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体消防:美国清洁灭火剂的发展历程

编著按:

张之立同志是我多年的好友。他在给排水行业建树颇丰。是一位认真做事,认真研究的学者型专家。下面这篇文章是和建规有关的,做事的认真程度让很多人倾佩。

简历:略。(见其他文章)

美国清洁灭火剂的发展历程

1987916日,在加拿大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于198911日起生效。当时首次规定受控的消耗臭氧层物质有两类;其中第二类即哈龙类物质,包括哈龙12ll130l2402等三种物质。

此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哈龙替代品——清洁灭火剂的研发工作。

1991年,美国消防协会NFPA成立了一个哈龙替代保护选择技术委员会。该技术委员会成立后,就着手研究新型清洁灭火剂全淹没系统来替代哈龙1301系统。为满足如何设计、安装、维护和使用这些新型清洁灭火剂灭火系统的需要,于1994年制定了美国消防协会标准《清洁灭火剂灭火系统标准》(NFPA2001)(1994年版),此为第一版。此后,该技术委员会陆续制定了1996年版(第二版)、2000年版(第三版)、2004年版(第四版)。

20051月,为了更好地协调几部气体消防系统标准的关系并处理好相关问题,负责起草《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标准》(NFPA12)、《哈龙1301灭火系统标准》(NFPA12A)和《清洁灭火剂灭火系统标准》(NFPA2001)的技术委员会合并成一个新的技术委员会——气体灭火系统技术委员会。该技术委员会起草了2008年版(第五版)和2012年版(第六版)。

NFPA2001现行版(2015年版)(第七版)是于20141111日被批准的,同时作为美国国家标准于2014121日正式实施。该版标准是由美国消防协会气溶胶灭火工艺技术委员会负责起草的。

本文着重介绍美国清洁灭火剂发展变化情况。

1       NFPA20011994年版)

允许采用的清洁灭火剂是8种。其中,卤代烷类清洁气体灭火剂是7种,惰性气体灭火剂是1种。

卤代烷类清洁气体灭火剂(7种)有:全氟丁烷(FC-3-1-10)、二氟一溴甲烷(HBFC-22B1)、HCFC混合A、四氟一氯乙烷(HCFC-124)、五氟乙烷(HFC-125)、七氟丙烷(HFC-227ea)、三氟甲烷(HFC-23)。包括一种全氟代烷、一种氢氯氟烷、一种氢氯氟烷混合物、一种氢溴氟烷和三种氢氟烷。

惰性气体灭火剂是氮、氩、二氧化碳混合气(IG-541)。

HCFC混合A的成分是三氟二氯乙烷(HCFC-123)、二氟一氯甲烷(HCFC-22)、四氟一氯乙烷(HCFC-124)和异丙烯基-1-甲基环己烯。

在卤代乙烷中,HCFC-124HFC-125HCFC-123均是结构形式最对称的同分异构体。因此,其数字代号均无下标。

在卤代丙烷中,七氟丙烷代号HFC-227ea里的第一个下标“e”表示七氟丙烷碳链中间碳的结构是“-CHF-”,第二个下标“a”表示七氟丙烷碳链两侧碳上的氢氟原子数完全相等。它是七氟丙烷中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即1,1,1,2,3,3,3-七氟丙烷。

本版所采用的二氟一溴甲烷属于氢溴氟烷(HBFC),虽与哈龙1301(三氟一溴甲烷)所属的溴氟烷(BFC)不是一类物质,但氢溴氟烷含有溴原子,属优先淘汰的哈龙替代品。

需要说明的是:含氢、氯的哈龙替代品(如氢氯氟烷及其混合物)系过渡性替代品。

三氟甲烷、五氟乙烷和七氟丙烷同属氢氟烷(HFC)物质,且均为除氟原子和碳原子外,只有一个氢原子。

HCFC混合A中,二氟一氯甲烷、三氟二氯乙烷和四氟一氯乙烷同属氢氯氟烷(HCFC)物质,且均为除氟原子、氯原子和碳原子外,只有一个氢原子。

2       NFPA20011996年版)

允许采用的清洁灭火剂是11种。其中,卤代烷类清洁气体灭火剂是8种,惰性气体灭火剂是3种。

卤代烷类清洁气体灭火剂(8种)有:全氟丁烷(FC-3-1-10)、 HCFC混合A、四氟一氯乙烷(HCFC-124)、五氟乙烷(HFC-125)、七氟丙烷(HFC-227ea)、三氟甲烷(HFC-23)、六氟丙烷(HFC-236fa)、三氟一碘甲烷(FIC-13I1)。包括一种全氟代烷、一种氢氯氟烷、一种氢氯氟烷混合物、一种氟碘烷和四种氢氟烷。

