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奢靡 or 艺术 ?

 
    晚会的最大魅力来自艺术本身,来自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而非外在的豪华包装和形式……
    
明星,需要奢靡晚会吗

 
  五光十色的舞台,炫目的灯光,LED大屏幕,一飞冲天的焰火,震耳欲聋的歌声、欢呼声和繁星般闪烁的荧光棒,是这些年来人们最常见的大型晚会场景,其豪华奢靡程度有时会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再看那些光鲜亮丽的明星们,亦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上台下频繁互动,仿佛都沉溺于晚会编导所营造的欢乐火爆气氛中。
  若问:晚会上有哪支歌曲感动了你,哪位明星令你过目不忘,除了现场气氛感染了你,让你嗨了一把外,你还能得到什么?恐怕就太好回答了。
  最近,中央五部委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一经公布便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表明文化领域的享乐和奢靡之风不得人心,是到了对它说“不”的时候了。
    其实,晚会的最大魅力来自艺术本身,来自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而非外在的豪华包装和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近年来晚会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趋势,热闹火爆中,难掩内容的空虚苍白。晚会也造就了明星,并通过电视的传播和市场的炒作抬高了明星的身价,使得整个晚会产业链变成了一种吸金的工具,究竟谁是最大获益者也成了一个问题。


 形式大于内容——近年庆典晚会的通病


  大场面,大投入,大制作,全明星豪华阵容,是这些年来各种大型晚会竞相采取的策略,于是,越来越多的晚会中都存在一个通病——形式大于内容。
  为何会产生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
    首先是因为晚会办得太多太滥:不仅有节庆晚会,颁奖晚会,专题晚会,行业晚会,连西瓜豆腐也上了晚会,难怪业内人士惊呼,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晚会最多的国家。形式上热热闹闹,创作却相对滞后,只能东拼西凑,牵强附会,千人一面,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是晚会名不副实。例如在中国电影市场萎靡时期举办的一些电影节颁奖晚会,虽模仿了国际电影节的形式,又是明星走红毯,又是上台飚泪发表获奖感言,表面看星光灿烂,歌舞升平,却掩盖不了电影文化自身的贫乏,不仅获奖影片缺乏竞争力,有些甚至是尚未公映、观众连片名都感到陌生的。既然乏善可陈,组织者又常常设奖过滥,“并列”“双黄”屡见不鲜,奖杯人人有份,皆大欢喜。
  第三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舞台美术中,大大丰富了艺术表现力,给人以时尚绚丽的视觉感受。但先进的技术手段只有与相应的题材内容相匹配时,才会相得益彰,达到艺术与科学的高度统一和谐。例如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以高清LED呈现出超大中国水墨卷轴画,便向世界亮出鲜明的中国精神、中国符号。还有央视近年的春晚,以电子屏幕与电脑灯、投影仪的完美结合,营造出一个个美轮美奂的舞台画面,有力地烘托了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有些晚会片面追求感官刺激、技术崇拜,不惜花费重金打造舞台美术,一台晚会的预算中,舞美竟占去了一半甚至七成,这就不但舍本求末,形式大于内容,也令人怀疑内中是否有何“猫匿”了。一位业内人士说得好:“当艺术本体毫无创造力时,什么包装打造都是没有意义的。”“技术的发展与利用技术发财是两回事。”
 

邓丽君个唱的启示——形式简朴同样可以精彩

  与豪华奢靡的晚会相比,记者常常感叹邓丽君的“生不逢时”,她身为华人世界的一代歌后,清纯的形象、甜美的歌喉、真情的演绎和优雅的台风,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然而看过她的《十亿个掌声》个人演唱会的录像,却深感一个歌手的魅力,不在于有多么豪华的舞台和华丽的包装,而在于其艺术本身!
  《十亿个掌声》是1984年在台北中华体育馆举办的,用今天的眼光看,当时的舞台不但很小,而且简朴得近乎土气,没有一点技术含量:舞台空间被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承载乐队的高台,下半部分是邓丽君的演唱空间,在她背后,是一面整场不变的素色幕布;在邓丽君演唱时,灯光师有时会将一束追光打到她身上,在幕布上投射出一个黑色的剪影,这便是灯光设计的主要变化手段了。
  但是,从邓丽君婷婷袅袅登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她就成了舞台上的精灵和主宰,从她口中流出的语句和音符,一句句行云流水般沁入观众的心田。从《漫步人生路》到《你怎么说》,从《小城故事》到《在水一方》,从《夜来香》到《甜蜜蜜》,从《北国之春》到《路上的野花不要采》……邓丽君用国语、粤语、闽南语、英语和日语,演唱了四十首优美动听、声情并茂的抒情歌曲,表现出她良好的文化素养,独特的演唱风格和对音乐出神入化的演绎能力。而演唱会中穿插的邓丽君与主持人田文仲的诙谐交谈,邓丽君对母亲家乡山东话的模仿,以及请观众帮她拿大衣、向看台抛手套的互动情节,都使人看到一个退去光环的一代歌后热情、纯朴、率真和亲民的一面。
  毫无疑问的是,如果邓丽君活到今天,如果她在大陆开演唱会,那么,演唱会的组织者必定会将最先进的音响设备、最豪华的舞台美术呈现在她面前。她会拒绝吗?当然不会,但豪华奢靡的包装是否一定会为她的歌唱艺术加分,就另当别论了。

