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铜锤花脸

铜锤花脸又称正净、大花脸、唱工花脸、铜锤和黑头。戏曲中花脸的一种,偏重唱工﹐因《二进宫》中的徐延昭抱着铜锤而得名。后泛称偏重唱功的花脸脚色为铜锤花脸。亦省称“铜锤”。

纠错 编辑摘要

铜锤花脸 - 简介

铜锤花脸

“铜锤花脸”,有时也简称为“铜锤”。[1]铜锤和黑头的称呼来自京剧人物徐延昭包公。《二进宫》里的花脸徐延昭,手里拿一柄铜锤,属典型的唱工花脸,所以人们把铜锤作为唱工花脸的代名词。包公戏都以唱工繁重见长,例如《打龙袍》、《赤桑镇》、《铡美案》等,包公都勾着黑脸,因此黑头也就成了唱工花脸的代名词。另外,像《草桥关》里的铫期、《白良关》里的尉迟恭、《牧虎关》里的高旺,还有《大回朝》里的闻太师等,都是以唱工为主的花脸戏,都属于所谓正净的范畴。

铜锤花脸 - 由来

最早的是19世纪初的“何(桂山)派”铜锤花脸。铜锤花脸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是徐延昭,他在唱戏时常抱着铜锤,所以就把这一行当称为铜锤花脸。

铜锤花脸的名称来源于徐延昭这个角色。徐延昭是明代故事戏《龙凤阁》中的年迈老臣,他手中抱着一柄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铜锤,在剧中有高难度的大段唱腔,是唱工花脸的代表角色,所以人们就把善于演唱的花脸角色叫做铜锤花脸了。

铜锤花脸也就是唱工花脸,扮演的多是朝中重臣,如包公、姚期等①,这类人物一般端庄稳重,刚直不阿。与架子花脸相比,他们的动作较少而唱段很多,在表演上也没有架子花脸那样夸张的表情和身段,念白时,大多使用韵白。铜锤花脸也画有各式脸谱,戴的胡子多是不露出口部的满髯。

铜锤花脸 - 京剧花脸

铜锤花脸

京剧花脸是行当“净”的俗称。花脸里又分大花脸、铜锤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摔花花脸……大花脸是正净的俗称,过去讲大花脸多以铜锤花脸指代,唱功较多,重头戏较多,过去的架子花脸的地位偏低,由于几代花脸艺术家的努力推进,花脸老前辈穆凤山、刘永春、钱金福、特别是黄润甫、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袁世海等诸位前辈的努力,已经把架子花脸的地位提高了,袁世海先生不懈努力,与京剧大师李少春先后合演《将相和》、《野猪林》、《响马传》,更以架子花脸为主戏的全部《黑旋风李逵》、全部《李逵探母》、全部《九江口》等一系列主戏,确定了大花脸的正净地位。架子花脸铜锤唱,是郝派艺术形成并传授下来的。《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遇皇后》、《打龙袍》、《御果园》、《沙陀国》、《断密涧》等戏的铜锤基础,为着架子戏中的架子花,张飞《瓦口关》、牛皋《牛皋下书》、焦赞《穆柯寨》、曹操《捉放曹》、窦尔墩《盗御马》等人物的表演打下了基础,丰富、完善了架子花脸艺术。四功五法,是京剧行当必修的程式课,花脸行当也是一样,训练是一样的,但使用处理是不一样的。

先说唱,花脸教唱的核心是“气声字”。 “气声字”的核心是气,重点是声。花脸的声是有特殊要求的,前辈艺术大师金少山,嗓音浑厚,高中低音都能响堂,声如黄钟。首先要训练声音的厚度,音色的亮度,花脸声音的厚度和亮度是有别于其它行当。既费气又费力,在进行训练中,声腔位置是关键,重点是胸腔、鼻腔、头腔的三腔共鸣美。找准共鸣位置的,才能科学地、有效地发出花脸的浑厚声音。裘盛戎大师在声腔中讲到,中音上下连,低音似扇面,高音一条线。这是很科学的总结,这里讲出了三个音区的不同运用与协调,难度之大,是可以想像的。有些戏,如高庆奎派主戏《逍遥津》,老生一般都唱相当高的调门,正宫调或更高,相当于F调,花脸也需同一个调门,就要用高音区来唱。有些戏是低音区的,要按低调门唱。

念的核心也是“气声字”。没有好的气口,就归不好字。若要字正,则必须遵循吐字、归韵、收声的演唱法则,要注意安音的尖团、清浊,吐字、运气、行腔等技巧,才能真正达到“字正腔圆”。这也是架子花脸念白技术的重要课题,念是架子花脸的重要表现手段,俗有“千斤话白四两唱”之说,足见其重要,今天的教学中,还应以前辈传下的十三道辙:中东、人臣、江洋、发花、梭波、遥条、由求、乜斜、言前、衣欺、姑苏、灰堆为归字依据。字要从舌、牙、唇、齿、喉,来练习吐字,要吐清、吐准、收到家,字要讲头、腹、尾,字头不能拖长,字腹是重要过程。字尾念得不准,就会归到其它辙里。花脸的尖团字,根据“中州韵”和其它主要因素,把许多同音字划分为尖团两类,如:济、笑、修等为尖字:记、孝、休等为团字。念白里的炸音、鼻音、擞音、复沓音、效音是代表性的,郝派的遏音、复沓音,是流派里的特殊念白。技巧也是人物渲染的需要,如《野猪林》(结拜一场)“洒家放开沧海量”的开字是效音,运用牙齿下颏,运动要使腔上进到鼻腔再旋转下来,从而发出一种美妙声音,出现了一种浑厚声音,深化了人物。《赵氏孤儿》屠岸贾在台词中念到“何必这样大惊小怪”这个惊字的运用,是复沓技术,它强调了语言,使人物思想表现深化。这些优秀的技术要很好地传承下去,不要在我们手中丢掉。

花脸的重要基本功是腰腿功,不论花脸的文戏或武戏,腰腿功是要打好幼功的,没有扎实的腰腿功,花脸的脚步、转场、起霸、走边,花脸特殊角色的特殊要求就达不到,象《芦花荡》、《通天犀》、《钟馗嫁妹》、《醉打山门》这样的戏,没有很好的腰腿基本功是完成不好的,这一功是要藏历一生的一功。

京剧花脸的表演是深刻的,舞台多表现为生活艺术典型代表人物。教授京剧花脸,要把他的精气神教出来,主要指“激情”。深刻揭示角色内心的喜、怒、哀、乐,和手大、眼亮、功架圆的外在的花脸特征。虽然脸上画着重彩的代表人物特性的脸谱,也不能忽视脸上肌肉的练习与运用。花脸角色的几个重要的特殊功,哭、笑难度最大。鼻音、擞音、哇呀呀的典型练习,是强烈的。总之,京剧舞台花脸角色的塑造,是全方位的,有忠、奸、善、恶、老、中、青、少,这就要教师用心去教授,学生用心去学舞台角色的表演。学习京剧花脸,要用高度的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取得好成绩,更不要忘记科学态度。[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剧中净行是如何分类的
引用 [原创]京剧的净行
洪钟大吕“金·郝·侯”——早期花脸概述
裘盛戎:京剧花脸行的一个高峰(三)
念白是架子花脸的灵魂
话说京剧 · 行当(3)净行及归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