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华:守护耕地重数量更要重质量
        在耕地数量呈刚性减少趋势、粮食需求又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仅要数量,更要质量,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刻不容缓

  前不久去四川广安农村采访,满眼都是翠绿的水稻和其他蔬果,宽敞的水泥路直通地头,旱能灌、涝能排的沟渠四通八达,田网、渠网、路网“三网”相连。真想不到在这样的丘陵地区,还能见到如此大规模的万亩连片示范田。

  四川省农业厅的同志说,以前这一带都是靠天吃饭的“望天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的提升,一跃成为高产田。四川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在100个粮食主产县建设200万亩高标准农田,5年建设1000万亩,这相当于“再造一个成都平原”。

  粮食单产与耕地质量密切相关。我国水稻、玉米及小麦的平均产量与高产水平差了一大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多数地区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不高,限制了高产品种高产潜力的发挥。中低产田由于保水保肥、耐水耐肥性差,更是“吃肥、吃水、吃工”,要维持高产只能依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高标准农田的好处显而易见。然而在我国18亿亩耕地中,高标准农田仅占了30%,中、低产田分别为6亿多亩和5亿亩。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并且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挑战之一就是耕地占优补劣现象。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一些城镇周围和交通沿线质量好、基础设施好的良田沃土被大量占用,部分新补充耕地主要分布在耕作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耕地保护“重数量、轻质量”倾向相当普遍。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全国因占优补劣耕地,导致粮食生产能力至少减少120亿公斤。

  与此同时,耕地退化和污染现象也逐年扩大。据统计,这些年来因为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渍化、土壤酸化导致耕地退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以上。东北平原耕地“隐性流失”加剧,黑土层厚度已由开垦初期的80—100厘米下降到20—30厘米,有机质含量每年以0.2个百分点递减。而据环保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超过1.5亿亩。

  农业以土而立,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耕地数量呈刚性减少趋势、粮食需求又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提升耕地质量成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仅要数量,更要质量,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刻不容缓。当务之急是加深对耕地质量保护的认识,健全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制度,实施有效措施如推进土地整治、改造中低产田、修复污染土壤、秸秆还田等来逐步提升耕地生产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杨:中国耕地保护利用政策演进、愿景目标与实现路径
10年耕地减少1亿多亩,为啥耕地在不断减少,粮食产量却在增加?
高标准建设高标准农田 须有科学适宜的标准
钟钰|从粮食安全看“藏粮于地”的必然逻辑与内在要求
《学习时报》文章:必须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谁来挽救“超负荷”的土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