惰性气体灭火剂(3种)是氩气(IG-01),氮、氩、二氧化碳混合气(IG-541),氮、氩混合气(IG-55)。包括一种单一组分惰性气体,两种多组分惰性气体。

1996年版比1994年版增加了四种灭火剂,六氟丙烷(HFC-236fa),三氟一碘甲烷(FIC-13I1),氩气(IG-01),氮、氩混合气(IG-55)。删除了一种灭火剂:二氟一溴甲烷(HBFC-22B1)。

增加的六氟丙烷为氢氟烷(HFC)物质,除氟原子和碳原子外,有两个氢原子。在卤代丙烷中,六氟丙烷代号HFC-236fa里的第一个下标“f”表示六氟丙烷碳链中间碳的结构是“-CH2-”,第二个下标“a”表示六氟丙烷碳链两侧碳上的氢氟原子数完全相等。它是六氟丙烷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即1,1,1,3,3,3-六氟丙烷。

3      NFPA20012000年版)

允许采用的清洁灭火剂是13种。其中,卤代烷类清洁气体灭火剂是9种,惰性气体灭火剂是4种。

卤代烷类清洁气体灭火剂(9种)有:全氟丙烷(FC-2-1-8)、全氟丁烷(FC-3-1-10)、 HCFC混合A、四氟一氯乙烷(HCFC-124)、五氟乙烷(HFC-125)、七氟丙烷(HFC-227ea)、三氟甲烷(HFC-23)、六氟丙烷(HFC-236fa)、三氟一碘甲烷(FIC-13I1)。包括两种全氟代烷、一种氢氯氟烷、一种氢氯氟烷混合物、一种氟碘烷和四种氢氟烷。

惰性气体灭火剂(4种)是氩气(IG-01),氮气(IG-100),氮、氩、二氧化碳混合气(IG-541),氮、氩混合气(IG-55)。包括两种单一组分惰性气体,两种多组分惰性气体。

2000年版比1996年版增加了两种灭火剂:全氟丙烷(FC-2-1-8)和氮气(IG-100)。

4      NFPA20012004年版)

允许采用的清洁灭火剂是13种。其中,卤代烷类清洁气体灭火剂是8种,惰性气体灭火剂是4种,氟化酮灭火剂是1种。

卤代烷类清洁气体灭火剂(8种)有:全氟丁烷(FC-3-1-10)、 HCFC混合A、四氟一氯乙烷(HCFC-124)、五氟乙烷(HFC-125)、七氟丙烷(HFC-227ea)、三氟甲烷(HFC-23)、六氟丙烷(HFC-236fa)、三氟一碘甲烷(FIC-13I1)。包括一种全氟代烷、一种氢氯氟烷、一种氢氯氟烷混合物、一种氟碘烷和四种氢氟烷。

惰性气体灭火剂(4种)是氩气(IG-01),氮气(IG-100),氮、氩、二氧化碳混合气(IG-541),氮、氩混合气(IG-55)。包括两种单一组分惰性气体,两种多组分惰性气体。

氟化酮灭火剂(1种)是全氟乙基异丙基酮(FK-5-1-12)。

全氟乙基异丙基酮是按照习惯命名法命名的。如果按照系统命名法命名,为十二氟-2-甲基-3-戊酮。其分子式为C6F12O,化学式为CF3CF2COCF(CF3)2.商标名称:Novec1230.它不仅是一种氟化酮,更确切地讲,是一种全氟化酮。

FK-5-1-12中,FK是氟化酮的英文“fluoroketone”“fluorinatedketone”的缩写,5代表“碳原子数-1”,1代表“氢原子数+1”,12代表氟原子数。由于它是一种同分异构体,所以,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将其命名为FK-5-1-12mmy2.

