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镇江有个姚桥镇,镇里有座石桥小学,熊孩子来这里都变得谦逊好学,最爱读家乡文化这本书

在镇江新区,有座姚桥镇

姚桥是原丹徒县八大古老集镇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晚清光绪年间建镇。

姚桥镇里,有座“石桥村”。

石桥村如今在新集镇改造建设中融入“宜地石桥、古韵新歌 ”古村文化的理念。

“石桥村”里,有座“石桥中心小学”

这座小学的孩子们,热爱“阡陌文化”,喜欢实践游学,“读”好家乡文化这本书。

石桥小学

石桥中心小学四周良田万顷、阡陌纵横。古老久远的农耕历史、世代相传的耕读文化、文脉深厚的朱氏宗祠、底蕴深长的华山古居……

这些地方资源为学校的教育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将“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文化精髓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经常组织寻访家乡印记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知行统一、知情合一,形成善于学习、勇于探究、勤于劳动、爱国爱家的品质。

学校专门请来石桥村里的万爷爷,给孩子讲家风祖训,传承那斑驳岁月中,不可磨灭的如流往事。

石桥小学三年级孩子们,参观断山墩遗址。

走近江南古镇儒里,儒里镇坐落着有四百年历史的朱氏宗祠,这里是南宋大儒朱熹的后裔在江苏最大的聚居地之一。

四年级的孩子们在儒里祠堂,学到了弘扬家风祖训,传承耕读文化的道理。

镇里的江南第一古村华山村,有着动人的历史传说,每年一度的“华山集”是东乡文化的集中呈现。

五年级的孩子们在参观华山古村。

学校从育人目标出发,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分年级编制游学课程。

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填写好寻访手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了解镇江东乡文化,并在寻访中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怀。

六年级的孩子们在参观非遗展览馆

学编草篮

学磨豆浆

学做非遗泥叫叫

石桥小学

由“东乡古韵”、“寻觅古农具”、“走进东乡非遗”等组成凝聚石桥当地的人文历史,让孩子直观形象地感知家乡文化。

从一件件古农具、非遗文化中感受先民的智慧与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创新意识。

如今,大家都喜爱上了这样的学习:家乡文化寻访,承载着孩子们对家乡的记忆,启示着寻“根”的意识。乡愁乡恋,在活动中扩散、蔓延。

知道了家风祖训,学生变得斯文,勤学好读,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很多人都说,熊孩子来这里都变得好学儒雅了。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石桥小学确实兴起一股浓烈的热爱家乡、热爱传统的学风。

相信石桥中心小学的爱乡之风在时光中延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继鹏文集25:大山的呼唤
镇江一位退休的老教授直言,家有小学生的,...
家乡的桥
姚江随笔
从不会盛饭的“小公主”到“小橘灯志愿者”
瓦窑村的两位功德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