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一:写给家长:承认孩子平凡,他们才可能非凡
写给家长:承认孩子平凡,他们才可能非凡
/江一
 
当老师,有时候我会被咨询,内容是孩子的学习程度、学习情况,甚至是心理状态。我想原因有几点,一是老师和孩子待的时间更长,二是老师比家长看过的孩子多,三是家长对我的信任。
事实上,在家长坚持咨询的情况下,我还是能够给出准确的判断和切实的建议。前提是坚持咨询。那么,坚持的时间有多长。这个说不准,我经历过的长的有的有好几个月。起初孩子的文章在我眼中是个谜,最后谜底被揭开。这里最重要的原因是老师比家长看过的孩子多,这是很大的优势,如果细心观察和研究,自然会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看孩子,也可以成为一门学问。
“你敢不敢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个平凡人?或者说很普通。”这是现实的问题。这个问题很令父母伤神。有一次我和一位长辈级别的老友聊天,聊到了他的女儿。我问他女儿在哪里上学,他风轻云淡地说女儿属于不太聪明的孩子,就在当地上一所普通的大学。虽然老友说的很平淡,但我还是能感受到他有淡淡的伤痛。老友也是教师,很棒的教师,看孩子看得太多了,他明白,孩子的成长,强求不得。
有一次我让孩子们写一个话题为“普通人的光”的文章,有一个孩子告诉我她思考了好几天,但还是必须问我一下。
“江一老师,这个话题是不是只能写陌生人,比如医生、警察、清洁工。不能写自己家中的某个长辈。
“不一定呀,也可以写自己家中的某个长辈,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我们都是普通人,有正常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如果你从普通人的角度看待他们,你会更加理解他们。
“嗯嗯,谢谢江一老师。”
最后,这个孩子写了自己的一位阿姨,她妈妈的闺蜜,是疫情中很棒的文章。
在很小的孩子眼中,自己的长辈尤其是父母,不是平凡、普通的人,他们是大英雄、大豪杰,他们长生不老。所以,看到父母头上长了白发,小孩子会很焦虑。之后,孩子慢慢变大,明白了父母等也是平凡、普通的人。这时就会出现一个岔道口,一种是关系更加亲密,彼此珍惜,一种关系紧张,彼此猜疑。那么,不如当初就打破谜团,认识到父母就是普通人。
与孩子对比,父母看孩子也是如此,父母对孩子有一种源于自身、无法摆脱的期待,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超越自己,所谓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思维,但我并不是说这种思维不好。这样,我们会对自己孩子认识有偏差。与孩子看自己有偏差一样,父母看孩子也会存在偏差。
一种是觉得孩子是非凡的,是超人,他们不需要休息,只能不断学习,不停进步,一种是觉得孩子不行,没有正常的学习能力,于是要么高强度要求,实行笨鸟先飞的办法,要么消极放弃。无论是哪一种,都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一个正常的平凡人。我们都觉得孩子的世界是绝对单纯的,那么,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上学的经历,竞争有多激烈,不仅有分数的竞争,还有家境、相貌的竞争,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家庭,有没有出现过生气、吵架甚至打架的情况。好了,孩子的世界是绝对单纯的吗?显然不是,他们面临着和我们一样复杂的世界。喜乐他们有,哀乐他们也有。愤怒了,伤心了,失望了,孤独了,劳累了,急躁了,都会有,因为他们是平凡人。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比家长强,至少他们有正常的学习能力。我们要按照对待正常平凡人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被自己父母看不上的人,无论年龄多大,骨子里都带着自卑。”这句话太对了。而反过来说,被父母看得上的孩子,骨子里就会充满阳光。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强大的人,但在自己家中,这个小世界中,自己的孩子就是独一无二的。
有很多学生,他们的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无法写出好文章,但我和他们聊了之后,他们都写出了很不错的、甚至很棒的文章。有一位父亲质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抄袭了,孩子说这是考场上写的,没法抄袭。一个孩子告诉我,他爸爸总是打他,然后他就不敢在家学习,只能到老师家学习。他告诉我爸爸认为不学习就是在玩,然后就要打。这是典型的把孩子当成了超人。我问他对妈妈有意见吗,他说没有,妈妈不打他,最多就是说他,打他的是爸爸。然后我就明白了之前为什么他在文章中总写妈妈打他,原来是爸爸打他,他又不敢写爸爸打他,只好写妈妈打他,这个锅是妈妈替爸爸背了。
解开这个结用了好几月的时间。我反馈给孩子的妈妈,妈妈说要改变。其实,这个事情还有一个要反思的问题,即孩子的心态,父母居然不知道,在我告诉孩子妈妈之前,她还以为儿子是针对他,实际上是逃避爸爸。甚至,妈妈想着是否要给儿子看心理医生。对此,我告诉她不用。问题找到了,答案也就不远了,或者说,问题本身就是答案。问题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得不到解决,才是问题。
非凡的超人不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因为他们已经长成了非凡的超人。而我们身边的孩子不是非凡的超人,绝大数不是。所以,他们需要按照平凡人一样,接受阳光雨露的滋养。惟其如此,才可能非凡。
 
榷山
庚子晓春(4.6)
于湖城湖畔
 
附录:
 
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
——选自《先知》第四章“论孩子”
[黎巴嫩]纪伯伦(1883~1931)
原译:冰心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作者简介】
江一,原名金江昆,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衡水市诗词协会理事,衡水青少年诗词学会秘书长,教育学术杂志课堂内外好老师签约作者,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教育与写作理念: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写作育人,让灵魂的启蒙不断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警惕 4岁的宝宝最爱泄露隐私
帮孩子打造“朋友圈”,你的孩子也能成为社交达人
特约专栏|小小运动会​​​ 作者:尚凤江
成长需要什么
【亲子沟通之三】“超人”也会累,怎样让孩子学会体谅?
缓解都市育儿焦虑,需授家长以“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