费翔 张明敏再现春晚——最大魅力来自明星本身

  1987年央视春晚,一位身材高大、潇洒帅气的中美混血歌手的出现,令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眼前一亮:红西装、白衬衫、黑领结,鹅蛋脸,高鼻梁,深眼窝, 一头浓发随优雅的舞姿而波浪般抖动着,青春、热情、动感……费翔霎时成为无数少男少女心中的偶像。更令人心醉的是他充满阳刚之气的两首歌——《冬天里的一把火》和《故乡的云》,前者是情歌,深情而不缠绵;后者则表达了海外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与当时的政治气氛颇为贴和,所以一夜之间便在大江南北流传开来,久唱不衰,成为经典。
  25年后的2012年,当费翔再度登上央视春晚时,科技的进步已使他面前的舞台今非昔比:大屏幕上蓝天白云、风高气爽,一群白衣少女在他身后翩翩起舞,宛如仙境,平凭了几多视觉美感。他依旧帅气,虽说已青春不再,魅力稍减;他依旧受欢迎,更多是因为他的《故乡的云》,它不仅好听,还寄寓着一代人美好的青春记忆。
  同样具有说服力的还有一位香港歌手——张明敏。当年,他一件灰西装,一条毛围巾,身材瘦小,貌不出众,而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港澳同胞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之后他又两度登上央视春晚,唱的还是《我的中国心》,舞台美术也比当年提高了若干个档次,可谓情景交融,音画并茂,虽然老观众已很难找回那种返朴归真的感觉了,但新观众仍会很喜欢。由此可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舞台是奢是简,永远不变的是那些可以穿越时空的被人们视为经典的艺术,而这种艺术的最大魅力便来自明星本身。


如果心中还有艺术——就应降降你的“身价”

  在一个市场化的社会里,明星的“身价”理应是由市场选择和决定的。但当下的现实是,我们不仅有正常的商业演出,还有大量使用财政资金举办的营业性晚会,以及各大电视台举办的花样繁多的选秀节目,它们重金邀请的明星和从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的新人们,会一夜之间“身价”倍增,让市场不堪重负。
  例如,去年以来红透中国的“中国好声音”的大部分学员,以前只是一些夜场演出的歌手,电视节目的巨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使他们成名后,商演应接不暇,“身价”瞬间飚升,最高的吉克隽逸商演报价是42万元一场,吴莫愁40万元一场,均已与打拼多年的国内一线歌手并驾齐驱。另一档品牌节目《我是歌手》也遇到类似的尴尬:电视的巨大推手将几位歌星的身价提升后,当演出商借力该品牌节目在北京工体举办《歌手归来》演唱会时,却发现已“请不起”其中“涨幅最猛”的羽泉和林志炫了。
    影视拍摄中也有同样的问题,由于明星的身价节节攀升,尤其是一线演员,每集片酬动辄十万、二十万,片方需将资金投入的大部分用于支付演员的片酬上,很难确保作品的艺术质量,因而叫苦不迭。
  由此看来,五部委联合发出的通知中,要求不得使用财政资金办营业性晚会,不得高价请明星大腕的决定是深得民心的。从表面上看,这可能会断了明星们的一部分财路,却会对刹住奢靡晚会,净化社会风气发挥积极作用。也请明星们扪心自问:你的那一两首歌值几十万吗?如果是假唱,对得起追你爱你的粉丝们吗?如果你的心中还有艺术,就应当给自己降降“身价”,让它与你创造的艺术价值回归理性的轨道。
  期待:今后的晚会要从讲排场、比阔气、拼明星、拼舞美,转变到拼艺术、拼质量、拼创新上来。到那时,我们的艺术就会更纯粹,更质朴,更有魅力,明星身上就多了几分责任感,少了几分铜臭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归朴素(文艺点评)
中国的一场晚会,邀请了总身价超千亿的最顶级明星
晚会:1993-1995邓丽君的珍贵映像,舞台上的邓丽君说起了小品
中国的一场晚会, 邀请了总身价超千亿的最顶级明星
艺术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舞台和复杂的形式,它只需要一份热爱与欣赏
中秋晚会,湖南卫视显落寞,河南卫视成最大赢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