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丘吉尔与斯大林的交易
1953年,丘吉尔在回忆录的最后一卷中公开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二战打到末期,丘吉尔已经意识到大英帝国的衰落不可避免——英国几乎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去打仗。

最迟到1944年夏天,随着苏军攻势日益凌厉,英国高层开始担心战后美国重回孤立主义、欧洲有可能被红色苏联所掌控。

丘吉尔的医生莫兰勋爵在1944 年8月21日的日记中写道:

“温斯顿这些天从不谈论希特勒,他总是在谈论共产主义的危险。他做梦梦到红军从一个国家蔓延到另一个国家,俄国人正像潮水一样涌入欧洲。”

考虑到国势日衰的英国难以直面苏联锋芒,丘吉尔在奋力拉抬法国成为战后五常的同时,也考虑提前与斯大林达成“先发制人的协议”。

即在英苏尚处同盟关系、苏联还用得着英国的情况下,向莫斯科要求一份相对有利于英国的战后协议,从而某种程度上束缚住斯大林的手脚。

基于上述考量,1944年10月5日,邱吉尔亲率一众英国高官乘飞机前往莫斯科,出席盟国第四次莫斯科会议。

说来也巧,当时罗斯福总统正好在忙着竞选连任,美国方面便借故欠席(委派了驻苏联大使做代表)。

于是丘吉尔获得了与好兄弟斯大林单独会谈的绝佳机会。


一提丘吉尔,大家想到的往往是他1946年发表“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

其实在此之前,丘吉尔与斯大林合作的相当不错。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同为希特勒眼中钉的英苏两国迅速结盟,双方于“巴巴罗萨计划”的次月签订《英苏协定》。

协定包含两个简短的条款:

1、两国政府相互承诺在当前对德国的战争中相互提供各种援助与支持。

2、除非双方达成协议,否则任意一方不得与德国谈判或缔结停战和约。

1942年5月,英国外交大臣伊登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再度签署《英苏协定》的升级版文件。

双方以条约的形式正式确立英国与苏联之间长达二十年的军事同盟关系。

《英苏条约》签署在美国参战之前,是一份单纯的双边协议。

换言之,假如美国最终不参战的话,1939年之后的战争将是一场英苏对德国的欧洲大战。

一旦胜利,将由大英帝国与红色苏联平分欧洲大陆。

从这种军事阵营与利益分配中,大家也可以想象这一时期英苏两国关系之紧密、丘斯二人哥们情谊之铁。


话题回到丘吉尔与斯大林的单独会面。

1944年10月9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如约见到了斯大林。

正式会议前,丘吉尔首先建议英国与苏联在东南欧、尤其是巴尔干半岛划定势力范围。

丘吉尔手写了一张小纸条递给斯大林(如下图),上面标注着:

罗马尼亚

苏联:90%
英国:10%

希腊

英国:90%
苏联:10%

匈牙利

50%/50%

南斯拉夫

50%/50%

保加利亚

苏联:75%
英国:25%

丘吉尔斯大林之间的秘密协定的纸张,现存于英国国家档案馆。纸条上的手迹出自丘吉尔,对号是斯大林勾的。

考虑到当时苏军在东南欧的强大攻势,这份划界显然对英国十分有利,属于空手套白狼。

因此当丘吉尔会谈开始前将这张纸条递给斯大林时,心里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不过出乎英国人意料的是,斯大林看罢在纸条上打了个“√”,接着交还给了丘吉尔。

随后丘吉尔建议将纸条烧掉,毕竟如此随意般处理几千万人命运的做法实在太过儿戏了。

可斯大林却叮嘱丘吉尔留好这张纸条,等具体细节再让外交部长们去谈。

次日,英苏两国外长安东尼·艾登与莫洛托夫就领袖的纸条做了详细讨论;苏联方面将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份额提高到80%,其余部分没有改动。

这便是二战后期著名的“英苏百分比协定”。

丘吉尔斯大林在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左一为斯大林翻译)

1945年战胜纳粹德国后,两国基本信守了该协定。

当英国在希腊内战中支持政府军消灭希腊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武装时,地区内坐拥巨大优势的斯大林袖手旁观,没有提供任何援助。

丘吉尔后来接受采访时说道:

“斯大林对我从来没有食言。我们就巴尔干达成了一致,我说他可以拥有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他说我们可以拥有希腊。当我们在 1944 年进入时,斯大林没有干预。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丘吉尔之所以在回忆录和接受采访时对“百分比协议”大书特书,实际上有那么一点邀功的味道。

二战期间,丘作为史上最大败家子将大英帝国几百年的积蓄挥霍殆尽,保住希腊勉强可以算是其功劳簿上可书可写的一笔。

因为长期以来英国控制着埃及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的航道,该航道甚至关乎着英国对印度等殖民地的掌控。

而希腊作为地中海北岸国家,对该航道有着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丘吉尔于千钧一发之际从红色苏联那里虎口夺食,自然是志得意满。

只不过随着1956年苏伊士战争的落幕,英国宝贵的航运权被苏联支持的埃及总统纳赛尔给收了回去,这却是丘吉尔当初所不曾料想到的。

五十年代中期之后,英国作为世界性大国退出历史舞台,曾经英苏之间的协定也被美苏默契所取代。

“英苏百分比协定”消失于无形之中,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自古以来,协议条约只不过是一张纸,支撑它发挥作用的是背后国家实力与战略上双方的共同利益。

或许在斯大林的眼中,丘吉尔随手一写的纸条与印刷精美、盖好官方大印的正式协约文件,其实是一回事儿。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斯科的战后构思
| 二战 |勾心斗角,看三国首脑如何开会
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始末(59)《大西洋宪章》
二战中国建立起世界大国地位的观点值得商榷
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英国篇(下)
英国现代坦克炮的故事——L1 120毫米线膛坦克炮(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