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罌粟殼粉流入餐桌
罌粟殼粉流入餐桌,當止!
王玉初
2014年10月31日14:28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罌粟是提煉鴉片等毒品的原料,罌粟殼中含有嗎啡等物質,非法種植買賣、在食品中添加都被明令禁止。然而,記者近期在多地了解到,一些火鍋店、小吃店為了吸引顧客,竟然大肆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同時,在調料市場和網絡上,有些人公開售賣罌粟殼。(10月30日新華網)
罌粟殼粉流入餐桌,貽害無窮,須多方給力共同鏟除之。
一則,要斬斷罌粟殼粉的銷售渠道。網絡購物刺激了消費的增長,但同時也為一些物品的擴散提供了便利。在網絡上,罌粟殼粉被稱之為“米粉”或其他名稱被銷售,擴散很快,范圍廣,毒害大。對罌粟殼粉的銷售,要順藤摸瓜,切斷網絡等銷售鏈條,要用禁毒之決心,對公開或變相地銷售罌粟殼粉的行為進行依法打擊。
二則,對於終端使用罌粟殼粉入食物或調斷的餐飲經營者,決不能姑且了事。老話說,“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明知罌粟殼粉對人體有傷害,還為了留住食客,不惜鋌而走險,完全無視職業道德,賺昧良心的錢。《治安管理處罰法》第71條規定,非法運輸、買賣、儲存、使用少量罌粟殼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在筆者看來,如此處罰恐怕只是隔靴搔痒。對於食品安全,隱患諸多之時,當施以重拳打擊。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打擊,亟需法律的完善,更要有力的執行。另外,對讓罌粟殼粉上餐桌的餐飲經營者、廚師等,可以要通過行業約束,終身禁止從事餐飲業,以增加其失德的成本。
三者,追根溯源,罌粟殼粉從何而來?除了醫用之需外,誰在種植?誰在販賣?清除私自種植罌粟的行為,要打持久戰,決不能姑息。
罌粟之禍不除,結出的必定是“毒果”。 罌粟殼粉流入餐桌,當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餐桌上的秋天《学摆盆学食品雕刻》
【#打四黑除四害,一起315#[推荐]收藏帖!如何辨别假劣食品?】
太漂亮了(餐桌食品雕花装饰) (转帖)
餐桌上的真相——速冻食品
餐桌上不得不防的毒物
8種食品界的“催老劑”,餐桌上請謹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