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秦文学】聂晓娟 :【水凹村里走出来的本土作家】( 散文)

试一试新的

分享键


本期编辑:张兴军

水凹村里走出来的本土作家

文/聂晓娟

从秦岭腹地水凹村里走出来的本土作家田光明老师,是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金麻雀”小小说全国优秀作家奖,渭南市第四届小小说“杜鹏程文学奖”得主,著有散文集《风从故乡来》和小小说集《理想的翅膀》。田光明老师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虽在微信与抖音上经常与他有互动,却从未谋过面,但我一直是田光明老师美文的忠实读者。

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康美先生有语:“光明的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笃实”,纯净得如同家乡的小溪,朴素得如同家乡的一片丛林。对家乡的衷情和深念,也犹如家乡的石鼓山一样亘古不变,感同身受”。田光明老师的散文集《风从故乡来》中,收录的几十篇散文,以朴实的笔墨,真实的感知,描绘了故乡的枝枝叶叶,向读者呈现出了心灵深处的点点滴滴。其中,有对故乡皂角树的一往情深,有蒸年馍的乡土情趣,有农家厨房灶台上糊汤与烟火搅团飘出的醇香,还有乡学生涯中对教育事业浓浓的眷念与感恩,唯独没有对曾经所走过的艰苦岁月的怨和恨。

散文《五渠沟》真实展现了位于水凹村之北,清水河村之南的五渠沟的秀色可餐与人文素养。五渠沟在作者的笔下“春朝花香扑鼻,夏夜鸟语萦耳,秋赏层林尽染,冬待水落石出。大有“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之清幽。在作者的记忆中,五渠沟的水库灌溉农田,造福一方;五渠沟的村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洋溢在他们脸上自信乐观的笑容,是普照山坡的阳光。

关于五渠沟村名的凄美传说,神秘的面纱里面,满满的尽是孝心与亲情。读罢此节,感动得在五渠沟北邻清水河村里长大的我,泪蛋蛋一个紧的往下滚哩!

结尾宕开一笔,美而不腻,收束有力:“当然,缺少人烟的五渠沟,也许会被大自然逐步雕琢成为武陵郡的“桃花源 ”,或者是阿坝州的“九寨沟 ”,不是吗?想一想,清澈如镜的水库,郁郁葱葱的密林,宛转悠扬的鸟语,叮叮咚咚的泉水,弯弯曲曲的溪流,神秘纵横的沟壑……”妥妥的为五渠沟代了言。不得不说这确实是田光明老师作品的高度。

田光明老师的散文不仅有品不完的乡情乡音,还有他投身乡村教育事业,为山沟沟里的孩子们无私奉献的拳拳的赤子之心。读完“乡学纪事”版块的美文《一个人的村学》,身为教师的后裔和一代又一代优秀学生曾经的老师,我感触甚深。“初雪的清晨,孩子们早早来到学校,在我办公室窗前的墙角挤着暖暖。我急忙起床,帮孩子把火盆里的火拨旺,让他们一边烤着火,一边晨读。门外的山风,带着哨音,拍打着窗户上钉的塑料薄膜,教室里温暖如春。”读完这段温暖的文字,我的鼻子酸酸的,想起了很多年前在大山深处南岔小学任教数年“三个石头一个锅,自做自吃心里乐”。为党的教育事业倾注终生,因病已故的陕西省优秀教师生父聂仓海;想起了在清水河村瓦窑沟破烂不堪的窑洞里,无论冬寒夏暑,不畏恶劣的环境,坚持为我们上课的聂志珍、贾秦善老师……感谢田光明老师,用故乡的阳光与山风的纯情做笔墨,所撰写的乡村教育人纯正的流年纪。《一个人的村学》是一代教育工作者的缩影,也是一代受益无穷的乡下孩子们终生难以忘怀的感动。

田光明老师的散文落笔纸上,内在的情感就像涓涓长流的小河,奔流不息,除了造诣很深的散文,他的小说功底也相当了得!中国作协会员,当代作家、评论家杨晓敏先生在《朴素的底色,深情的诉说》一文中说:“生活是文学创作不竭的源泉。田光明把文学创作之根深深扎进他生活过的乡村大地、他工作过的三尺讲台。心中饱含深情,笔下的一人一物被赋予了真诚的灵性。读田光明的数篇小小说作品,真情贯穿其中,朴素是其底色。”这段话把田光明老师小小说文辞意趣的特点描述得淋漓尽致。

