值从19元增长至37801美元,年复合成长率约为24.7%。股神封号无人撼动。

1998年成为伯克希尔的巅峰,之后二十年将面临惨淡局面1998年就好像是一个分水岭。

数字应该更直观一些,从1977年到1998年伯克希尔上涨将近250倍。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5倍。投资巴菲特的收益是投资指数收益的十倍。

而从1998年到2008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99倍,同期,巴菲特的收益6.14倍,约为指数两倍,虽然很厉害,但是似乎也没有那么厉害了

伯克希尔体量越大,其收益率会越来越接近平均值。

由于我们公司目前的股价远高于账面价值,这代表每当我们发行新股,不管是现金增资或者是合并发行新股,都会立即大幅拉高我们每股的账面净值,但实际上我们没有因此多赚进半毛钱。

首先巴菲特很坦率的指出,当年公司股价远高于账面价值,意味着高估了。

另一方面,在股价高估的情况下,增发新股是对于老股东利益的增厚,比如公司价值10元,市价20元,即使新投资的入股价格是18元,公司账面价值因此多增加了8元。但很多投资者却只关心股价而不是公司价值,认为只要是增发就是对权益的摊薄。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投资过去三十年每十年翻十倍,涨幅惊人。控股公司的利润涨幅就没有那么夸张,只有1978年至1988年这十年超过十倍。

当年伯克希尔的净值高达574亿美元,位居美国公司之冠,但通用电气与微软的市值是Berkshire的三倍以上。

当年伯克希尔雇用47566位员工,总部却不到13人,总部税后开支却只有350万美元,大概占我们管理总资产的万分之一还不到。这不会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做到,伯克希尔是绝对的异类。

巴菲特说:Berkshire身为一家美国企业,以及我们身为美国公民,得以在美国这个伟大的国家繁荣发展,这是在其他国家所不可能达到的

经理人

在Berkshire我们一直认为要教像Tony这样杰出的经理人如何经营公司是一件相当愚蠢的事,事实上要是我们一直在背后指指点点的话,大部份的经理人可能早就干不下去了,(坦白说他们大多根本就可以不必要再靠工作过活,75%以上的人都已经相当有钱),他们可以说是商场上的强打手Mark McGwires,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去指导他如何拿棒子或何时挥棒。

伯克希尔为什么掌管500亿资产,雇佣5万人,总部才13个人?核心就是“无为而治”。

之所以很多公司愿意以相对便宜的价格卖给巴菲特,之后还加倍努力不断创造现金流,其主要原因在于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大股东。

第一,巴菲特几乎从不干涉企业经营,经理人只要能产生高额的回报,就拥有100%的经营自由,不必浪费精力在各种沟通汇报上;

第二,只要能保证长期收益,经理人可以不顾及短期业绩表现,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自己的想法,不会被股权波动、股东诉求所影响;

第三,巴菲特简单直接,往往一通电话就能够敲定。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具有无可挑剔的品德、魅力以及资本实力,很多老板甚至以把公司卖给巴菲特为荣。

一个人可以全身心的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同时不必操心任何无关琐事,还有比这更惬意的么

当年伯克希尔最大的并购投资,就是买入了出租私人飞机的Netjets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通用再保General Re。 

巴菲特无论是运营保险还是购买股票,其成功的核心都在于,在别人都不愿意承担所谓的风险时承担了风险事实上根本不是风险),最终获得超额的长期回报。

例如,股票短期波动完全不是风险,长期必然反映其内在价值;巨灾保险一次大额亏损,账面上会有波动,但只要费率合理,长期收益率反倒很高,所以巴菲特自评为愿意接受波动的15%而不是平稳的12%。

具有讽刺的是,再保险公司的本质就是承受一般保险公司的风险来赚钱的,但如果其也为了股东、评级机构等外部因素而平滑利润,不敢承担部分风险,必然会滑向平庸

账面利润

除了证券投资收益增加8亿多外,盈利增长微乎其微。新闻业利润维持,制鞋业继续大幅下滑,从巴菲特旗下公司可以看出美国产业的升级变化。

虽然绝对收益增长不多,但是由于旗下公司都是类似史考特飞兹一样投资回报极高的公司,所以按照股东回报率来算超高,每年有大量的现金返给巴菲特进行再投资。

史考特飞兹的账面净值只有1.12亿美元,税后利润竟然高达9650万美元。

投资Investments

如同去年,巴菲特继续小幅减持2亿股票,但股票整体市值却下降了10亿。可口可乐占总市值比为36%,其他股票占总市值比为13.8%

如果说1998年是巴菲特投资的巅峰,为何巴菲特没有大量卖出股票呢?比如可口可乐,2008年的市值还不及1998年。

这是最重要的一段。如何理解巴菲特的这个行为,是他犯错了吗?

卖出股票要么是为了买入更好的股票,要么是持币待机。

对于第一种情况,不管市值如何,很少有比可口可乐更让人放心的公司。

对于第二种情况,那是预测短期市场走势做趋势投资,这个巴菲特从来不会做的。

另外最重要的,是巴菲特有旗下公司分红和浮存金两方面源源不断的现金。当年年底,股票市值373亿,另外还持有150亿现金

对于当时美国公司净值第一的伯克希尔来说,大规模的资金调整影响甚大,有时候甚至少幅度的减持都会传递消极的信号。

更何况,巴菲特已经这么有钱了,没必要做那种他过去几十年都没有做的趋势套利。

所以,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巴菲特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以可口可乐为例,从占股票投资36%的高比例,十年之后自然降低到不到20%。

会计问题

整个这一部分巴菲特再次就认股权发表看法。

当时是会计政策是认股权可以不计入成本,也就是说你给员工发放了认股权,但是却没有发生费用。

巴菲特认为,现在没有发生,不代表没有发生。他的对策是将其视为成本,如果并购的公司有相应的计划,他会要求公司全部以现金方式给予,同时收回认股权。

巴菲特之前就曾提出三个问题,"如果选择权不算是一种回报的话,那它又算是什么?而如果给予员工的回报不算是一种费用的话?那它又算是什么?而如果费用不必列入损益表计算盈余的话,那么又应该把它们摆到哪里去呢?"

巴菲特认为,所谓的市值管理,某种程度上会成为变相的股价操纵。动机是第一推动力,如果经理人把股价的高涨本身作为公司目标,往往会扭曲公司经营的实质,因此会有极大的动力去操纵运营节奏,进行利润调整。

有一种会计科目叫做"重整损失"……公司则是为了将过去塑造不实在的盈余所累积的垃圾一次出清或是为虚增未来年度的盈余预先做铺路。

有一种说法叫“财务大洗澡”,就是把所有的损失都在某一年度认列,这样虽然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利润大跌甚至亏损,但之后轻装上阵,可以显示出逐步提升的利润增幅。巴菲特讲了一个高尔夫球的案例,非常贴切精彩。

比如,保险、银行等金融企业损失准备的提列是有很大弹性的,所以就很容易给操纵利润的管理层空间,以某些借口大幅一次性提列损失准备,虽然造成某一年度利润大降,但是之后由于不断的回拨使得之后数年的利润在如此低的基数上实现持续增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伟大投资人丨伯克希尔公司所有者手册 巴菲特致股东信1957-2016
重磅发布!股神巴菲特2019年致股东公开信
70句话带你读懂2019年巴菲特股东信!(精华解读版)
令人难以置信的增长正在结束,巴菲特的1300亿现金将投向哪里?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