美国标准原文把其化学式误印为CF2CF2COCF(CF3)2,少了一个氢原子。

2004年版比2000年版增加了一种灭火剂:全氟乙基异丙基酮。删除了一种灭火剂:全氟丙烷(FC-2-1-8)。

美国开始看好全氟丁烷,不看好全氟丙烷,故在第一版、第二版中采用了全氟丁烷,而未采用全氟丙烷。在第三版中,虽然采用了全氟丙烷,但在第四版中,还是把它给删除了。

5       NFPA20012008年版)

允许采用的清洁灭火剂是13种。其中,卤代烷类清洁气体灭火剂是8种,惰性气体是4种,氟化酮是1种。

卤代烷类清洁气体灭火剂(8种)有:HCFC混合A、四氟一氯乙烷(HCFC-124)、五氟乙烷(HFC-125)、七氟丙烷(HFC-227ea)、三氟甲烷(HFC-23)、六氟丙烷(HFC-236fa)、三氟一碘甲烷(FIC-13I1)、HFC混合B。包括一种氢氯氟烷、一种氢氯氟烷混合物、一种氟碘烷、四种氢氟烷和一种氢氟烷混合物。即有两种卤代烷混合物、两种卤代甲烷、两种卤代乙烷、两种卤代丙烷。

HFC混合B的组分:四氟乙烷、五氟乙烷和二氧化碳。

美国标准原文把四氟乙烷(CH2FCF3)误印为“CH2FCF3”,把五氟乙烷(CHF2CF3)误印为“CHF2CF3”。

此四氟乙烷在该版表4.1.2(d)HFC混合B的质量要求》中的代号为HFC-134a,即1,1,1,2-四氟乙烷(CH2FCF3),是四氟乙烷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在四氟乙烷中,结构形式完全对称(也是最对称)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1,1,2,2-四氟乙烷(CHF2CHF2),其代号为HFC-134(无下标)。HFC-134a的下标“a”表示除HFC-134外,对称性最好的一种同分异构体。需要说明的是,四氟乙烷只有这两种同分异构体。

HFC混合B的商标名称为HalotronII

HFC混合B中,二氧化碳仅占5%。笔者猜测,二氧化碳在HFC混合B中的作用与在IG-541中的作用类似。

惰性气体灭火剂(4种)是氩气(IG-01),氮气(IG-100),氮、氩、二氧化碳混合气(IG-541),氮、氩混合气(IG-55)。包括两种单一组分惰性气体,两种多组分惰性气体。

氟化酮灭火剂(1种)是全氟乙基异丙基酮(FK-5-1-12)。

2008年版比2004年版增加了一种灭火剂——HFC混合B,删除了一种灭火剂——全氟丁烷(FC-3-1-10)。至此,美国标准已删除了所有的全氟代烷。

6       NFPA20012012年版)和NFPA2001现行版(2015年版)

这两版中允许采用的清洁灭火剂的数量及种类与NFPA20012008年版)完全一样。

7  NFPA2001现行版(2015年版)中清洁灭火剂一览表

见表1

注:本表所列含氟卤代烷(包括HCFC混合AHFC混合B中的),在化学式上存在如下规律:对含氟卤代乙烷而言,碳链的一端构成为“-CF3”;对含氟卤代丙烷而言,碳链的两端构成均为“-CF3”。

8  NFPA2001各版中清洁灭火剂变化一览表

见表2

美国清洁灭火剂的特点

1994年的第一版到2015年的第七版,NFPA2001中的清洁灭火剂具备以下特点:

9.1 一直采用的清洁灭火剂有6种:HCFC混合A、四氟一氯乙烷(HCFC-124)、五氟乙烷(HFC-125)、七氟丙烷(HFC-227ea)、三氟甲烷(HFC-23)、IG-541。即有一种氢氯氟烷、一种氢氯氟烷混合物、三种氢氟烷和一种惰性气体。其中的三种氢氟烷(三氟甲烷、五氟乙烷、七氟丙烷)均为除氟原子和碳原子外,只有一个氢原子。

我国目前仅应用了上述六种清洁灭火剂中的七氟丙烷(HFC-227ea)、三氟甲烷(HFC-23)、IG-541。根据公消[2001217号文,HCFC混合A、四氟一氯乙烷(HCFC-124)和五氟乙烷(HFC-125)这三种灭火剂在我国属于禁用物质。

虽然,含氯、氢的哈龙替代品系过渡性替代品;但是,由于它的综合性能可被接受,所以,美国尽可能在氢氯氟烷的过渡期内加以利用。(美国规定:自201011日起,冻结HCFC-22的生产。自201511日起,冻结HCFC-123HCFC-124的生产。自202011日起,禁用HCFC-22。自203011日起,禁用HCFC-123HCFC-124。)

