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是“知易行难”,而是“知难行易”。

不是“知易行难”,而是“知难行易”。

孙中山如是说:

中国近两千年文明不进步的原因,便是在学术的思想不正当。不正当的地方,简单地说,便是大家以为行是很难的,知是很易的。这种思想便误了中国,便误了学者。

  国人口中常说的“这个道理我懂”、“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其实,都是没有深度的机械式惯性推诿和不自知式的盲目思维自信。殊不知,一位县级领导对“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的理解,与一位省部级领导对“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一个小沙弥对“阿弥陀佛”的理解,其实与释迦摩尼对“阿弥陀佛”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同理,一位员工对公司某项重要决策的理解和董事长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虽然以上每个层面的人,对各自说的话都觉得“我理解了”,但是认知深度不同,最后的行为和结果,也大相径庭。

知,是思维深度;行,是实践过程。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认知边界,决定了我们形成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决策,有什么样的决策必然就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最后结果会证明谁是真知、谁是真懂。比你结果好的人,在某个层面上,一定比你更有真知,更有思维深度,而不是他更勤奋!所以,要自我觉察到,如果我们不能深度思考、不去参透事物背后的原理,只愿抄袭别人的行为,则是东施效颦,则会贻笑大方。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愿意在真知上下功夫,却异常的热衷于行动。其结果是“行动快、效率低、返工严重”,如今“大点干、早点散”也源于这种思想,求的是快点散,并没有深度思考、没有想怎么干才能更好。而西方思想恰恰是“行动慢、效率高、返工少”。

行动要慢的原因是在“求知”,要从根本上思考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行动快,只是在“求快”,治标不治本,然后就宣称自己是“勤劳”的,天天忙不完,而我们所忙的很多事,都是低效率的重复罢了。

思维懒惰、行为勤奋,便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而如今的老板群体也普遍存在这一现象,真心求知、沉静扎根的少,求速效药的多。所以,行业中真正思考的人很少,很多行业的竞争也是低水平的蛮力竞争。但凡有真正思考力的老板出现,假以时日,便可轻松取得最终胜利。经营企业,最终都是企业家文化底蕴和思维的较量,其他只是表现形式。

作为老板,务必要警醒到这一点:

不是知易行难,而是知难行易!

一旦你深入研究真知,在思维上通透了,行动是很容易的事情,超越对手也只是时间问题。毕竟,真求原理的人不多,大家都选了盲目行动、低效重复,你选择了深究原理、洞察真知,自然会绕开低效重复的无用功,不偏不倚、正向前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益老板说】推行精益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
知行合一
华语|【辩词】有哪些令人拍案叫绝的经典辩稿(包括一辩陈词和四辩结稿)
终身学习者的知行合一
知与行
读书是为了改变思想和行为,而不是为了储存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