田光明老师新近与读者见面不久的小小说集《理想的翅膀》里收录的每篇小小说都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立意深刻,表达方法迥异,悬念叠加,颇有文学功底。收录于“人生/娘的风水学”版块里的《父母送书》、《娘的风水学》、《父亲的扁担》人物形象塑造饱满,故事情节完整,环境烘托有方,教科书般的翻转式结尾,升华主题方法干净利落,让读者顿感眼前一亮。

就《给父母送书》这篇小小说,辽东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文学理论学者孙新运先生在执着的守望者》一文中做了精彩的点评:“二十年后我为父母写了一本书《父亲母亲》。爸妈眼睛不好,我读给他们听。书中还做了景色描写:“夕阳西下,天边一抹红霞,映照在山坡上”。充满沧桑和悲壮,没想到作者下面写道:“扑棱棱……一群鸟儿飞过,我打了个激灵,望着父母肃穆的墓碑,看着荒草萋萋的坟茔,我把我的书端端正正地放在墓碑的中央”。这一反拨让读者措手不及,主题立刻深化了,感情也深沉了,感人泪下,意蕴也变得深刻了。”我教了将近三十年的语文,虽已退休,但尤喜欢这篇小小说,时不时的就会把这篇小小说分享给我曾经的爱徒们,让孩子们当作小小说范本去珍藏学习。

《娘的风水学》中的柱子娘,是大多数来自农家小院的孩子们共同的娘之模样,她坚强善良,勤劳贤惠,“给东家纺线,给西家织布,在村里忙忙碌碌,苦出了好人缘。”结尾水到渠成,禅心似月的柱子娘一语道破了风水学的真相:“娘只知道,人勤劳贤惠,努力了,奋斗了,就是好风水。”通过柱子娘的语言描写把柱子娘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亦如杨晓敏先生的高评:“朴实的语言,蕴含着母亲朴素的人生哲学。好的家风教育,好的长者风范,就是一个家庭的好风水,这不愧是生活中的金科玉律。”

从水凹村健步走来的本土作家田光明老师,做过村里的记工员 ,担任过乡村教师,当过乡镇学校校长、教育专干 ,再到区教育局机关工作,历经挫折而不败,饱尝艰辛而不倒。他说:“此生不为成名成家,只为不负今生。”风从故乡来,助力了无数双理想的翅膀,叩谢田光明老师用文字唤起了我们对那段流金岁月的怀想与感念。愿田光明老师的文学世界,春常在,笔常新 ,我们期待着。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聂晓娟:网名,九月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人,退休教师。《我的教育声调》《护花使者的育花心语》《阿高尬闻》《秀的婚事》《天然氧吧黄狗峪》《有妈就是幸福娃》《姨是半个娘》《又见格桑花》《怀念长发》等数十篇散文作品见诸各大网络文学平台。

往期精选


【三秦文学】聂晓娟:【有妈就是幸福娃】(散文)

【三秦文学】聂晓娟:【 花卉满屋】(散文)

【三秦文学】聂晓娟:【活生生的生命都去哪儿了】(散文)

【三秦文学】诗歌组:【诗歌精选】(第270期)

【三秦文学】诗歌组:【《陪伴》同题专辑】(第36期)

【三秦文学】孙志文:【故乡情】(七律)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稿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问: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史  波     杨  强

策划:李书忠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编: 谢亚红   处 寒   谭文群

编委:

 刘旭平    唐桂英   吴远红   梦而诗

 润    隆   米兰花   刘马陵   水云天

 刘军英   王宝群   张晓强    孙传志

       喝   茶   南友锋   马永清    徵   蔚 

       张兴军   凤尾竹   吴风平

 秦岭人家     秋日私语

三秦文学

欢迎关注

获取更多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汤延光:丧事|小小说
【小小说】王斌/偷树
原创:明年一定要出嫁(小小说)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走过山村的牛II岳承贵(安徽省)
【三江文学】秋菊 《小小说》 | 寒冰心
当代小说‖【流转】◆钝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