从第一版开始,陆续增加且未被删除过的清洁灭火剂是六氟乙烷、三氟一碘甲烷、氩气、氮氩混合气、氮气、全氟乙基异丙基酮和HFC混合B

9.2 清洁灭火剂从开始的两大种类(卤代烷类清洁气体灭火剂和惰性气体灭火剂)扩展到现在的三大种类(卤代烷类清洁气体灭火剂、惰性气体灭火剂和氟化酮灭火剂)。

9.3 全氟代烷,在1994年版中为一种,即全氟丁烷(FC-3-1-10);到2000年版中为两种,即全氟丙烷(FC-2-1-8)和全氟丁烷,增加了一种(全氟丙烷);到2004年版中为一种,即全氟丁烷,同时删除了一种(全氟丙烷);到2008年版中删除了全氟丁烷。至此,全氟代烷全部被美国淘汰了。

对于全氟代烷,美国过去研究较多的是全氟丙烷(八氟丙烷)、全氟丁烷(十氟丁烷)和全氟己烷(十四氟己烷),对全氟甲烷(四氟甲烷)、全氟乙烷(六氟乙烷)、全氟戊烷(十二氟戊烷)等很少问津。

全氟代烷的优点是基本无毒,但它过于稳定,在大气中的存活时间(ALT)太长。虽不破坏臭氧层,但其温室效应值(GWP)较高。这些可能导致其综合性能较差,因而最终被淘汰。

10  卤代烷、氟化酮清洁灭火剂和惰性气体灭火剂的物理特性

在美国标准NFPA2001中,《卤代烷、氟化酮清洁灭火剂的物理特性》见表3,《惰性气体灭火剂的物理特性》见表4

注:1. 本表译自美国NFPA20012015年版)附录A中的表A.1.4.1(c)

2. HCFC混合A中,二氟一氯甲烷(82%)的分子量:12.01×1+1.008×1+19.00×2+35.45×1=86.468;四氟一氯乙烷(9.5%)的分子量:12.01×2+1.008×1+19.00×4+35.45×1=136.478;三氟二氯乙烷(4.75%)的分子量:12.01×2+1.008×1+19.00×3+35.45×2=152.928;异丙烯基-1-甲基环己烯(3.75%)的分子量:12.01×10+1.008×16=136.228

根据表1HCFC混合A中各组分为重量比,所以,HCFC混合A的分子量:86.468×82%+136.478×9.5%+152.928×4.75%+136.228×3.75%=96.242.

与本表中的HCFC混合A的分子量(92.90)不一致,比表中值略大。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与对非理想气体状态的修正有关。

3. HFC混合B中,四氟乙烷(86%)的分子量:12.01×2+1.008×2+19.00×4=102.036;五氟乙烷(9%)的分子量:12.01×2+1.008×1+19.00×5=120.028;二氧化碳(5%)的分子量:12.01×1+16.00×2=44.01

根据表1HFC混合B中各组分为重量比,所以,HFC混合B的分子量:102.036×86%+120.028×9%+44.01×5%=100.754.

与本表中的HFC混合B的分子量(99.4)不一致,比表中值略大。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与对非理想气体状态的修正有关。

惰性气体灭火剂的物理特性

注:1. 本表译自美国NFPA20012015年版)附录A中的表A.1.4.1(d).

2. IG-541中,氮气(52%)的分子量:14.01×2=28.02;氩气(40%)的分子量:39.95×1=39.95;二氧化碳(8%)的分子量:12.01×1+16.00×2=44.01.

  IG-541的分子量:28.02×52%+39.95×40%+44.01×8%=34.07.

     与本表中的IG-541的分子量(34.0)基本一致。

3. IG-55中,氮气(50%)的分子量:14.01×2=28.02;氩气(50%)的分子量:39.95×1=39.95

IG-55的分子量:28.02×50%+39.95×50%=33.99.

与本表中的IG-55的分子量(33.95)基本一致。

之立系列:

给水消防:关于选煤厂特殊构筑物消火栓用水量之确定

水力消防:俄罗斯水力坡度计算通式与估算通式(修订版)

水力消防:关于科尔布鲁克-怀特公式之推导与近似求解

水力消防:俄罗斯水力坡度计算通式与估算通式

气体消防:关于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道压降公式之推导

建水消防:关于黑曾-威廉斯公式之推导(海澄-威廉)

给水消防:关于IG541、二氧化碳、三氟甲烷和 卤代烷1301气体灭火系统管道压降公式之推导

给水消防:论工程技术界外国人名的准确翻译问题(修改版)

建规消防:原苏联“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及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火焰传播范围表”翻译之勘误

气体消防:俄罗斯最新型核潜艇气体消防事故解密

探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体灭火系统选型与配置技术要点
消防干货 | 考查选择题「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看这4点就够了~
消防系统之气体灭火系统
GB18614-2002《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
电气设计丨气体灭火系统简介
气体灭火系统浅要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